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桃:積極探索新聞宣傳“3345”模式凝聚攻堅合力

近年來,松桃縣按照“文軍扶貧”工作的安排部署,始終堅持扶貧與扶志、扶智並舉,通過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文軍扶貧”活動,積極探索新聞宣傳“3345”模式,有效的改善了貧困群眾的精神風貌,進一步激活貧困群眾的內生動力,為全縣脫貧攻堅取得根本性勝利提供堅強思想保證和強大精神力量。

松桃:积极探索新闻宣传“3345”模式凝聚攻坚合力

“三個氛圍”增士氣

為切實解決脫貧攻堅政策知曉率低,群眾認可度不高的問題,松桃縣採取線上線下齊發力,同步推進脫貧攻堅氛圍營造工作。

一是營造濃厚的社會宣傳氛圍。在高速沿線、二級公路沿線及縣道、鄉道沿線利用高炮懸掛脫貧攻堅宣傳標語4000餘平方米;各鄉鎮(街道)、各村委會開設專門的宣傳櫥窗1000餘個,各鄉鎮(街道)利用農村籬笆牆等懸掛橫幅和固定標語10000餘幅。發放扶貧政策明白卡200000餘張。充分利用農村大喇叭播放扶貧政策,在安裝有大喇叭的村至少每天滾動播放時間不得少於2小時,播放次數不低於4次;同時,製作苗語音頻在苗族集中的地區播放。

二是營造強大的新聞輿論氛圍。營造強大的新聞輿論氛圍。積極運用媒體融合發展的機遇,推動媒體融合發展,堅持移動優先戰略,用好新媒體和保持傳動媒體相結合,策劃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在貴州省代表團重要講話精神、省委、市委相關會議精神,系列文化活動,脫貧攻堅“春風行動”等重大主題宣傳10餘次。《松桃報》、《松桃網》、電視臺開闢專題專欄20餘個,新開闢“新時代·新作為·新篇章”“三大攻堅戰”“新春走基層”“新春七天樂”“脫貧攻堅春風行動”“新時代的奮鬥者”“脫貧攻堅群英譜”等專欄20餘個。《微松桃》共發佈信息352期1750條,其中,《松桃:打通致富路 闊步奔小康》《松桃:搬出深山天地寬》《松桃大路鎮:苗鄉沃土湧春潮》等10餘條被“微銅仁”轉載。《寨英這場“舞會” 驚豔了世界》等10餘條點擊量均突破1萬以上。開闢《脫貧攻堅春風行動》、《鄉村振興》等專欄10餘個。

三是抓好對外宣傳氛圍。緊緊圍繞脫貧攻堅“春風行動”、產業革命、八要素、四個好。在貴州日報頭版推出《松桃村企連體助推鄉村振興》、《松桃成功移栽2000畝修文獼猴桃 “試驗田”結出致富果》等13條頭版文章。在貴州日報刊載專題16個版面,刊登脫貧攻堅稿件140餘條,其中脫貧攻堅專題版面13個。在人民日報推出《農村娃免費吃午餐》、《調結構促增收》等25篇稿件,極大地展示我縣脫貧攻堅成效,提升了松桃對外影響力和美譽度。

松桃:积极探索新闻宣传“3345”模式凝聚攻坚合力

“三大平臺”拓載體

一是利用文化大舞臺。發揮縣文工團的優勢,到全縣選派優秀的文藝愛好者、民間藝人等,充分利用村級文化活動中心,以文化活動為載體,結合端午、中秋、春節等中華傳統節日以及鼓社節、四月八、“六月六”苗族情人節等民族節日,抓住節日節點,將脫貧攻堅政策融入文藝節目、民族歌舞、茶燈劇等。讓人民群眾接受文化的洗禮、激發群眾內生動力。

二是利用文藝平臺。充分發揮我縣廣大文藝文化愛好者,以脫貧攻堅為主線,謳歌新時代,讚美奮鬥者,創造了一大批有溫度、接地氣的好作品。創作了《駐村幹部》、《小康路上》等歌頌脫貧攻堅戰的歌曲5首,其中《駐村幹部》被教育部評為“精品作品”;創作小品《老牛上房》、《一張收據》等3個小品。舞蹈《精準扶貧到我家》等4個作品;創作散文集《築夢》等文學作品。

