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冬去春歸,山河無恙。


3月21日,武漢啟動復工,這座受疫情影響最大的城市按下啟動鍵,熟悉的生活逐漸迴歸到人們身邊。與此同時,援鄂醫療隊逐批返程,全國各地也有序復工復產復學。


在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指導,優酷拍攝出品的紀錄片《冬去春歸——2020疫情裡的中國》(以下簡稱《冬去春歸》)裡,創作者們通過全景式視角記錄下近兩個月以來,不同職業、不同年齡、不同經歷的中國人為抗疫作出的貢獻與努力,以及他們在困境中努力生活、療愈身心、守望相助的故事。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冬去春歸》已正式收官,“視角廣,內容細,製作精”的特點讓它在豆瓣上收穫了8.3分的成績。不少觀眾表示,“有生存,有悲傷,有堅持,看得出創作者的態度”“導演從過早老闆的故事講起,過早就是武漢一天煙火氣的開始啊。講到醫生給病人抽呼吸機,志願者的付出,不用刻意煽情,本身就很感人了”,觀眾表示,攝影師深入疫情一線拍攝到的許多彌足珍貴的影像資料,都是為後人留下的寶貴記憶財產。

多視角“走進”疫情一線

以醫療、科研、後勤、生活四個角度切入,《冬去春歸》將鏡頭聚焦疫情前線,通過第三視角讓觀眾近距離了解醫護、患者、市民們在疫情期間的故事。三集的體量裡,該片所觸達的範圍從醫院到武漢市再到全國,每集由相同角度下三個小故事組成。


在《冬去春歸》總監製張偉看來,“這部作品是更接近人物本身和真實現場的全景記錄。”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從來不曾想象,這裡會有如此遭遇”,伴隨著解說,映入眼中的是下午時分武漢市吉慶街等街區異常安靜的街景。轉眼,凌晨四點,武漢市一元路的街頭,龐記熱乾麵的龐婆婆照舊來店裡接班,忙碌到早晨六點,此刻一整條街只有她一家營業,“我這是薄利多銷,沒辦法,特殊時期只能保本”,龐婆婆有點疲勞也有些無奈。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與冷清的街道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忙碌的武漢市各大醫院。疫情期間,醫生們每天都在與死神交鋒,守護患者生命最後一道防線。在華中科技大學附屬同濟醫院光谷院區裡,一場由同濟醫院和上海華山醫院的專家們組成的專家小組正在進行一場棘手的會診:為一名危重症患者突發心臟驟停進行急救手術確定最合適的治療方案。審慎研究後,專家們決定對該病患進行床邊ECMO植入手術。


“腎上腺素給些,再給”“兩支阿托品”……鏡頭記錄下了手術的全過程,在患者頸部血管塌陷增加穿刺難度的情況下,經多方協調手術順利完成。經過19天456小時的治療,該病患呼吸機成功脫離,ECMO完成撤機,全國第一例清醒狀態下VV ECMO輔助治療病人獲得新生。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疫情發生以來,湖北共有超過50萬的醫護人員駐守一線。在《冬去春歸》裡,同屬一個醫療隊的田鵬偉、李妮夫妻被迫選了一場“異地戀”;長江航運總醫院感染科專家醫生許綠葉在一線奮戰一個多月沒能回家,會診結束後帶上速凍餃子回家匆匆看望了父母,又立即返回工作崗位。持續長時間、高強度的工作讓奮戰在一線的醫護們加深了對家人的思念與牽掛。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從上至下依次為:中南大學湘雅三醫院重症醫學科護士田鵬偉、婦科護士李妮;長江航運總醫院感染科專家醫生許綠葉。


武漢的街道上除了救護車、防疫專車、治安車外,數量最多的就是志願者車輛。志願者霍霍原本是少兒藝術培訓機構的老師,準備帶培訓班孩子外出比賽的他被疫情攔住了去路,於是老師變身志願者,為前方輸送所需物資,“我們這個年紀的人,雖然沒有經歷過戰爭,但這次就是一場‘戰爭’”。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據不完全統計,疫情期間武漢約有官方機構和個人志願服務者超4萬人,他們在口罩、防護服等剛需醫療物資缺乏的時期,從各地聯繫、彙總物資,並運往各個醫院。這其中,既有默默無聞為醫院運送蔬菜糧食等生活物資的義工,也有武漢各個大小社區裡成為防疫方案具體執行者的社區工作者,還有安全輸送醫療隊到達援助目的地的航班人員。同時,攝像機還“走進”武昌區、漢陽區、黃陂區、江漢區等武漢市市區的千家萬戶,展現普通民眾在疫情期間的居家日常。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疫情期間默默奉獻的基層工作人員。


