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反思:“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反思:“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北大女生“包麗”於4月11日中午去世

那個曾經服藥自殺的北大女生“包麗”去世了。4月12日上午,北京市京師律師事務所“蘭和”律師通過網絡賬號發佈消息稱,北大自殺女生“包麗”於11日中午去世。

“蘭和律師”用悼念的口吻寫道:

“這位在重症監護室躺了半年多的女生,最終還是告別了這個她眷念著和和眷戀著她的世界。所有的故事、事故都隨著這位女生的羽化漸行漸遠,最終註定會消失在世界的盡頭。但請記住,她也曾經來過。”

由於疫情影響,包麗的母親已經有2個月沒有見到女兒的面了,而直到包麗去世,她的前男友牟某翰至今沒有作出任何回應和道歉。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反思:“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包麗”的母親已經有2個多月沒見到女兒了

悲劇的“愛情”

包麗(化名),北京大學法學院的一名女生,乖巧可愛,受人喜歡。2019年10月9日,包麗卻突然在北京市某賓館“服藥自殺”,雖然進行了及時搶救,暫時保住了生命,但是醫院已經鑑定其“腦死亡”了。

一向“乖巧可愛”的包麗為什麼會突然“服藥自殺”?這對包麗目前和很多包麗的朋友來說都很奇怪。後來,經過調查發現,包麗自殺的原因和一個叫做“牟某翰”的男生有關。

“牟某翰”,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2015級本科生,在校期間曾北京大學學生會第三十四屆“執委會副主席”;而包麗則是當時北京大學學生會“文藝部部長”,兩人在擔任學生會幹部期間建立了“戀愛關係”。

然而,戀愛之後,包麗並沒有得到幸福的“愛情”,而是遭遇了一系列的“性虐待”和“性侮辱”。比如,牟某翰要求給包麗拍裸照,用先懷孕再流產、甚至做絕育手術等方式來向自己表示“忠心”,要在包麗身上刻上“牟某翰的狗”的字樣。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反思:“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很不幸的是,“包麗”遇到了一個“渣男”

正是因為這些“性虐待”和“性侮辱”,最終導致了包麗的精神失控,無法承受這樣的折磨,於是“服藥自殺”。一個只希望獲得“愛情”的女孩,沒想到這個“愛情”最終要了她的命!

這裡需要說明的是:在女孩包麗心裡,“愛情”可能意味著“愛”和“付出”,但是,在男生牟某翰心理,“愛情”則是“性嘗試”“性實踐”“性虐待”“性侮辱”“性折磨”的代名詞。由於兩人對於“愛情”的理解並不一樣,最終導致了悲劇發生。

這既是“悲劇的愛情”,也是“愛情的悲劇”。今天我們要討論的話題是和這個“愛情悲劇”有關的“性教育”。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反思:“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包麗”服藥自殺後被宣佈“腦死亡”

扭曲的“性教育”

1.“性教育”的概念:

在中國的傳統文化中,其實並沒有“性教育”這個概念。“性教育”的概念是來自西方文化,根據《辭海》的解釋,“性教育”是指“關於人類的生殖、生活、生理需要以及其他方面性行為的教育”。

對於青少年的“性教育”,主要側重於對青少年“性生理”和“性心理”知識的教育。其內容包括:男女生殖器官的解剖學知識;發育期的身體變化狀況;生育的過程;性的道德教育;計劃生育、優生知識等。

中國的“性教育”是20世紀過後,不少青年男女受西方“自由思想”影響產生很多“提前性交往”所反逼出來的一種教育內容。目前,中國大多數學生無法得到正確的“性教育”,只有部分中小學開展了“性教育”課程,能夠在課堂上學到一點“正規的知識”。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反思:“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目前的“性教育”共識是從“小學”開始

2.“性教育”存在的一些問題: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已經認識到小孩子和青少年越來越需要對其進行“性教育”,否則長大以後會產生一些扭曲的價值傾向。然而,雖然人們認識到了“性教育”的重要性,但是對於“如何開展性教育”仍然存在很多問題。

即便是已經在嘗試開展“性教育”的老師和父母,絕大多數都情況都是把“性”當作一個“軸心”來講。這樣操作起來,自然會產生很多“問題”:

①由於傳統文化的影響,大多數老師和父母都羞於啟齒,對“性教育”支支吾吾,隨口帶過;這種方式實際上根本就不是“性教育”,大家都“談性色變”,避而不談。

②把“性教育”當成是“性知識講解”,甚至是“性技巧傳授”,嚴重走錯方向;這樣一來,很多“性教育”最終沒有起到“性引導”的作用,反而起到了一種“性啟蒙”“性誘惑”的作用。

③把“性教育”當成是“女孩子自我保護法”,似乎與男孩子無關;在這種觀念下,一方面,女孩認為遭遇“性騷擾”時做好“自我保護措施”就可以了;另一方面,不少女孩還會認為只有找到一個“愛自己的男友”就可以獲得更多的“自我保護”。

