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爭奪,不為人知的阿克蘇姆王國(上)

前言

公元三世紀,位於歐亞大陸十字路口的波斯摩尼教先知和創始人瑪尼曾列出了他所處時代的世界四大強國,分別是:中國,羅馬,波斯和阿克蘇姆。

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爭奪,不為人知的阿克蘇姆王國(上)

圖1:公元四世紀的世界地圖

波斯人的說法是否正確,我們不做評判。但阿克蘇姆王國,無疑是非洲大陸繼埃及之後,橫跨紅海,以及熱帶/亞熱帶兩個氣候帶,控制著從非洲之角的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吉布提,索馬里北部,蘇丹南部到亞洲的也門西部,沙特阿拉伯南部的廣大地區的另一個千年王國;也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第一個強大非洲王國。《聖經》,《古蘭經》,《神曲》,《伊利亞特》都曾提到這個王國所擁有的力量和影響力。

阿克蘇姆擁有一支龐大的陸軍和海軍,並控制了紅海沿岸從歐洲到印度的貿易航道,更是獨立發展出自己完整的政治結構,獨特的文化,獨創的文字-蓋埃茲文(Ge'ez),統一的貨幣以及信仰,精巧的建築和陶器製作工藝,和近千年的國祚;這些都明確了阿克蘇姆具備稱之為一個非洲強大文明的地位。

但遺憾的是,這個在公元1世紀到9世紀聲名顯赫的強大非洲王國,卻由於各種原因,塵封在時間的翰海中,為多數人所遺忘。

今天,讓我們試著吹去厚厚的沙土,翻開歲月古本,一窺阿克蘇姆的真容。

阿克蘇姆王國的興起

阿克蘇姆人是一個融合的民族,位於非洲之角的阿戈人長年耕種放牧在距離紅海不遠的埃塞俄比亞高原地區,通過於他們近鄰阿拉伯南部的薩巴人和相互融合,終於成了後來的阿克蘇姆人。隨著社會和經濟的發展,他們定居下來,並逐步擴大定居點和擴展定居點的功能。在公元前400年左右,村落演變成了一個功能齊備的城市,這也就是後來的王國首都-阿克蘇姆城。

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爭奪,不為人知的阿克蘇姆王國(上)

圖2:包括埃塞俄比亞,厄立特里亞,吉布提和索馬里非洲之角,正如倔強的犀牛角一般從非洲大陸伸入印度洋中

阿克蘇姆很幸運,至少在一千多年前是這樣的。與如今大眾對非洲之角靠紅海一側的土地貧瘠映像不一樣的是,這裡的埃塞爾比亞高原曾經森林茂密,土壤肥沃。在充沛的日照和一年兩季的雨水滋潤下,穀物生產的非常迅速,產量很高;而且一年可以耕種兩季!而高地又為放牧提供了絕佳的牧場。最重要的是,非洲之角大地給了阿克蘇姆人一種額外的饋贈,一種主要生長在埃塞俄比亞高原的植物苔麩-這是一種可以在乾燥和溼潤環境生長的穀物,它營養豐富,且極易生長。

所有的這些,都給阿克蘇姆王國的發展帶來了極好的內部條件。在古典時代,只有穩定豐饒的糧食生產,才有可能為區域帶來密集的人口;而密集的人口,是催生文明造就強大王國的必要前提。

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爭奪,不為人知的阿克蘇姆王國(上)

圖3:今天的埃塞俄比亞人在收割苔麩。時至今日,苔麩仍是埃塞俄比亞人的主糧之一

阿克蘇姆真的很幸運,阿克蘇姆城位於埃塞爾比亞高原的東緣,離紅海直線距離不過150公里,這使阿克蘇姆人很容易便接觸到紅海。如此一來,他們與對岸南阿拉伯人的簡單貿易就持續展開,並持續接受來自阿拉伯半島和埃及的文化和宗教影響。而等到公元前30年,奧古斯都征服埃及,羅馬人控制地中海的時候,阿克蘇姆在紅海出海口,面對阿拉伯海/印度洋的天然優勢更是彰顯無遺。

阿克蘇姆人在紅海沿岸建立了他們重要的港口城市阿杜里斯。從印度駛來的商船,滿載著羅馬人嚮往的香料,絲綢,瓷器,在疲憊跨越過阿拉伯海後,到阿杜里斯停靠休整並中轉。或者整船的貨物在阿克蘇姆卸下,裝上當地的銅鐵器,陶器,象牙,毛皮,羅馬的玻璃返航亞洲;或者沿著紅海北上,進入埃及,經由開羅,亞歷山大將昂貴的奢侈品送入地中海的羅馬世界。

你可以想象,在當時的阿克蘇姆沿岸,將是怎樣的一種繁華和喧鬧。街道,酒肆裡滿是來自羅馬,希臘,埃及,阿拉伯,印度的商人和水手。他們操弄著各種語言,交換有關海上天氣的信息,有關戰爭和貿易的情報。而碼頭堆砌著來自意大利的葡萄酒,希臘的橄欖油,印度的棉布,柏柏爾人的織品,非洲大陸的象牙獸皮犀牛角,印度的香料,中國的絲綢瓷器,成行成隊綁著的奴隸;以及所隨之而來的眩目的金銀財富。

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爭奪,不為人知的阿克蘇姆王國(上)

圖4:公元四世紀,阿克蘇姆王國在海上絲綢之路的地位

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爭奪,不為人知的阿克蘇姆王國(上)

