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這麼快,就沒口罩用了?看看中美俄國家戰略儲備就明白

為什麼美國這麼快,就沒口罩用了?看看中美俄國家戰略儲備就明白

國家戰略儲備,相當於一個國家的家底兒,簡單說起來分為三大類:

一是常規性的,如石油、鋼鐵、糧食、化工原料、醫療用品等物資;

二是特殊性的,如鎳、鉛、鉻等貴重和稀有金屬;

三是科技性的,如基因庫、大數據、電腦芯片,甚至生化材料。

為什麼美國這麼快,就沒口罩用了?看看中美俄國家戰略儲備就明白

俄羅斯國家戰略儲備機制,繼承了蘇聯時代大而全的傳統,並且,非常強調保密性。

直到2002年,俄羅斯國家儲備署,才有選擇地對外透露少量信息。

據說,在俄羅斯國家儲備清單中,有一萬三千種物資,從農產品種子到鐵礦石,從電磁爐到火箭發動機,可以說是包羅萬象,應有盡有。

這些海量物資,被秘密儲存在全國各地150餘個國家儲備倉庫裡,一副家大業大、“深挖洞,廣積糧”的樣子。

為什麼美國這麼快,就沒口罩用了?看看中美俄國家戰略儲備就明白

國家儲備倉庫也非常有講究,選址在條件惡劣、靠近極地的地方,甚至徵用一些廢棄礦場,方便把物資深埋於地下。

這些物資根據保存期限,逐年進行更新淘汰,比如鋁錠儲藏期一般不超過15年,糖類保質期12年,罐頭保質期4年,為此,國家儲備署每年至少還要採購500萬噸物資。

採購任務通過秘密招標展開,以保證物資供應安全。

為什麼美國這麼快,就沒口罩用了?看看中美俄國家戰略儲備就明白

而我們國家的物資儲備,則是勤勤懇懇地過日子,在各個品類裡面,民生物資佔了很大一部分。

就拿國家儲備豬肉來說,四十年前,中國肉類消耗量只有800萬噸,相當於當時美國肉類消耗量的三分之一;但是,到了2010年,這個消耗量就達到了7100萬噸,已經是美國的兩倍。

為了保證充足供應,在2007年,我們就開始逐步建立全國豬肉儲備機制。

為什麼美國這麼快,就沒口罩用了?看看中美俄國家戰略儲備就明白

豬肉儲備在實際運行中,還收到了意外驚喜:

當豬肉價格下跌時,多采購豬肉儲備,在更新庫存的同時,還能調節市場價格,保障養殖方利益。

相反,當飼料價格居高不下時,就會釋放豬肉庫存,平抑肉類售價,儘可能避免市場波動。

豬肉儲備的唯一缺點是,保質期相對較短。

為什麼美國這麼快,就沒口罩用了?看看中美俄國家戰略儲備就明白

美國的國家戰略儲備,是另外一個樣子。

能源和資源,佔了最大頭,例如石油和油料、煤、鐵礦石、銅、天然橡膠和合成橡膠等等,都是重點採購。

特別是石油儲備,美國在經歷數次石油危機後,痛定思痛,圍繞中東大油庫佈局,將7億桶石油輸入本土。

至於其他品類,比如與社會生活相關領域的物資,則通過“軍工複合體”、“經濟複合體”的形式實現。

為什麼美國這麼快,就沒口罩用了?看看中美俄國家戰略儲備就明白

聯邦應急管理局會根據每年實際需求,制定國防儲備政策,由內政部、商業部、國防部、國務院、財政部、中央情報局等部門集體評估,然後撥付預算,交給各個商業公司操作。

這些商業公司根據清單,進行採購、儲存,以及物質更新,藏“庫存”於社會各界,也就是說,美國相當部分戰略儲備,被社會化了。

這種做法的優點,就是“省心”,但是,省心不等於省事。

為什麼美國這麼快,就沒口罩用了?看看中美俄國家戰略儲備就明白

這次新冠疫情掃蕩全球,各個國家拼得不只是醫療體系的戰鬥力,更是一場資源戰。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從4月份一開始,美國對外宣佈,聯邦政府儲備物資所剩無幾。

從口罩、呼吸機、防護服到一次性醫用手套等等,這些必備醫療資源,都統統告急,被賴以救命的戰略儲備,一點兒也沒指望上。

很多庫存,經過“社會化”,只是落在紙面上,而不是躺在倉庫裡。

為什麼美國這麼快,就沒口罩用了?看看中美俄國家戰略儲備就明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