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我75歲,有8套房,就想找個真愛”:420萬老年艾滋病患者,暴露了中國老人的體面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變老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你得拼命裝得很體面。

01

在北京菖蒲河公園,有一個相親角。

每週都會有幾百號老人過來相親,他們可不是為了給孩子找個歸宿,而是要給自己找個老伴。

75歲的劉大爺就是其中一員,別看劉大爺年齡大,但對另一半的要求並不低。

兩年來,劉大爺遇到過很多相親對象,無一例外的都把錢作為首要的衡量標準,“到這來百分之九十都是找錢包的。”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上來張口就是,“你房子幾套?存款有多少?“

劉大爺也不是沒錢的人,光房子他就有8套,但他實在不想找這麼物質的感情。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之前,劉大爺有一個河南的女友,兩人相處幾年後,對方要求給她50萬。

劉大爺沒答應,女友就拋棄了她,找了另一個新對象去了東北。

75歲還沒有放棄對愛情的嚮往,這本是一件挺讓人感慨的事情。

沒想到,劉大爺卻遭到了不少網友的群嘲:

有人說,70歲了還想找愛情,圖你年紀大還是不洗澡啊,掃個地都費勁。

還有人說,半土的人了,找個保姆多好,是捨不得保姆費嗎?

總之,在很多年輕人看來,老都老了,都是土埋脖子的人了,老老實實過完自己的晚年,還在那裡瞎折騰啥啊,完全就是一個老流氓。

看到這樣的觀點,著實還是讓人挺震驚的,都21世紀了,在對待老年人問題上,年輕人並沒有進步多少,還是在用老舊的觀點束縛老年人。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02

老年幸福的絆腳石

/孩子的堅決反對/

如果,只是旁人覺得老人家找愛情是瞎胡鬧也就罷了,很多時候,就連老人的孩子也都這麼看。

在電視劇《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的媽媽辛苦了大半輩子,終於在晚年的時候遇到了自己的幸福。

原本以為,這段黃昏戀能給晚年生活增添一點色彩,沒想到男方的兒子堅決反對老人結婚,因為在他看來,羅子君的媽媽就是為了錢才跟自己的老爸在一起。

所以,他壓根不管兩個老人怎麼說,就直接把羅子君的媽媽給轟走了。

最後都氣到老爸腦溢血住院,他也不肯讓兩個老人見一面。

對老人來說,難的不是遇不到愛情,而是孩子的欣然同意

這不僅僅是電視劇中的劇情,其實也是一個特別普遍的現象。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在知乎上,有一個網友說,因為自己不在母親身邊,她缺乏陪伴,想要給她找一個老伴。

哪裡想到,知乎這群相對高知的用戶,都是強烈反對黃昏戀。

有因為反對父親黃昏戀,氣得住進醫院的;有因為反對母親黃昏戀,兩人的關係徹底鬧僵了;還有因為老人黃昏戀,家裡都變得雞飛狗跳、一團糟的。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說,這是一個現實的社會,沒錢沒房的小夥子都娶不上媳婦,何況一個不中用的糟老頭。

在年輕人眼裡,愛情是年輕人們的專利,活了大半輩子的老人們早就沒了感情,他們在一起無非就是金錢利益的糾葛。

為了不讓老人犯糊塗,子孫軟硬兼施干涉他們的幸福,還顧名思義為他們好。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03

缺乏陪伴

/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但子女們不知道,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鰥寡效應就充分證明了這一現象。

鰥寡效應指的就是,在配偶逝世的3年內,許多人也會相繼去世,甚至有的同一天或隔一天攜就手離開。

曾看過這樣病歷:

一位83歲的退休老教授,在妻子車禍去世半年後,他被查出了肺癌。

但老人治療的配合度不高,急著想去另一邊與妻子相會。

妻子是老人的初戀情人,兩個人從大學戀愛、結婚、相守,一輩子都恩恩愛愛。

結果,妻子不幸在一場車禍中喪生。

從那之後,老人像丟了魂似得,每天都茶飯不思,經常都是隨便吃一點飯菜就把自己糊弄過去了。

半年後,他咳嗽咯血,查出肺癌。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英國社會科學家調查了58000對夫婦,發現⾄少12⼈在喪偶的當天死亡,另外40⼈在10天內死亡,還有更多的⼈在6個⽉內死亡,包括癌症、⼼髒病、⾃殺等。

⼤約40%的男性和26%的⼥性在另⼀半去世後三年內死亡。

雖然,這些人的死因各不相同,但研究證實他們的死都與喪偶的痛苦有關。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配偶是最重要的社會關係。

