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stwell西井科技:AI產品落地需要技術和市場的雙向驅動

有過13年的商場管理經驗、開過諮詢公司、為企業做戰略層面規劃、做投資等等,要做到深入瞭解客戶,這些在西井科技CEO譚黎敏看來還遠遠不夠,有必要逼著自己去“深入一線”。在這一點上,譚黎敏在承受億歐專訪時用“覺悟較早”一詞來描述自己挑選創業去做一些工作,“沒有比創業更能挨近一線,加深對工作及本身產品的知道。”。

就像李宗盛的歌詞中寫到一樣: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從前的工作閱歷關於今日的譚黎敏來說,更多使其形成了一種“務實做落地產品”的理念,而不是做“包裝”和“打概念牌”。現在西井科技在港口落地的產品系統中,無論是港口自動化的系統、仍是類人腦芯片的研製、無人集卡等,譚黎敏信手拈來都可以找到其在這個工作中的共同之處

“AI範疇的IBM”

2016年9月,西井科技從初次完成“片上學習”的芯片研製、第一個Wellocean才智港口訂單;2017年無人集卡的路測;2018年西井科技與振華重工合作的全球首輛自主駕馭無人跨運車露臉、在珠海港首發全球首輛無人駕馭集裝箱卡車、自主研製全球首套人工智能無人集裝箱鎖孔對位體系正式問世等。西井科技從最早聚集港口理貨體系研製,做港口自動駕馭,已成為一家為港口供給智能理貨、自動駕馭、調度體系、作業體系、港口智能設備改造等全局化人工智能港口整體解決方案供給商。

“咱們的想法是先把一個職業打深打透,再去做橫向的第二職業。”,譚黎敏通知億歐,“西井一開始以芯片發家,很多人包含媒體和投資人認為咱們是一家芯片公司,期許是‘AI範疇的英特爾’,今日咱們覺得自己是‘AI範疇的IBM’,一個覆蓋底層、應用層、產品層,供給通盤解決方案的AI公司。”

技能和商場雙向驅動

2015年5月25日,西井科技正式註冊建立,那時的AI芯片並不像現在這麼火,譚黎敏表明前期預備了較久的時間,難點在於打差異化的商場和產品——類人腦芯片。西井從一開端,就界說自己是一家技能和商場雙向驅動的公司,譚黎敏表明:單點的打破需求技能給予支撐,而技能打破則需求商場給到方向。

早在2015年頭,其時也參加一些天使出資的譚黎敏在關注新技能領域時,意識到“AI公司不能只做AI技能,而是需求考慮怎麼與工業結合,去賦能工業。”他預料到,技能與工業交融的機遇很快就會到來。

如果依照BAT對技能的瞭解分紅:技能、數據和場景,譚黎敏更傾向於挑選與場景結合的技能才幹發揮出更大效益,才幹代表未來的方向。在團隊管理上,譚黎敏仍然信任互聯網帶來的一套邏輯和打法非常重要,互聯網年代在連續,AI年代在鼓起,創業者應客觀看待,融入詳細職業傍邊,找到本身方位。

westwell西井科技:AI產品落地需要技術和市場的雙向驅動

不斷尋覓AI的鴻溝

“在創業的過程中,咱們也在不斷尋覓AI的鴻溝。”譚黎敏提到。為了找到用戶、瞭解需求,西井科技在前期做了很多調研。作為自帶光輝的“AI工業”,是挑選去巨大上的金融、安防範疇,仍是挑選傳統工業?依照差異化定位打法,經過市場上友商的方位,西井判斷了本身的方位,評價了未來希望到達的方位後,終究沒有挑選紅海,而是挑選了更能體現價值的傳統行業——港口。

在國家“一帶一路”建議下,港口作為中心板塊,AI技術落地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港口工作環境關閉,出產安全、高效十分重要。人工智能技術為集裝箱裝卸環節提高功率,下降對勞動力的需求,改善一線工人的工作環境。

港口是天然承受無人駕駛的職業

西井科技從2016年4月開端做依據圖像辨認的理貨體系,跟著功能模塊的不斷完善,本來需求人工辨認的環節已悉數用體系替代。

2016年11月,依據用戶反饋,西井發現港口人力開支最高部分在於集卡司機。一箇中等規模的碼頭擁有200萬輛內集卡,依照“三班倒”分配,每位司機的本錢在12萬元/年左右,核算下來一個碼頭單就延聘司機的開支,就達到了6000-8000萬元。這幾千萬的本錢假如想要經過業務量增加,十分困難。並且,“港口是一個能夠天然承受無人駕駛的職業”,比方廈門遠海、青島自動化碼頭,洋山四期自動化碼頭,選用無人化的AGV方案,自身就是無人駕駛,僅僅因為鋪設磁釘的方法,沒法在傳統老碼頭使用,約束了傳統碼頭改造的動力。但老碼頭對於無人化方案其實需求火急,因而,全體評價下來,咱們決議進軍港口無人駕駛這個場景。

譚黎敏表示,西井的價值觀是“From Human to Human取智於人,用智於人”和“Make a well change”,希望團隊在為這個行業或是這個世界帶來些改變的同時,還能為人帶來有溫度的服務。現階段西井科技還是希望從小的地方著手,為各行業創造價值。

一位產品經理的夢想實現方式

2018年,AI行業重點關注自動駕駛的落地和運作,眼光也會聚焦到能夠真正產生價值的公司。

展望未來,西井不可避免地會遇到AI公司在人才招聘、資金等方面的問題。譚黎敏的回答讓人感覺他似乎已經有了應對之策,同時也沒有停止尋找一種更高效的實現方式。

億歐瞭解到西井科技新一輪融資正在洽談當中,譚黎敏表示暫時不會公佈,因為在他看來,“融資就是借錢”,希望對外公佈的更多是產出成果,這無論對團隊還是市場都能形成正向有效的引導。

“我不太喜歡夢想這個詞”譚黎敏回應道,“但我還是滿懷憧憬和樂觀,會比較清醒和現實地去看待事情,就像做產品開發的時候,最重要的是不斷試錯,因為只有知道什麼是錯的,才能知道什麼是對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