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核心觀點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一、新冠肺炎疫情下的醫療健康資本變化


  1. 全球醫療健康產業融資仍然活躍:2020年Q1全球醫療健康融資總額同比增加13%;
  2. 國內醫療健康產業融資態勢良好:融資額回落、融資事件銳減但大額交易頻發;
  3. 2020年疫情以來A股醫藥生物指數逆勢上漲,表現堅挺,Q1收漲8%;其中與疫情直接相關的口罩股平均漲幅達142%,監護治療設備與中醫藥板塊股票平均漲幅均超30%;
  4. 疫情加速了國內IVD賽道和國外數字醫療領域融資進展,並將長期利好醫療健康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二、全球202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1. 全球融資細分領域分佈:生物醫藥融資高居榜首,數字醫療緊隨其後;
  2. 2020年Q1共有14家投資機構出手次數超過5次,Khosla Venture8次出手最頻繁;
  3. 中/美/港股市場迎來20個醫療健康IPO項目,A股科創板平均股價漲幅達171%;
  4. 2020年Q1上海融資事件和金額數均超過北京,成為本季度中國創業首選之地;
  5. 數字藥房Alto2.5億美元D輪融資成為全球季度融資金額TOP1;中國融資TOP10被生物醫藥公司“霸榜”。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1.1 2011Q1-2020Q1全球醫療健康產業融資變化趨勢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1)疫情之下融資仍然活躍:2020年Q1全球醫療健康融資總額同比增加13%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醫療健康產業共發生420起融資事件(包括未透露融資金額的事件54起),融資總額達120.1億美元(約841億人民幣),融資金額同比增長13%。


雖然全球醫療健康融資總額居高不下,但融資事件數量與前幾年相比均有所下降,主要是基於中國融資事件的減少(同比下跌近50%)。疫情放緩了中國大量創業公司和投資機構的復工節奏,從而影響了融資項目的推進和披露。


我們發現儘管新冠疫情已經籠罩全球,全球經濟不穩定性加劇,但2020年第一季度醫療健康領域的融資仍然非常活躍。 不過,由於投融資數據所反映的資本市場熱度存在一定滯後性,疫情對一級市場融資的影響或在後續季度表現得更加明顯。


(2)國外醫療健康產業持續發展:融資額和融資事件數量創歷年第一季度新高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國外醫療健康產業繼續蓬勃發展,融資總額達到各年第一季度歷史最高的96.7億美元(約677億人民幣);融資事件數也達到歷史最高的313起(包括未披露金額的事件33起)。


在國際資本市場的劇烈震動下,旅遊業、娛樂消費等眾多行業陷入困境,但國外醫療健康產業一級市場的融資仍然增長強勢。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全球資本市場經歷劇烈震盪後,即便疫情過去,可能的經濟衰退會使國外資本市場趨於冷靜和理性,後續的融資增速或將放緩。但對於數字健康等疫情利好特定領域,則可能會掀起新一波融資浪潮。


(3)國內醫療健康產業融資態勢良好:融資額回落、融資事件銳減但大額交易頻發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醫療健康產業共發生104起融資事件,處於自2015年Q1以來的最低點,對比去年同期更是幾乎腰斬。


受新冠病毒和中國整體資本環境的雙重影響,2020年第一季度醫療健康的融資事件數量下降較為劇烈。但值得注意的是,在融資事件總數急劇下降的情況下,融資總額與2019年同期卻相差無幾。主要是基於本季度大額融資交易數量極多,單筆融資超過1億人民幣的事件本季度多達47起。


此外,根據IT桔子數據, 2020年Q1全行業發生634起新經濟領域投資事件,同比下降 44.5%;交易金額共1191億元,同比下降 31.3%。我們發現醫療健康產業依然堅挺,在全行業的融資事件中佔比近1/6,加之疫情將推動IVD、互聯網醫療等更多細分領域的加速發展,我們相信未來國內醫療健康產業仍然具備良好的發展前景。


1.2 疫情之下的醫療健康上市公司觀察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1)疫情之下:疫情對中美股市均產生劇烈影響,中國波動相對較小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對比兩條曲線,可以發現兩國的大盤漲跌具有相關性,即使我國疫情在3月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其在全球的蔓延仍然使得滬深300指數隨美股跳水而下跌。不過,中國波動相對較少。


年初,中國首先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短期陷入生產停滯和消費銳減的局面,2020年春節後的第一個交易日,A股便迎來大幅下跌。但隨著中國對疫情的有效防控,滬深300指數開始回升。


對比標普500指數,2月份的美股下跌主要是受到能源市場價格的影響。隨著疫情在全球蔓延,加之OPEC減產協議談判失敗,油價跳水,進一步衝擊國際金融市場。


3月9日、12日、16日和18日,短短兩週內,美股經歷四次熔斷。A股受此牽連也開始持續下跌。


3月23日,美聯儲接連宣佈眾多支持美元流動性舉措,開啟了無限量“放水”模式,此後美股在震盪中開始反彈......