三是利用農村電影放映平臺。在全縣開展農村公益電影放映,重點放映了《十八洞村》、《文朝榮》、《出山記》等以脫貧攻堅為主題的電影作品。2018年以來,放映場次達到9556場,觀眾人數達43萬餘人次。

松桃:积极探索新闻宣传“3345”模式凝聚攻坚合力

“四大教育”增志氣

一是突出感恩教育。組建縣、鄉、村三級宣講隊伍,組建以縣領導為成員的縣級宣講團,深入各聯繫幫扶鄉鎮(村)開展政策宣講。鄉鎮主要領導和班子成員組成鄉鎮(街道)宣講團,到村(社區)開展政策宣講。組建村級指揮長、第一書記、駐村幹部和幫扶責任人的村級宣講隊伍進村組戶開展政策宣講,確保政策宣講無盲區、無死角。充分利用“新時代農講習所”、“道德講堂”、院壩會、扶貧幹部大走訪等形式,在全縣深入開展“牢記囑託·感恩奮進”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國夢宣傳教育。結合“大走訪·大排查”、“大整改、大蛻變”,開展基層理論大宣講活動,將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關於扶貧開發工作重要論述、《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四個好”、貴州五步工作法、銅仁“76554”工作法和扶貧政策知識納入各級宣講的重要內容,進一步激發貧困群眾感恩意識。目前,共開展各類宣講23000餘場次,參與幹部群眾達55萬人次。

二是抓好新風教育。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在農村開展“講文明·樹新風”活動、“兩抵制一反對”活動、“好家風·好家訓”評選活動,充分利用村規民約,規範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引導群眾自覺抵制不良社會風氣,弘揚社會正氣。深入開展文明鄉鎮、文明村、文明單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園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推進城鄉文明程度和公民文明素質不斷提高。截至目前,縣級以上文明鄉鎮(街道)16個、縣級以上文明村423個、縣級文明家庭1116戶、縣級文明校園30所和縣級以上文明單位15個,全縣文明村創建工作達到全縣83%以上。

三抓實志氣教育。脫貧攻堅最關鍵的是要有志氣,把“要我脫貧”變為“我要脫貧”,通過大力宣傳李春學、楊永恆、徐秀俊等脫貧攻堅先進典型人物,激發百姓脫貧的內生動力。開展記者走基層宣傳活動,開設《聚焦脫貧一線·講好松桃故事》、《聚焦脫貧攻堅》專欄,通過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感化幹部群眾奮勇前進、努力拼搏,用奮鬥創造美好的生活。

四是強化法紀教育。結合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通過召開院壩會、雙語夜校,以及開設雙語“大喇叭”、發放宣傳資料、放映法治電影等形式,開展法制宣傳,重點圍繞《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處罰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贍養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信訪條例》等法律知識宣傳,出臺《關於依法懲治阻礙脫貧攻堅工作行為的通告》,對在脫貧攻堅中出現的“兩隱兩爭”、惡意詆譭、不贍養老人、非法佔有、惡意騷擾幫扶幹部等行為進行依法處理。用真實案例教育引導群眾依法理性反映自身訴求,培養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法治思維和法治意識,為脫貧攻堅提供法治保障。

松桃:积极探索新闻宣传“3345”模式凝聚攻坚合力

“五類典型”樹榜樣

著力培養和挖掘先進典型,圍繞脫貧攻堅群英譜、基層第一書記、文明戶、“好婆婆·好媳婦”、脫貧光榮戶等五類先進典型,積極推薦好人線索,共推薦好人線索1210條,世昌街道甘溪社區王建新入選貴州“好人榜”,起到了良好的示範引領作用。“貴州好人”2人、“新時代好少年”2人、“文明好少年”2人;積極推薦脫貧攻堅群英譜任務,完成劉仁平、李春學、楊永恆3人全市脫貧攻堅“群英譜”相關材料的審查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