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教投入20萬,升不上重點高中之八:想象力是學好物理的標配

“遠遠的街燈明瞭,好像閃著無數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現了,好像是點著無數的街燈。我想那縹緲的空中,定然有美麗的街市。街市上陳列的一些物品,定然是世上沒有的珍奇……”

初中學習了《天上的街市》,至今仍能隨口吟出,詩人運用了想象的表現手法,把繁星滿天的夜空,想象成是點著無數街燈的天上街市,把空中的流星想象為牛郎織女提著燈籠在街上閒遊……郭沫若能成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上的一面旗子,自有其過人之處,想象力爆棚應該是原因之一吧。

家教投入20萬,升不上重點高中之八:想象力是學好物理的標配

透視教育現象,迴歸教育本質:五線縣級市,初中三年家教投入20萬,升不上省重點高中系列

世俗生活中,不要求人人都成為詩人,但要學習好物理,因為在新高考選科中,想學比較熱門的工科,不得不選擇物理,而想象力則是學好物理必備的能力之一。2013年前,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把電學安排在八年級,力學安排在九年級。因為學生感覺電學難,學不好,於是應一線物理老師建議,2013年初中物理改版,把電學安排在九年級,力學安排在八年級。當時就有人質疑:“還不都是在初中學習,調換的意義何在?”提議人說:“電學太難,如果安排在九年級,學生不又大一歲嗎?心智又成熟一年,所以應該能學好。”即便如此,初中物理依然很難學,甚至不少同學認為難度超過數學。今年春季,某位物理名師舉行九年級物理中考複習公開課,複習內容為力學,聽課學生為該市最有名的初中學校九年級學生,結果冷場,也許是預備不充分,或者是問題太難,學生集體“沉默”,講課的物理名師急得直冒汗。

我女兒正上初中時,感覺物理不難,但想到“高中物理化學難到底”的經驗之談,就想提前為孩子尋求高中物理學習方法。為了更直觀地瞭解高中數理化到底有多難,我找了幾位大學生進行探討,最後得出的結論是:

如果初中數理化難度係數都是1,則高中數學難度係數是5,物理難度係數是15,化學難度係數是3。可見,高中物理真的很難!恐怕這也是新的高考政策下,許多高中生棄選物理的主要原因。

為了探求學好物理的方法,我利用外出學習的機會向一些名校物理老師請教,結果一無所獲,他們幾乎異口同聲說“抽象思維能力”是關鍵。其實,理科學習包括數學,不都是需要抽象思維能力嗎?為什麼有些學生數學不錯,而物理學不好?後來,某師範大學的一位專門研究物理教學的教授為我指點迷津,他說物理為什麼比數學難學?因為數學聯繫生活而不解釋生活,知識點少,例題也不多,學會一道,能解一類。而物理概念多、公式多、實驗題多,而且又十分抽象,比如中學物理的兩大難點——“力學”和“電學”,力與電事實存在,但看不見摸不著,需要巧妙的物理方法轉換才能構思出物理模型,完成這種構思必須具有強大的想象力!物理學中的抽象性思維能力,其實就是想象力,進一步說就是“合理推理能力”,即以命題為依據,從純粹的假設出發,通過推理做出結論。這種能力訓練不能搞突擊,需要從小慢慢培養,從生活實踐中逐步滲透。

一語點醒夢中人!這才醒悟我初中時物理一直是強項,是因為我小時候“愛吹牛”的緣故。我上小學時,正趕上各地興辦農中,學校教室不夠用,學生只能上半天課。當時是一天三到校,初中生早晨、下午上課,小學生中午上課。每天下午沒有事,也沒有什麼娛樂,於是我們就在田野瘋跑,累了,夥伴們就聚在一起“吹牛皮”,各種奇思妙想、種種離奇故事,成為物質匱乏時代的精神寄託。當時溫飽問題沒有完全解決,記得有一次我說:“將來,我要發明一種莊稼,頂上結高粱,中間結玉米,根上結地瓜,秸稈當甘蔗,葉子和白菜一樣好吃……”直到初中學習生物,我才知道植物生理過程是各器官有機配合的結果,根莖葉是營養器官,葉花果實是生殖器官,不可能都結果實,我的“發明”根本不可能實現,但想象力的種子因此萌發。

和專家交流後,我想,如果小學階段讓孩子多讀一些科幻類的書籍,應該對孩子想象力的發展有促進吧。但個人力量微薄,尤其是週期長、涉及面廣的社會學科實驗,我無能為力。於是,我採用倒因果關係做了一項調查,讓九年級幾個班的學生寫出從小學到初中所看過的書籍,至於為什麼調查,沒有向學生說明。後來,我發現,女生的閱讀比較集中,一般都愛看童話或兒童文學,男生的閱讀比較分散,有的喜歡看歷史類書,有點喜歡看兵器類書,有的喜歡看科幻類書等。最後發現,喜歡看科幻類書或兵器類書的學生,一般物理都比較好,這大概是他們想象力豐富的原因吧。

之前,我曾致力於幽默的研究,幽默的特徵是荒謬荒唐、出人意料而又令人回味深長。幽默感測試成績較高的人,往往智商測驗成績也較高。由此,我把研究目光投向上課喜歡接老師“話茬”的同學,發現他們雖然總成績不太好,但物理成績一直不錯,因為這些學生有幽默感,大腦反應快,想象力豐富。

我們一直倡導閱讀,但高中生閱讀時間不寬裕,可以選擇一部分精品書籍閱讀;初中生七、八年級時間相對寬裕,可以加強閱讀;孩子上初中之前,一定要大量廣泛的閱讀,因為“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論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千萬不能“挑食”,諸如“凡爾納科幻系列”、《魯賓遜漂流記》、《格列佛遊記》等之類書籍更是不可或缺,這些書能夠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有助於學生的想象力培養。當然,多看一些漫畫類書籍,也能夠豐富想象力。

(具體闡述見本系列十《讓閱讀伴隨終生》一文)

家教投入20萬,升不上重點高中之八:想象力是學好物理的標配

孩子們在讀書

男孩子到高中理科成績更好,因為他們抽象思維能力強、想象力豐富。有時候,人們將此歸結為先天性的性別差異,其實,也可能是後天性的選擇差異造成的,由於喜好或閱讀興趣不同:女孩子愛看童話書,所以情商高,感情豐富;男孩子愛看科幻類書,所以智商高,想象力豐富。

愛因斯坦說過:“想象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推動著進步,並且是知識進化的源泉。”物理學家們都是想象力高手:牛頓能從蘋果落地,想象到萬有引力;愛因斯坦能發現相對論,是因為他能經常保持童真的想象力;霍金更是憑藉著想象力登上現代物理學的頂端。

在製造業興國的背景下,當前最緊缺的是工科人才。在新高考選科中,想學比較熱門的工科必須選擇物理,學習物理所需要的想象力也應該“從娃娃抓起”!愛孩子,就讓他多閱讀;愛孩子,就耐心解答孩子稀奇古怪的問題,以豐富孩子的想象力,多彩世界就此打開,也許就在不經意間,你培養了一位偉大的物理學家!

家教投入20萬,升不上重點高中之八:想象力是學好物理的標配

專業人才

透視教育現象,迴歸教育本質,本系列大約二十個專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