(2)疫情之下:A股醫療板塊股票相較美股更抗跌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對比2020年第一季度中美兩國醫療板塊指數Q1走勢可以發現,疫情對中國醫療板塊的衝擊遠遠小於對美國。


滬深300醫藥指數僅在春節開市後隨大盤下跌,即使當日上證指數下跌逾7%時,醫療板塊僅下跌3%。此後,醫療資源需求爆發式增長,醫藥生物板塊持續上漲。


直到2月末,在原油價格戰和全球股市暴跌的雙重衝擊下,我國醫藥生物指數走勢逐漸與美股醫療板塊大致平行,但波動幅度遠遠小於同期的美股醫療板塊。


對比第一季度的股指最大振幅,標普500醫療保健板塊下跌近30%, A股醫藥板塊也更加抗跌,跌幅僅13%。


(3)A股醫藥生物指數表現堅挺:第一季度收漲8%,疫情以來上漲2%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疫情影響下二級市場恐慌性動盪下行,中國醫療板塊指數卻逆勢上行,一季度收漲8.4% ,而同期上證指數大盤則跌逾11%;並且,在我國和全球的新冠疫情爆發以後,醫藥生物板塊仍保持了2%的增幅。


對比美國同期發現,標普500醫療指數則在2020年第一季度下跌13%,不過跌幅略小於標普500整體指數。顯然,美國醫療板塊受疫情衝擊更加明顯。


通過表中四大指數的對比,能夠更加直觀地看出A股醫療板塊在疫情下的抗衝擊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4)A股細分領域的成長:口罩股漲142%;監護治療設備與中醫股收漲超30%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動脈網追蹤了部分與疫情直接相關的體外診斷、醫療器械和藥物治療公司的個股價格變化趨勢,把1月20日鍾南山院士宣佈病毒人傳人作為疫情發生影響的關鍵節點,從而判斷疫情對不同細分行業二級市場表現的影響(截止第一季度末)。


數據顯示,在近10個細分領域中,口罩相關股票在疫情中的股價平均漲幅最高,達142%。

其次,監護、治療設備股票平均漲幅34.3%,代表公司包括生產呼吸機或監護儀的的魚躍醫療、邁瑞醫療、理邦儀器等。


中醫藥治療股票以30.8%的漲幅緊隨其後,代表公司為生產蓮花清瘟膠囊的以嶺藥業和生產血必淨的紅日藥業。


1.3 疫情對國內外醫療健康細分賽道投融資的影響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1)國內IVD領域融資頻繁:15起融資事件,累積融資7.6億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體外診斷領域共計發生13起融資事件,累計融資7.6億人民幣。這些公司聚焦領域不一,其成立時間大多較晚,因此融資輪次普遍靠前,融資金額普遍在數千萬元左右。


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IVD行業受到更多關注,國家也出臺多項政策促進檢測試劑的加速審批。在病毒基因組公佈後,15天內推出六種檢測試劑盒的快速反應,表現出非典以來我國公衛體系和IVD研發能力的進步。目前,我國的IVD行業已經完成了從單一的仿製國外產品,到擁有快速、自主研發分子診斷產品的蛻變。未來,在化學發光、分子診斷等先進方法學領域,進口替代大有可為。


金匙醫學專注於感染病診斷產品的開發和提供醫學檢測服務,在1月份完成B+輪融資,與B輪融資時間僅相隔兩個月。病原檢測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近期一系列行業變化是該公司追加B+輪融資的一個原因,該公司也已推出“2019-nCoV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驗試劑盒”。


(2)國外數字健康領域交易熱度不減,疫情或進一步刺激其發展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進入3月後,新冠肺炎疫情在歐美地區加速蔓延,因此國外3月份的融資事件數量和金額均有所下滑,不過3月的回落對季度融資造成的整體影響並不大。


2020年第一季度,國外數字健康領域熱度不減,共計發生115起融資事件,累計融資總額27.1億美元(約190億人民幣)。


在3月疫情威脅加劇的形勢下,仍有近30家數字健康公司相繼完成融資,包括問診預約平臺、遠程醫療服務平臺等。隨著它們在抗疫中作用的日益凸顯,數字健康融資或將得到進一步刺激。