兩個相守了大半生的人,早就變成了彼此生活的一部分,不管有沒有愛情,對方的離世都是一個巨大的打擊。

所以,對老年人來說,他們最大的絕症不是來自生理上的疾病,而是生活中無人陪伴的形單影隻。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04

老年人的孤單

/不是隻要陪伴就夠了/

年輕人總有一個誤區,覺得只要給夠老年人陪伴,他們就不再孤單了。

這樣的想法真是太老舊了。

幸福的晚年生活,需要的不僅僅是兒女的陪伴,還得有另一半的親密。

電影《0.5mm》中,有一個老人讓人印象特別深。

老人曾是一個大學教授,有著體面的身份和收入。

但他卻在小賣部偷起了東西,偷的也不是什麼昂貴、稀奇的玩意兒,不過就是初中生愛看的色情雜誌。

在店裡,教授實在不敢買……

在大眾的認知中,老年人應該都是無慾無求的,要是他們膽敢想著褲襠裡的那點事情,絕對會被人罵作“老色鬼”。

但凡是要點臉皮的老年人,哪裡敢像年輕小夥子那樣正大光明地買、正大光明地看。

像大學教授這樣,被“老年人身份”綁架的人不在少數。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影片中,幾乎每一個老年人都在壓抑著自己的慾望,比如有一個老人,他臨終前最大的願望就是摸一摸女人的乳房。

國內性學家潘綏銘,在《給“全性”留下歷史證據》中說:在中國55-61歲的老年人中,53%的人每月有一次性生活,有39%的老年人可以達到每月3次。

佛洛依德曾說過,人類和動物存在著性的需求,生物學稱為“性本能”,這就像飢餓了就會想覓食,這種“原欲”並不因年齡而衰退。

每個人都有這種“原欲”,但年輕人卻不理解,非給老年人扣“為老不尊”的高帽子,導致老年人自己內心也是格外的糾結和矛盾。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05

當老年人被忽視的時候

/也就造成了艾滋病/

當老年人的情感需求、性需求都被忽略的時候,最後的結局可能就是得艾滋病。

2015年,浙江義烏,一名91歲的老太太崔某,被確診患上了艾滋病,原因是性行為。

崔某喪偶已經20年,獨居在義烏鬧市區。

由於一個人住,有時候崔某會收留一些撿破爛的流浪漢,既可以排遣孤獨,還可以收取“住宿費”補貼家用。

這些年來,先後有兩到三名60多歲的男性,要求和她同床共枕,崔某也稀裡糊塗和他們發生了關係。

於是,就這樣,她染上了艾滋病。

來源 | 金華新聞網、法制晚報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一提起艾滋病,很多人想到“性”;而一想到“性”,很多人覺得這是年輕人中年人的專利。沒多少人,會把老年人和艾滋病聯繫在一塊。

但數據讓我們大開眼界,2014 年全球艾滋病患者約為3530 萬,其中近420 萬是老年患者,主要傳播途徑就是性行為。

社會越是不正視老年人性需求,老年人越是不被理解,最後就會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老年人羞於談性,沒人告訴他們相關的性知識,性風險不斷上升。

北京50多歲的李大爺,不瞭解艾滋病的危害,也不知道艾滋病的防護措施。

他以為避孕套的唯一功能,就是避孕。

結果,他就染上了病,和他發生關係的50多名女性中,有十幾個已經查出患上了艾滋病。

老年人的親密需要不是什麼洪水猛獸,這只不過是作為人的一個最基本的需求罷了。

不斷譴責老年人,結果只會讓患艾滋的數量增加,與其這樣,還不如正視老年人的需求,給他們應有的保護和宣傳。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06

社會進步

/從不禁錮老年人開始/

不管是情感需求還是性需求,這都只是冰山的一角,隱藏在海平⾯下的,是⽼⼈尊嚴和其⾃我意識覺醒。

這個社會對老人的禁錮、束縛太多太多。

與年輕人相比,他們沒有話語權、沒有可以為自己正名發聲的渠道。

與年輕人的不被理解相比,他們受到的束縛、壓迫更大。

經歷過風風雨雨的老年人,最後卻活成了社會的弱勢群體。

這應該也是為什麼,整個社會都在恐老。

正如托爾斯泰曾在《復活》所說:我害怕老去,因為我害怕失去尊嚴、自由、害怕寂寞差繞心扉,孤獨黑暗阻擾呼吸………

是時候該正視老年人的需求了,這不僅僅是社會的進步,更是在給每個人能體面老去的尊嚴。

畢竟,我們都有變老的那一天。

美好鋪子旅養天下:缺乏親密關係的陪伴,是老年人最大的絕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