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吳海軍控訴劉強東,“二選一”之下,同鄉兄弟今日為錢反目?

神舟吳海軍控訴劉強東,“二選一”之下,同鄉兄弟今日為錢反目?

既是同鄉,又稱兄道弟,劉強東和吳海軍這對歷經商海浮沉的人,走過了太多相似的路,只是如今,二人或將分道揚鑣。


花心社(ID:hxtalk)

文丨萬能的社長




如果不是因為吳海軍在微博上公開“討賬”,而且討賬的對象是京東和劉強東,很多人恐怕還真不知道,神舟電腦還活著。

畢竟,吳海軍和他的神舟電腦,真的是沉寂太久了。

相反,雖然劉強東在社交媒體上已經低調了很久,但明尼蘇達州事件餘溫尚在,總是時不時有一些與性侵案有關的新消息蹦出來,讓那點陳年舊事翻湧起來。

吳海軍和神舟的高舉高打,遇到了劉強東和京東的輕拿輕放,像是鐵拳打在了棉花上。即便是為了生存,吳海軍接連曝出“強制返利”“強迫二選一”這樣的電商行業潛規則,那又如何呢?

在巨頭面前,誰更“豪橫”,還得看實力,而無關對錯。

一起返利款糾紛,牽出電商行業“二選一”潛規則


上戰場之前,先上微博。

實際上,在這次公開“討賬”之前,吳海軍曾在自己的微博上有過暗示。

神舟吳海軍控訴劉強東,“二選一”之下,同鄉兄弟今日為錢反目?

◆吳海軍微博


2月13日,三個多月未更新微博的他發了一條博文,呼籲在疫情爆發的關鍵時期,有關部門在扶持受影響的中小企業時,給貸款不如結貨款。

“迅速解決被拖欠的中小企業欠款,這樣一定能救活很多中小企業。”吳海軍說。

當時,這段意味深長的話,並未引起外界的太多關注,很多人甚至沒有聽出吳海軍其實“話裡有話”,更沒有人能將此聯想到神舟電腦與京東之間的糾紛。

吳海軍並未死心。幾天後,他再次更新微博:“……,大型民企也應大力支持中小企業,及時結算貨款,不要讓中小企業因你們拖欠貨款而陷入困境。”

兩天後,神舟電腦在官微上發佈消息稱,其正式起訴京東,訴訟標的3.383億元,並附著兩張圖片:一張是神舟方面的起訴聲明,另一張是此案的立案詳情。

雙方欠款糾紛一事正式進入公眾視野。

隨即,“京東電腦數碼”微博回應稱,因神舟違反雙方簽署的產品購銷協議條款,導致其未結算貨款被暫緩支付。

京東方面的聲明,並未否認欠款一事,神舟立馬抓住這一點進行反擊,並對京東方面的回應逐個反駁,“欠賬還錢,天經地義!”

第二天,神舟方面繼續放料。根據神舟公佈的雙方往來函件顯示,二者此次糾紛,主要源於一筆1500多萬的返利款。由於雙方無法就此達成一致,導致糾紛遲遲未能解決。

神舟吳海軍控訴劉強東,“二選一”之下,同鄉兄弟今日為錢反目?

◆神舟列舉京東“五大酷刑”


除了曬出上述“實錘”外,神舟還列舉了“京東五大酷刑”:產品搜索降權、不讓參加任何活動、缺貨產品不予訂貨、全線產品下架、不予結算貨款。

“五大酷刑”的背後,直指電商行業中秘而不宣的“二選一”。

“京東去年雙11逼迫神舟二選一,不準神舟參加天貓雙11活動,神舟斷然拒絕!隨後京東未經神舟許可,強行將神舟產品降價。經再三抗議,京東依然我行我素,並聲稱雙11有‘百億補貼’,無需神舟承擔任何費用。然結算時卻要求神舟支付1559萬返利,神舟不同意,京東就扣下了全部貨款 。”吳海軍說。

雖然事實真相究竟如何,依舊未知。但因返利款糾紛,而牽涉出電商行業的潛規則“二選一”,多少還是讓人有些意外。

據“Tech星球”報道,此次貨款糾紛的主體公司——深圳市神舟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史俞馨在接受Tech星球的專訪時透露,神舟集團目前擁有線上、線下店面和經銷商渠道,其中,京東渠道佔神舟集團銷量的30%-40%,去年神舟在京東的銷售額接近25億元。

