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自考汉语言文学专科写作一密训资料第六页

第十二章 诗歌

诗歌特征 ★★

诗歌特征:

(1)强烈的抒情性;

(2)凝聚的意象感;

(3)直观的形式美;

(4)独特的 语言效果。


抒情主体与 抒情内容 ★★

诗歌是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文体,抒情是诗歌创作的方法论。在所有的文学文体中,诗歌对 情感的表达最直露、最强烈。


抒情话语 ★★★

诗歌是一种以抒情为主的文学文体,与其他语体风格均不一样,诗歌的抒情话语,是一种 表现性的话语形式。


诗歌的意象 创造成为诗 歌创作的核 心问题 ★★★

(1)意象:充满意蕴、意义、意味的“表意之象”。

(2)意象的结构排列方式:①跨越式:翁加雷蒂《卡尔索的圣马提诺镇》。②压缩式:舒 婷《双桅船》。③层次化:食指《相信未来》。④四维化:普列韦而《公园里》。⑤镜头 组接式:艾略特《序曲(之一)》


学会运用诗歌 的节奏韵律 ★★

英美新批评派提出几种诗歌批评术语:①含混(复义):意义含混指的是一个语言单位(字、 词)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②反讽:为语境对一个陈述语的明显的歪曲。③悖论: 它使通常互相干扰、冲突、排斥、相互抵消的方面,在诗人手中结合成一个稳定的平衡状 态。④张力:指诗歌当中由词的字典意义与延伸意义所产生的相互牵制、相互依托的关系。 ⑤隐喻:比喻中的一种,隐喻要求喻体与喻旨“远距离”、“异质”。如顾城《一代人》。


第十三章 散文

叙事性散文 ★★

偏重记人叙事。如鲁迅《藤野先生》、巴金《怀念萧珊》、冰心《寄小读者》、李健吾《雨 中登泰山》等。


抒情性散文 ★★

侧重于写景状物,作者多采用借景抒情、或托物言志的方式来抒发情绪,寄寓内心的情感。 如朱自清《绿》、《荷塘月色》,杨朔《荔枝蜜》等、茅盾先生的《白杨礼赞》。 散文诗(诗化的散文),如鲁迅的散文诗集《野草》。


哲理性散文 ★★

侧重于寓情于理的方式来表达对自然与人生的哲思。代表作家如英国培根、法国蒙田、我 国钱钟书等。


散文的文体 特征 ★

散文的文体特征:题材广泛、情思串联、文辞优美。


学会提炼意象, 巧妙传达情思 ★

散文的基本特征是形散神聚。 散文意象的提炼,靠的是作者内在的情思。如朱自清《背影》一文,把对父亲的怀念全部 固定在这一“背影”里,以致“背影”成了一个高度凝练的意象——父爱的象征。

第十四章 报告文学与纪实性写作

报告文学与 纪实文学的 定义及变迁 ★★

(1)报告文学:从新闻报道和纪实性散文中生成并独立出来,以文学手法及时反映和评论 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不能虚构)。如夏衍《包身工》、萧乾《流民图》、 宋之的《1936 年在太原》等。

(2)纪实文学:亦称报告小说,如杨绛《我们仨》、老鬼《母亲杨沫》等。


事件性报告 文学 ★★

(1)人物性报告文学。如《县委书记的好榜样——焦裕禄》、《三门李轶闻》。 (2)事件性报告文学。如《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兄弟》。(3)纪实文学分类:①纪实性较 强的文体:纪实散文、回忆录、传记文学、报告文学、文学性强的通讯与调查报告。②有 点虚构倾向和情感色彩的纪实类创作:纪实小说、新闻体小说、口述实录小说等。


新闻的功效 ★★★

报告文学不仅要及时地反映社会问题,报道现实生活中新近发生的有意义的真人真事,而 且要敢于触及社会上的敏感地带,在社会文化传播中发挥“文学轻骑兵”的作用。


纪实文学的 美学特征 ★

纪实性;文学性;论说性。


写作者要掌握 具体撰写方式 ★

(1)标题:一般公文式标题(事由+文种)、新闻式的双标题、像一般的文学作品那样设 置标题,如理由《扬眉剑出鞘》。

(2)正文:主体部分要讲究清晰性和生动性。

(3)结尾:报告文学的结尾多以议论收尾。


多重文学手 法的运用 ★

写作手法:除了不能过于虚构,报告文学的写法非常自由。报告文学的写作还可以运用诗 歌的表现方式,增加文章的阅读性和感染力。总之,报告文学的写作可以充分发挥写作者 的主体意识,在不损害报告的真实性的前提下,增强文本的阅读效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