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倫佐•皮亞諾

倫佐·皮亞諾是意大利當代著名建築師。1998年第二十屆普利茲克獎得主。因對熱那亞古城保護的貢獻,他亦獲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親善大使。他出生於熱那亞,目前仍生活並工作於這一古城。


法國蓬皮杜藝術中心

蓬皮杜藝術中心其主入口在西面,配合建築有一個有坡度的廣場。看似是一個各種管路暴露在外的鋼鐵化工廠。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它是巴黎當代標誌性建築,是一個巨大的跨學科結構,一個文化工廠,保存和展示著重要的現代藝術收藏品。在這個地方,多種當代文化的相互交織:藝術,設計,文學,音樂和電影。這個中心就像一個巨大的空間船,由玻璃,鋼鐵和色彩豐富的管道組成,意外地在巴黎的心臟地帶降落,並很快在那裡深深紮根。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羅馬音樂廳

它包括四個不同規模的音樂廳,並配置了大量的排演和可換設備,還有一個綜合音樂圖書館、一個音樂器械博物館、CD商店以及咖啡廳、酒吧和餐館。第四個音樂廳是個露天劇場,造型像碗,這樣使得整個佈局如同三隻甲蟲在一個碗裡吃東西而得到統一。露天劇場上層踏步式座位的下面是地下大廳,它連接各音樂廳,有通向各個音樂廳的入口。地下大廳同樣環繞著露天劇場的後面,並可俯視露天劇場的下層臺階和舞臺。該舞臺是整個設計方案的中心焦點,也是傾斜露天市場的末端。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吉巴歐文化中心

1998年建成的吉巴歐文化中心,位於南太平洋中心的一個美麗的小島——新喀裡多尼。它是按照比本土的棚屋形式大得多的尺度,選取原生材料,用現代技術建造的,卻極具當地土著文化的魅力。建築設計達到了“不求形似,但求神似”的境界。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這是個會發聲的建築,與微風調情,一種純粹的美。這些與陽光、與水、與微風調情的作品,都是皮亞諾所說的更高一步、追尋慾望與夢想的建築。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倫敦碎片大廈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倫敦塔橋大廈,也被稱為碎片大廈,是一個72層高的多功能塔樓,位於倫敦塔橋火車站旁,泰晤士河的南岸。這個項目是落實倫敦市長肯•利文斯通的城市遠景規劃,也是對他提出的,鼓勵在倫敦主要交通節點進行高密度發展政策的回應。這種可持續發展的城市擴張依賴於公共交通,不鼓勵私有小車的使用,有助於減少城市交通擁堵。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加州科學院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保羅•克利中心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用一生去追求無形與有形相結合的美——倫佐•皮亞諾

作為一個意大利人,倫佐·皮亞諾一直在追尋美。他認為真正的美是無形與有形的結合,呈現於事物表面。它是普世的 ,不止適用於藝術、還適用於自然與科學以及人們的好奇心。為這種美而打造的建築可以使城市變得更加宜居,更好的城市孕育出更好的居民,這種美終將拯救世界。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