雖然沒有透露除京東外,神舟在其它線上渠道中的銷售情況,但在“二選一”之下,為了30%-40%的銷量而放棄其它渠道,商家顯然很難答應。

其實,電商行業“二選一”由來已久,特別是在近年來,各個電商平臺之間的競爭加劇,“二選一”的問題變得更加嚴重。

一些電商平臺屢次曝出強迫商家“二選一”的行為,一些品牌商家更是深受其苦。作為此次糾紛中的一方,京東在此前也曾多次收到商家對其”二選一“的指控。

不過,對此類行為,行業主管部門已有定性。

據媒體報道,去年11月份,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在“規範網絡經營活動行政指導座談會”上明確指出,互聯網領域“二選一”“獨家交易”行為是《電子商務法》明確規定禁止的行為,同時也違反《反壟斷法》《反不正當競爭法》等法律法規規定,既破壞了公平競爭秩序,又損害了消費者權益。

截止發稿時,京東方面還未就神舟對於“二選一”的指控做出回應。


劉強東VS吳海軍,殊途同歸又分道揚鑣


吳海軍的高調宣戰,並未引起劉強東的公開回應。即使在京東集團層面,對於神舟的指控,也只是京東旗下的子賬號“京東電腦數碼”發了一條回應微博。

事實上,在明尼蘇達州事件後,劉強東的社交賬號已經連續一年多沒有更新,東哥在媒體中出現的頻率,也大大降低。

神舟吳海軍控訴劉強東,“二選一”之下,同鄉兄弟今日為錢反目?

◆神舟董事長吳海軍


來硬的不行,吳海軍開始打”感情牌“。

“我們兩兄弟有必要為了這點兒小錢撕破臉麼?”吳海軍通過他的部下在公開採訪中,向劉強東傳話。

能夠看得出,在京東這樣的巨頭面前,神舟這樣的企業,並沒有多大底氣。但即使和劉強東論上兄弟,吳海軍最後恐怕也要失望了。

2018年,劉強東曾經在公開場合說,員工都是自己兄弟,“我們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轉眼到了2019年,京東裁員和淘汰高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

這一點,吳海軍自然明白。畢竟,表面上是“兄弟”,但到了緊要關頭,他也顧不得那麼多,寧願傷感情,也不能傷了錢。

況且,劉強東認不認吳海軍這個兄弟,還是兩可。

但無論是掛出“欠賬還錢,天經地義”的口號,還是列數京東“五大酷刑”,雙方交惡,僵持不下,終不是好事。

畢竟,京東在神舟的渠道中所處的地位舉足輕重,一年20多億元的銷售額,也非同小可。神舟斷不敢輕易丟掉京東平臺的份額。

曾經,神舟方面對於解決與京東方面的糾紛抱著很大的希望。

史俞馨在接受“Tech星球”採訪時透露,糾紛之初,京東3C負責人、電腦業務負責人等人到深圳與神舟溝通,當天,吳海軍董事長親自拿了好幾瓶2008年的茅臺招待他們。

吳海軍,出生在江蘇如東,在那個”麻雀都能喝半斤“的地方成長起來的人,拿出08年的茅臺招待貴賓,算是極高的禮遇了。

同為蘇北人,這一點,劉強東應該深有體會。在公開採訪中,劉強東曾多次講述過,京東獲得俄羅斯投資集團5億美金投資,起初便是因為一場大酒。

在創業和人生經歷上,二人也有諸多相似之處。同樣出身農村,都是從最基礎的數碼業務做起。

神舟吳海軍控訴劉強東,“二選一”之下,同鄉兄弟今日為錢反目?

◆京東創始人劉強東


最初開飯店失敗後,劉強東在中關村賣光盤,2003年非典後,劉強東開始做網上商城,主打3C產品,這也成為京東日後的支柱之一。

2010年,京東商城開始以圖書音像為抓手,向全品類戰略轉型,首先對準的,便是當時如日中天的當當。而京東之所以能夠最終突圍,有賴於京東長期的價格戰。

巧合的是,吳海軍的創業雖然起步更早一些,但其最早的業務,同樣是圍繞電腦及配件等3C產品而來。後來,吳海軍以價格戰的形式,進入PC領域,“低價”的策略此後一直貫穿在神州電腦的發展歷程中。

二者都是名副其實的“價格屠夫”,操作手法也如出一轍。

具有相同的人生經歷,創業的路徑中又有著諸多的相同之處,二人本應惺惺相惜,只是在錢面前,這一切都無足輕重。

既是同鄉,又稱兄道弟,劉強東和吳海軍這對歷經商海浮沉的人,走過了太多相似的路,只是如今,二人或將分道揚鑣。


總結


雖說“親兄弟,明算賬”,但劉強東和吳海軍的這筆賬,恐怕一時半會是算不明白了。更為重要的是,在這份被撕裂的關係裡,無論是京東還是神舟,都不是贏家,這起糾紛,始終這樣懸著,也非好事。

畢竟,對神舟來說,事關非常時期的企業未來;對京東而言,任由指控發酵,於企業品牌無益。

無論如何,最終還是要把那些隱藏在桌面底下難見陽光的東西,拿到檯面上,辨一辨真假對錯才是。

宣佈起訴,意味著神舟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