圖5:繁榮阿克蘇姆的紅海貿易

這個由上天恩賜的土地滋養,由貿易帶來的富裕以及文化刺激,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的發展。並最終在公元1世紀,阿克蘇姆人開始牢牢控制埃塞爾比亞高原大部和厄立特里亞這一紅海沿岸要地,擁有了了糧食生產的戰略縱深和紅海貿易的重要據點,正式形成了非洲之角的千年王國阿克蘇姆。

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爭奪,不為人知的阿克蘇姆王國(上)

圖6:如今只剩殘垣斷壁的阿克蘇姆王城遺蹟

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爭奪,不為人知的阿克蘇姆王國(上)

圖7:阿克蘇姆城的還原

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爭奪,不為人知的阿克蘇姆王國(上)

圖8:阿克蘇姆國王宮殿還原

置身於公元四世紀的阿克蘇姆王城,中心便是國王的巨大宮殿,由石磚修建的高大雄偉城牆拱衛。民居和街道圍繞宮殿四周,向四周延伸的寬闊道路兩側佈滿祈福萬民的青銅神像;居民和商人往來其中,前往開放廣場,集市或神殿;他們休閒,交易,禮拜或勞作。道路兩側的民居都經過精心規劃,由院落,涼亭和主宅組成。河流在阿克蘇姆城外的3公里處,因此每間民居都有自己的水井,以便生活取用。歷史上並未發現過有關阿克蘇姆城為外地所侵入的記錄,所以我們可以想象,這裡的人們生活平安定且富饒。往來的商隊帶來各種奇珍異寶;每在道路旁或廣場新立起一塊雄偉石碑便象徵著又一個王國征服的偉業,以及豐饒的戰利品和奴隸所帶來的豐饒財富。

發展

到了公元2~3世紀,阿克蘇姆王國已經逐漸強大。

首先是軍事上的,阿克蘇姆的軍隊分為多個撒拉威特(Sarawit:類似於現在的師),每個撒拉威特由來自同一地區或部落的戰士組成,以便於團結和統御。每個撒拉威特都由國王指派的納噶斯特(nagast,將軍)統帥。鼎盛時期的阿克蘇姆擁有一支10萬人兵強馬壯的戰鬥軍團。

阿克蘇姆的冶鐵工藝已經很發達,因此阿克蘇姆武士的武裝一般包括:由水牛皮製成的堅固輕便的圓盾;鐵質長矛;腰懸匕首,背掛寬雙刃鐵劍或標槍。

他們作戰的時候,一般先組列成行;接近對手後,投擲長矛,他們非常擅於精準的投擲長矛,第一波密集的長矛攻擊往往能給對手造成相當的殺傷和混亂;隨後列隊衝擊,衝散敵人的陣型,再用長矛和鐵劍近距離解決戰鬥。

戰爭中,阿克蘇姆軍隊大量使用驢和駱駝進行運輸,以保障後勤。同時,他們還非常擅於使用大象進行戰鬥。小象通常在出生後不久便被分配給精選出的阿克蘇姆強壯少年,少年將飼養並和大象一同訓練,等到他們的身體和精神都達到最佳的狀態時,他們將被分配進部隊,成為核心的戰鬥力量。

在古典世紀,這種組織嚴密的戰鬥方式,讓他們在東非大地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

為了保障貿易航線,阿克蘇姆人也建立起了自己的海軍,只是遺憾的是,對這隻艦隊的規模和戰艦樣式,我們現在已無從得知。

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爭奪,不為人知的阿克蘇姆王國(上)

圖9:今人裝扮的阿克蘇姆武士

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爭奪,不為人知的阿克蘇姆王國(上)

圖10:還原中的阿克蘇姆武士形象

非洲也不曾缺席世界霸主的爭奪,不為人知的阿克蘇姆王國(上)

圖11:作戰中的阿克蘇姆戰象

公元三世紀,他們首先或驅逐,或兼併了高原西邊緣的部落,擴大了王國的核心區域。而後,將目光投向北方的紅海西岸地區。在紅海西側,阿克蘇姆王國北部的的東部沙漠地區,生活著以強大的貝賈人為主的沙漠遊牧部落。歷史上,這些沙漠遊牧部落時不時對阿克蘇姆的海港,商隊,村莊發動掠奪和襲擊。擄掠他們所無法生產的物資,財物和人口。而後遁逃回沙漠地區,讓追擊的阿克蘇姆軍隊無可適從。為了拔去這根肉中之刺,阿克蘇姆王國在銳意進取的國王的率領下,進入沙漠地區,圍剿並最終征服吞併了東部沙漠地區,俘虜了大量的貝賈人。將不屈服的六個貝賈部落徹底驅逐出這個地區;將屈服的部落和俘虜一起發配到王國的其它地方,以便管理。並在紅海沿岸修築道路,確保軍事行動和物資運輸的通暢,以增加王國的控制權。使得阿克蘇姆王國的北部疆界獲得了長時間的安寧,並實現了和羅馬控制下的埃及的接壤。

隨後,阿克蘇姆王國把手伸向紅海對岸的南阿拉伯半島。首先列入征服對象的是也門北部沙特阿拉伯南部的薩巴王國,並很快征服了這個小國。阿克蘇姆王國第一次將領土擴張到紅海對岸。

阿克蘇姆王國的擴張以及黃金時代即將展開。

未完,下接《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