(3)醫療健康長期向好:新冠疫情對四大細分領域長期均有一定利好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醫療診斷、新藥和疫苗的研發、在線問診和諮詢業務、醫療機器人等湧現出來積極抗疫的場景,均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這將有利於中長期醫療健康行業的進一步發展。


簡而言之,醫療健康產業不論在此次疫情刺激下、在國家戰略及政策支持下、在近年來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的勢頭下,或是在中國老齡化問題愈加嚴重的國情下,長期向好的基本邏輯理應不會改變。


2.1 全球2020年Q1醫療健康投融資熱門領域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1)全球融資細分領域分佈:生物醫藥融資高居榜首,數字醫療緊隨其後;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生物醫藥領域以186起交易,416.7億人民幣融資總額高居細分領域之首。


除了常年的熱門領域生物醫藥,數字醫療資金在本季度保持著較高活躍度。此外,我們相信隨著AI、大數據、遠程醫療在抗疫一線的運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極有可能將進一步推動數字醫療領域的創新與融資進程,並掀起新一輪數字醫療融資浪潮。


(2)全球融資熱門標籤:生物製藥、大數據/信息化廠商、健康管理、基因 ;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3)國外數字健康蓬勃發展,國內醫療服務態勢較好。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生物製藥、大數據/信息化廠商、健康管理、基因等標籤熱度較高。


除了常年熱門生物製藥,疫情之下的數字醫療公司得到了大量融資支持。


從融資事件輪次分佈來看,2020年第一季度A輪融資事件出現頻次最高,達131起;其中生物製藥領域的A輪事件有29起。


對比國內外2020年第一季度醫療健康各領域融資分佈情況,能夠發現生物醫藥依然是國內外共同押注的最熱門領域。但其他領域的融資側重點有所不同。國外,數字醫療蓬勃發展,單季度發生115起融資事件,累積融資192.4億人民幣;而國內其他賽道融資事件和金額分佈更為均勻,醫療服務融資態勢相對較好。


2.2 2020年醫療健康活躍投資機構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1) Khosla Venture第一季度出手最為頻繁,投資8家醫療創業公司;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Q1,全球投資醫療健康最為活躍的機構是 Khosla Venture,第一季度出手高達8次,頻繁投資的領域包括數字醫療、基因檢測與體外診斷等。 在獲得活躍投資機構交叉投資的公司中,生物醫藥領域的公司居多,如中國的創新藥企業南京傳奇、和譽生物等。


(2)新藥研發和數字醫療受關注,9家機構單季度出手5次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共有14家機構投資次數在5次或5次以上。活躍投資機構對於C輪企業的投資更加頻繁。


Khosla Venture 單季度投資8次,被投公司輪次大多在A輪,領域偏愛數字醫療和生物技術。 啟明創投、紅杉資本中國基金、倚鋒資本、禮來亞洲基金、維梧資本5家中國機構進入本季度活躍機構榜單。


(3)10家公司成為資本寵兒,創新藥物研發最受關注。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在2020年第一季度投資次數前10的醫療健康投資機構中,有10家公司獲得了其中2家及以上的支持,反映出這些創業公司的潛力和實力所在。


從輪次分佈來看,在C輪左右被兩家活躍頂級機構同時投資的幾率更高,也意味著處於這一輪次的企業商業模式或研發進展更加成熟。 從公司類型來看,10家公司來自的領域更加多元化。除了腫瘤治療、基因技術這些近年來的常規熱門,數字醫療持續發展,保健服務供應商Iora health和女性健康在線診療平臺Maven Clinic均獲得活躍機構的交叉投資。


10家公司中包括3家中國公司,同屬於製藥企業的創勝集團、榮昌生物、和譽生物均獲得了禮來亞洲基金的投資。

2.3 2020年Q1上市的醫療健康新股盤點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1)A股/港股/美股市場迎來20個IPO項目,科創板平均股價漲幅達171% ;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 ,美股、A股和港股市場迎來20家醫療健康上市公司,其中美股上市14家,在三大股市中佔據了募資份額的絕對優勢;此外,A股上市5家,港股上市1家。


不過,全球範圍內未來可能到來的經濟衰退後續將降低投資者對IPO的興趣,2020年資本退出的前景稍顯黯淡。

儘管受到疫情衝擊的二級市場大環境表現不佳,但上市的這批醫療板塊新股價格大多仍舊保持上漲,尤其是在A股科創板上市的6家公司,截止2020年3月31日,其上市後平均股價漲幅達171%。


(2)第一季度8家中國醫療健康公司完成IPO,A股上市均為科創板 ;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中國醫療健康公司的上市進程有所延緩。截止2020年3月31日中國共有8家醫療健康企業在A股/港股/美股掛牌上市。


