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開方便之門?英國央行宣佈將直接為政府融資

《中國經濟週刊》 記者 謝瑋|北京報道

4月9日,英國財政部和英國央行發出聯合聲明,為抗擊新冠疫情提供資金,英國政府計劃從英國央行透支額度中增加緊急借款,直到疫情平息。

英國央行重啟了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廣泛使用的工具,由英國央行直接為英國政府支出需求提供暫時性資金,政府可以繞過債券市場直至疫情結束。這使得英國成為抗擊疫情以來首個接受政府貨幣融資的國家。英國央行為啥祭出罕見“大招”?此舉又意味著什麼?

央行直接為政府融資

大开方便之门?英国央行宣布将直接为政府融资

英國央行官網消息截圖

4月9日,英國財政部、英國央行(英格蘭銀行,bank of enland,BOE)發佈消息稱,暫時擴大設立已久的籌款便利(Ways and Meansfacility,W&M facility)動用規模。

消息稱,作為一項臨時性的舉措,此舉將在市場受到新冠疫情干擾時,為英國政府提供短期的額外的流動性,以幫助其平滑現金流並且幫助(金融)市場有序運作。英國政府將繼續利用金融市場做為其主要融資來源。英國政府針對 COVID-19 所採取的相應措施,將透過正常債務管理機制進行額外舉債。

英國財政部、英國央行強調,籌款便利機制動用的任何額度都將是暫時的、短期的。除了暫時可以平衡政府現金流外,籌款便利還將避免立即通過國債和英鎊市場籌款的壓力。

消息還稱,任何透支都將盡快在年底前償還,英國財政部、債務管理辦公室和英國央行將密切合作,以使得國債和英鎊市場有序運作。

此外,英國央行還將於每週一公佈政府借入了多少資金。

籌款便利(W&M facility)是英國政府此前就有的透支機制。英國政府在英國央行的透支額度目前為4億英鎊。上一次英國政府大規模動用這項機制是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當時賬上最高達到了199億英鎊。

英國央行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中央銀行,也是各國中央銀行體制的鼻祖。

不過,據路透社報道,4月5日,英國央行行長安德魯•貝利(AndrewBailey)曾表示,BOE 不會從事永久性支應政府支出的“貨幣融資”行為。貨幣融資被視為與德國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以及近代津巴布韋惡性通貨膨脹有關聯。

政策“大招”與經濟下滑速度賽跑

為啥英國政府會祭出這樣一項“大招”?

受冠狀病毒危機影響,英國經濟活動仍處於凍結狀態。英國財政研究所的數據顯示,由於抗疫行動的鉅額成本,以及經濟衰退對稅收收入的打擊,英國本財年需要額外撥款1300億英鎊,這將使其總融資需求超過2900億英鎊,約佔經濟產出的13%。

據報道,3月17日,英國財政部監管機構負責人表示,英國面臨“戰時局勢”,必須緊急增加公共開支,從而在疫情中支持家庭和企業,即使公眾借貸迅速增加也在所不惜。

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OBR)負責人羅伯特•喬特(Robert Chote)表示,經濟“正在像我們所說的那樣在萎縮”,這對公共財政造成了破壞性的後果,但是現在是時候花錢了,而不必考慮國家債務的激增。

“現在不是對一次性增加公共債務大驚小怪的時候。這筆錢需要花得恰到好處,更像是應對戰時局勢。”他說。

原本,英國政府通常通過債券發行直接從市場借款。此前,英國債務管理辦公室(DMO)銷售了超過100億英鎊的政府債券,但是一些債券的收益率創出了歷史新低。

但是,在上個月英國央行公開表示將購買超過2000億英鎊資產(主要是債券)之前,英國股市的波動很大。於是,英國政府宣佈英國央行將直接向政府融資。

總而言之,當下,各國央行都在開足馬力,與實體經濟的下滑速度賽跑。

但是,本輪全球央行為應對疫情“黑天鵝”衝擊的種種舉措也印發了不少擔憂。人們擔心在央行的“無限兜底”下,政府增加支出最終會引發通脹率上升,甚至導致1930年代德國及1990年代津巴布韋的災難性惡性通脹“重演”。

巴克萊(Barclays)固定收益策略師Moyeen Islam則評論說,此舉是為應對不可預測的短期政府借款需求的風險管理活動。但這也為(政府)直接貨幣融資打開了大門。

“近期的經驗告訴我們,臨時性的常常會變成永久性的,而且還會擴大。”Islam說,10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期間,大量購買政府債券已經變成了央行的核心舉措。

對英國政府而言,今年的政府支出或將激增。

3月11日,英國財政大臣裡希•蘇納克(Rishi Sunak)向下議院公佈2020年財政預算。其中要點包括:共出資300億英鎊用於抗擊冠狀病毒;將基建支出提高到數十年以來的罕見高水平,承諾將過去40年在鐵路和公路,經濟適用房,寬帶和研究方面的平均投資增加三倍;50億英鎊應急資金將用於支持NHS(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和其他公共服務;在未來5年內投資15億英鎊,提高教育的質量;小型企業將能夠獲得高達120萬英鎊的“業務中斷”貸款。承諾為小企業提供3000英鎊的現金補助,總計20億英鎊;最低工資上漲:今年4月1日以後,拿著最低工資,有全職工作的25歲以上的人,每年增加930英鎊的收入;計劃2024-2025年將公共研發投資增加到每年220億英鎊,通過這些投資鞏固英國在科技領域的靠前地位。這將是近40年來罕見的高投入水平,高於美國、中國、法國和日本;政府將投入50億英鎊,以促進英國企業脫歐後的出口。

然而,這些舉措也可能對英國經濟造成不利影響。英國預算責任辦公室稱,這次在政府部門和投資領域的支出是自1992年以來最大的預算額外支出,到2024年,公共債務可能增加至1千億英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