《冬去春歸》攝製組除了在武漢實地記錄外,還奔赴北京、上海、青島、南通、昆明等地,以及烏干達等國家和地區,跟蹤拍攝了疫情之下身處不同時空的普通人,主要人物和線索超過30個。覆盤《冬去春歸》的製作過程,張偉告訴記者,這次攝製組分前方拍攝和後方策劃兩個小組,在策劃期間一天要工作12小時以上,“前期準備很充足,就是為了挖掘一些有代表性的素材”。

“過程比預想困難”

從1月26日策劃到1月31日正式立項,再到2月3日成立攝製組,到當地進行調研,2月9日開機拍攝,3月8日首播。製作過程緊湊而密集,要從眾多故事線索中找出典型,並且順利拍攝完成,並非一件易事。


“過程比預設的要困難一些”,張偉說盡管策劃和拍攝前做了多種應對方案,但在實際拍攝時,進入到一線拍攝的紀錄片團隊,在與院方溝通、進駐一線拍攝、給設備做防護和消毒等方面,仍會面臨一些挑戰。


深入手術一線拍攝時,不僅要注意拍攝人員的人身安全,還要兼顧攝影設備的“安全”。既要經常給機器設備等噴灑酒精消毒,還要在進入重症隔離病房和紅區(重症病人治療室)拍攝時,用保鮮膜等遮罩物將機器包括嚴實,露出鏡頭,這樣才可進入到手術現場進行拍攝。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不過,攝影器材在結束工作後一段時間內無法回到攝製組手中,因為院方要根據具體情況對攝影器材進行消毒處理,如酒精浸泡或紫外線照射,甚至還有可能直接銷燬。“首先要保證安全,這些器材處理不好就會成為病源,比如麥克風防風罩這類毛絨製品最容易沾染病毒,所以拍攝後會銷燬掉。”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在這些客觀因素的影響下,拍攝進度也時常受到影響。考慮到拍攝人員安全,一天最多隻能拍8小時,“有場手術記錄拍攝了2到3天才完成,這期間還要考慮到不要干擾醫生工作”,張偉介紹,在《冬去春歸》第一集裡的那場手術拍攝過程中,也有過不少類似的挑戰,好在醫院全力支持,才有了後來觀眾所看到的“手術全過程”。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雖然《冬去春歸》只有三集,但在張偉看來,紀錄片的精華不在於長短之間和線性記錄,而在於內容價值和講故事的方式。不過,三集內容分別由三位導演拍攝,作品風格又該如何統一?“策劃時將影像風格化,敘事的風格、敘事語態規定好,而且會有拍成的小樣片供參考,這也是系列紀錄片的創作方法和規律。”張偉說。


不僅僅是一場記錄

隨著3月8日武漢最大的方艙醫院休艙,《冬去春歸》的“故事”臨近尾聲,經過近兩個月的奮戰,武漢乃至全國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


在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協和醫院腫瘤中心,康復出院的患者與醫生們合影留念;在南京江寧,發藝造型師林明晨在為即將復工市民理髮;首批返滬上海援鄂醫療隊乘坐東航包機航班抵達上海虹橋國際機場。轉而,鏡頭又遊走於北京、青島、南通等城市,以及烏干達等國家和地區……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這是片名的靈感來源。在《冬去春歸》之前,優酷還出品了《中國面孔》《武漢日記》兩部記錄抗疫一線的紀錄片作品,但與它們不同的是,張偉與團隊將《冬去春歸》定義為疫情類的人文紀錄片,“它不僅是記錄歷史、記錄時代的影像,更是一種

對今年特殊時期的特別‘紀念’和人們對於‘春歸’的盼望。”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在《冬去春歸》第三集的結尾,已經在3月21日啟動復工的武漢又熱鬧了起來,大人們帶著口罩上下班,找尋著暫停已久的都市生活;孩子們帶著口罩在公園裡嬉鬧;在武漢金銀潭醫院裡,來自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的副院長王振準備給醫院裡的醫護人員做一次“巴林特小組”(一種科學的情緒抒洩),幫助他們在摘掉生活中的口罩前先摘掉心靈上的“口罩”。


冬去春歸,3集影像“濃縮”兩個月的守望相助


“一個春節不過又算什麼,對於那些失去親人的人來講,我覺得這點(個人時間)的犧牲一點也不算什麼。”福建第一批援鄂醫療隊的尚醫生對著鏡頭數度哽咽。


片尾,沒有過度渲染疫情控制住後的生活喜悅,反而一段來自醫生、科學家、衛生組織專家等人關於傳染病的解讀和相關歷史影像資料,令人對自然和生命產生敬畏。


以上文章源自廣電時評

作者饒文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