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壞小孩》丨人生關鍵時刻的遭遇和選擇 一步錯可能步步錯

和去年看紫禁陳《長夜難明》時那種壓抑無法言語精準描述的感受不同,週日從瀋陽回來的飛機上無聊翻開,昨天今天共花了2個晚上看完《壞小孩》的感受是很明確的——開放式結局完全沒有必要。

大概是"到了年紀",已經對世事公平沒了要求,但還是認可那句"正義也許會遲到,但不會缺席"。

犯錯犯罪的是小孩子,卻把決定他命運的權利交給一個不相干的退休警察...

作者或者普世價值裡大概是覺得大人們天生該有判斷力,容易做出選擇,這也是作者留給讀者的命題,但我覺得這實實在在是為難一個成年人啊,畢竟成年人的生活裡沒有容易二字...誰會願意討論這種宏大命題嘞?

我好像突然明白《東方快車謀殺案》那本,為什麼也是退休的探員推理出真相...因為他沒有了"公檢法"必須站在人民正義一邊的理由...

情有可原,但法理不容。

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啊。不過,不是這樣模糊界限的故事也撐不起一部推理小說。

總得來說,這是一本讓人一直閱讀一直爽的推理,題材也有點《嫌疑人x獻身》的那種路子,一開始就闡明兇手,作案細節...

但後面的反轉和截然不同的故事走向,實現了扣題和將《壞小孩》這故事和其他小說區分開來,比起慣用隱藏障眼法和顛倒時間順序,更平鋪直敘,卻不是那麼好猜測結局,儘管我已經提前自我百度劇透了下,還是在大反轉時候忍不住"臥槽"了一下...紫金陳還能看。

社會大環境,原生家庭,孩子教育,個人成長,人生關鍵時刻的遭遇和選擇,這些話題永遠常青,討論空間大。

但我每次看國內作者寫的人性討論的書,難免覺得裡面很多黑暗面就是作者本身的B面,只是精巧的掩蓋了,這樣不好不好...

匆忙小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