而在A股上市的5家公司均是通過科創板上市。自2019年6月微芯生物成為科創板生物醫藥第一股以來,國內生物醫藥企業的上市步伐有所加快。在經濟下行的整體趨勢下,科創板為生物醫藥企業的資本退出提供了更多選擇。


(3)5家公司成立後五年內上市,Passage BIO從成立到上市耗時僅2年7個月。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在2019年上市的140家醫療健康公司中,從成立到IPO的平均沉澱時間約117個月(9年8個月),以此為標準與2020年Q1 IPO企業對比,半數企業上市耗時短於2019年平均值。


融資進展最為迅速的兩家公司Passage BIO和Beam Therapeutics同屬於基因治療領域,尤其是Passage BIO,僅成立2年7個月就成功在美股上市,實現了資本的快速退出。


Beam Therapeutics專注單鹼基編輯技術,而Passage Bio則致力於將腺相關病毒 (AAV)基因治療藥物應用於治療由單基因缺陷引起的中樞神經系統 (CNS)罕見病。兩家公司的快速上市也印證了基因治療領域的持續火熱,因為基因技術為治療罕見病、遺傳病等疑難雜症提供了更多可能。


2.4 2020年Q1 全球醫療健康投融資熱點區域分佈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1)全球:美國仍然佔主導,中美囊括全球融資總額的90% ;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醫療健康融資事件發生最多的五個國家分別是美國、中國、英國、加拿大和以色列。 美國以208起融資事件,74.9億美元(528.7億人民幣)融資領跑全球,中國緊隨其後;中美囊括所有國家融資總額的90%,融資事件的89%。


以色列是全世界醫療效率最高的國家之一,擁有近30年的醫療保健系統的累積數據,其中98%已實現數字化。2020年第一季度以色列雖然融資額不高,但6起創新項目排名全球第5。 從投資熱點領域看,數字醫療和生物技術是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共同關注的熱點領域。


(2)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稱霸,馬薩諸塞州和紐約州形成次中心 ;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累計發生67起醫療健康投融資事件,籌集27.8億美元(約196.6億人民幣),這也是全球醫療健康風險投資事件發生頻率最高的地區。


馬薩諸塞州憑藉其著名的生物技術產業集群和豐富的醫療資源,超過了經濟更為發達的紐約州成為美國的醫療健康投融資第二大州,不過從體量上還是遠遠落後於加州。


(3)中國:上海融資事件和金額數均超北京,成為本季度創業首選之地。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從單個省市醫療健康投融資規模來看,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醫療健康投融資事件發生最為密集的五個區域依次是上海、北京、廣東、江蘇和浙江。


上海累計發生31起融資事件,籌集資金46.4億人民幣,是第一季度融資事件數量最多的城市。這也是上海首次單季度融資事件數和金額超過北京。


從區域集群的發展來看,除北京發展勢頭依然強勁外,江浙滬地區近年來在醫療健康產業的影響力日益擴大,預計未來將會形成中國投融資規模最大的醫療健康產業集群。


2.5 2020年Q1全球/中國融資金額 TOP10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1)數字藥房Alto成為全球季度融資金額TOP1,中國三家公司上榜;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第一季度融資金額TOP10中,包括6家美國公司,3家中國公司和1家以色列公司。10家公司融資額均超過10億人民幣。 中國的大安製藥、南京傳奇與智雲健康三家公司上榜。


2020年第一季度全球醫療健康領域融資金額最高的是數字藥房Alto公司。Alto成立於2015年,前身為ScriptDash,總部位於美國,該公司致力於建立以患者為中心的藥房,擁有免費的當日送藥服務。


(2)中國融資金額TOP10:生物醫藥公司佔據8席,兩家數字健康公司上榜。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2020年Q1中國融資金額最高的10家公司中,生物醫藥公司仍然佔據著主導位置。


除了融資金額一直偏高的生物醫藥公司,智雲健康和全景醫學影像兩家數字健康公司上榜。


本季度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大額融資交易數量極多,單筆融資超過1億人民幣的事件多達47起。即使是榜單第十名和譽生物,其融資額也達5億人民幣左右。


作為一家專注於慢病管理的數字健康公司,智雲健康完成10億人民幣融資引發了許多關注。該公司成立初期定位於面向C端(患者)糖尿病管理服務和D端(醫生)患者管理的平臺;後開始切入嚴肅醫療環節,進入醫院為其提供SaaS平臺,並提供藥品相關的電商交易平臺;後期,公司又從單一的糖尿病管理升級到整個慢性疾病管理,並搭建了互聯網醫院。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全球2010年Q1醫療健康融資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