④男孩子把“性教育”理解成“性嘗試”,甚至“性虐待”、“性侮辱”;在這種“性教育”“性觀念”的影響下,很多男生就把女生當成一個“性工具”,“愛情”都是一個謊言。包麗的前男友“牟某翰”,就是屬於這種觀念的代表。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反思:“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把“性教育”當成是“女孩子自我保護法”是大多數母親的做法

“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根據上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出,“牟某翰”和“包麗”的愛情觀念不在同一個層面上:一個把對方作為“性虐待”“性折磨”的工具,而另一個則是為了“單純的愛情”而委曲求全,失掉尊嚴。

因此,我認為,孩子們從小需要接受的可能不是“性教育”,而是“愛情教育”。所謂“愛情教育”,是對孩子進行以“愛自己”和“愛他人”為內容的情感教育。

“愛情教育”的主要內容包括:

1.用“性別角色”和“性別形象”認識代替“性知識瞭解”。

不同於“性教育”中對“性知識”的瞭解,在“愛情教育”中,應該用“自我認識”教育進行替代。所謂“自我認識”教育,不僅僅是男生女生對自己的身體器官進行了解,還包括對自己作為男生或者女生的思想、性格、心理、氣質等特徵進行了解和把握。

這樣進行了解之後,男生、女生都會對自己的“性別角色”和“性別形象”有一個深刻的印象,今後與任何人接觸、做任何事情都要比較清醒地站在自己的“性別角色”之中,符合自己的“性別形象”。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反思:“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男孩、女孩應該從小進行“性別角色”和“性別形象”認識

2.對青春期的“異性交往”進行正確的引導。

青少年到了青春期,很正常地會對異性產生一些“渴慕”的心理。這個時候,家長和老師應該對孩子的交往進行正確的引導:

①首先,教育孩子要明確上文所說的“性別形象”,男女生之間的交往不可超越自己的“性別形象”,不能忘記自己的“性別角色”;

②其次,要引導孩子“瞭解異性”,不要對異性產生一種非常“神秘印象”,更不能對異性產生一種“排斥心理”;

③最後,要教育孩子不能在學習期間談戀愛耍朋友,那樣會影響學習,耽擱人生;和異性適當保持一種距離,只談“友誼”,不談“愛情”。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反思:“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父母要從小教育孩子不能在學習期間談戀愛、耍朋友

3.樹立平等、獨立的愛情觀。

對於青年男女來說,樹立“平等的愛情觀”至關重要,它甚至關涉著女生或男生一輩子的幸福。無論男生女生,都既不應該“拔高”自己的地位,也不應該“委屈”自己的形象。男女之間要談戀愛,必須雙方都要有一個“平等的愛情觀”,包括:男生、女生地位平等、性別平等、尊嚴平等。

男生不能“高高在上”,女生不能“趨炎附勢”,兩人之間既要有“熾熱之愛”,又要“相對獨立”。這種愛情觀,是建立在“先愛自己,然後愛對方”的基礎之上的;如果連自己都不愛,談何愛對方?當然,任何一方,都不能“只愛自己,而不愛對方”!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反思:“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著名詩人舒婷在《致橡樹》這首詩裡面教女孩子們要樹立平等、獨立的愛情觀

4.強調戀愛中的“愛情責任”。

在愛情過程當中,男生女生都應該不斷強化自己的“責任意識”:自己作為對方的男友,就應該首先承擔自己作為男朋友的責任,自己的一切行為均要對自己的女友負責;自己作為對方的女友,也要承擔自己作為女朋友的責任,自己的一切行為也必須對自己的男友負責。

尤其是男生,在和女生交往中,不僅僅應該承擔起作為“男朋友”的責任,更要承擔起作為“男人”的責任!這種“責任意識”,應該在引導孩子從小進行“自我認識”過程中的“性別角色”和“性別形象”中不斷強化,等孩子長大以後則須明白自己在戀愛過程中需要盡到的“愛情責任”。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反思:“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父母應該教育孩子在戀愛過程中必須首先承擔“愛情責任”

結束語:

客觀地講,“包麗”的悲劇,大部分問題出在前男友“牟某翰“身上,是他一步步將乖巧可愛的“包麗”逼上了絕望的自殺之路。可憐的包麗,並不知道自己所追求的“愛情”,在前男友眼裡竟然是一種 “性虐待”和“性侮辱”,真是“奇葩”之極!從包麗的悲劇當中,我們或許應該早點得到醒悟:如果我們早一點在孩子身上進行“愛情教育”,可能會避免很多悲劇發生!

北大女生包麗自殺事件反思:“愛情教育”應當取代“性教育”!

一個只希望獲得“愛情”的女孩,沒想到這個“愛情”最終要了她的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