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王峰十問首發現場版,熱議火幣國際化和生態化佈局、如何篩選好項目、火幣系創業者、三大交易所競爭、火幣上市、交易所為項目背書等。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文 | 王峰十問

出品 | 火星財經(ID:hxcj24h)

火星財經(微信:hxcj24h)一線報道,3月28日,由火星財經主辦、共識實驗室與VBLOCK聯合主辦的“POW'ER中國區塊鏈貢獻者年度峰會”在重慶舉行,「王峰十問」也在峰會現場同步進行。王峰獨家對話火幣集團董事長、創始人兼CEO李林,熱議火幣國際化和生態化佈局、如何篩選好項目、火幣系創業者、三大交易所競爭、火幣上市、交易所為項目背書等熱議話題。此次對話不僅是2019年首場「王峰十問」,也是首次現場版「王峰十問」。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犀利觀點如下:

1.我的分工更多是給公司制定戰略,選擇人才,眼下主要就是為公司選擇項目。

2.現在所謂的競爭,還是低維度的競爭,新的技術形態或者商業形態的變局,以及真正正規軍的入場將會極大的改變行業。

3.在選擇項目上,其實我們走了很多彎路,這裡面有深刻的教訓,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就是選擇好的資產,沒有之一。

4.關於區塊鏈經濟的部分和傳統經濟的部分,我們更多地希望和傳統金融體系有一個窗口,包括在海外的業務合規。

5.公司覆蓋的範圍越來越廣,涉及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業務線,堅持正確的文化、進取的文化、創新的文化,至關重要。

以下為對話原文(根據錄音整理,未經本人審閱):

王峰:很多人都蠻期待做“王峰十問”的線下版。說句真心話,去年3月份以後,我進入到區塊鏈服務領域,做了火星財經以及投資機構共識實驗室,我們陸續與產業中最頭部的企業家、創業者和意見領袖進行了深入溝通,我大概用了一個月時間去理解區塊鏈,去嘗試認識區塊鏈的牛人,後來發現很多人在關注“王峰十問”,自己開始有了壓力,因為做不好會被別人嘲笑,而且如果瞎問就更不對,影響了產業的調子也不好。

“王峰十問”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能夠找到大家願意聽的、講話有意思的、被廣泛關注的人對話,所以今天和李林的對話很重要,王峰十問李林很重要。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第一問:去年一年你忙的最主要的事是什麼,現在忙什麼?

王峰:我感覺火幣這家公司挺高調的,在網上可以看到很多關於火幣的信息,而且火幣做的事很多,每件事都在點上,甚至央視都報道過火幣入駐海南的消息,所以在我眼裡,火幣是一個高調的公司。但是李林低調,低調得不知道他在幹什麼。所以想問李林,去年一年你忙的最主要的事是什麼?現在忙什麼?

李林:其實我自己也在思考去年到底在做什麼,可能一直在想公司要往什麼方向發展,這是幹得最多的事情,所以我很少參加外面的聚會或者活動,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去思考。至於為什麼高調和低調,首先,高調做事、低調做人,沒有毛病;其次是公司內部有分工,並不是所有的會議、官宣都需要我出面。我們火幣中國有負責市場的,火幣的LOGO,也代表我們各個業務線,我的分工更多是給公司制定戰略,選擇人才,這是我做的兩個主要事情。

王峰:眼下忙的什麼事?

李林:眼下就是為公司選擇項目。

王峰:李林給我的印象是他們做項目特別認真,不是什麼項目都會上所。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第二問:火幣一方面做全球化佈局,一方面做國內生態,是不是挑戰很大?

王峰:第二問,我自己觀察,火幣在區塊鏈行業的影響力非常大,我關注到去年火幣公司的業務發展主要有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火幣在做國際化。這完全能理解,區塊鏈尤其是加密貨幣以及從事交易的業務,確實在每個國家政策落地不是特別一樣,有的地方特別熱,有的地方特別涼,我感覺火幣在拼命地做全局化佈局,我直覺更像在交易上做全局化佈局。第二個緯度,火幣做很多生態性業務,在我眼裡,這些業務是一個核心業務非常強大之後才能夠做起來的,甚至是有了壟斷型業務以後,要做的新的業務方向。我感覺,像騰訊、阿里他們在國內擅長的領域做得很大以後,才進行擴張並做了很多生態業務,再比如華為手機、蘋果手機,他們在製造業領域做全球化,也不會太早做生態。火幣一方面做全球化佈局,一方面做國內生態,這兩個維度同時做,是不是對火幣的挑戰很大?打比方,CZ集中精力做全球化交易,你怎麼看?

李林:包括我們公司內部的同事,我們的股東,當然也包括一部分非常關心我們的用戶經常問這個問題。第一,每個創始人需要管理自己的慾望,尤其是在順境中大家會過於的樂觀,認為自己無所不能。有一部分火幣的業務是在牛市的過程中,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覺得我們無所不能,瘋狂的佈局了很多。第二,火幣佈局會更多思考需求的問題。什麼時間點、有沒有這個需求,我們能力能否匹配。

所以剛才提到的兩個方向,2017年9月4日以前,火幣在中國大陸市場取得非常領先的市場和優勢,所以認為站在中國大陸市場領先位置,可以嘗試在這個市場裡面擴散;而全球化的問題,因為這個行業有特殊性,特殊性在於與傳統行業不太一樣,所以國際化還是在對核心業務進行深化。剛剛王峰提到的生態佈局,確實有一部分被勝利衝昏了頭腦,我們瘋狂的佈局,比如資訊,避免和火星直接競爭,所以後來我把資訊關了。但是更多來說,這個佈局還是圍繞用戶的需求,用戶是否有需求,尤其是火幣的交易用戶,是否能夠為行業提供更好的服務,這是我們思考的問題。

總結一下,第一,看用戶需求、市場需求、自身能力以及匹配程度;第二,交易所天然就是國際化的,我們確實在法律合規市場,包括美國、日本、香港進行佈局;最後,確實有一部分屬於牛市時的衝動,同行競爭非常多,我們也主動作了調整。

王峰:數字貨幣市場去年下半年進入了“寒冬”,步入了一個熊市,對你還是有影響,可否這樣理解呢?

李林:火幣廣放的生態佈局,本質上是給業務加了槓桿,但是整個行業寒冬對我們還是有一些衝擊。對交易所來說,坊間傳交易所是旱澇保收,不像挖礦,跟價格沒有直接的資產損益,更多可能從這個時候用戶少,收入會越低一點,對我們有衝擊,但是衝擊有限。我們做了一些業務和戰略的調整,在去年下半年尤其是四季度開始做了很多管理上的優化。

火幣從2017年10月份進入海外,一年的時間長期在大牛市裡面,公司呈大躍進狀態,沒有像樣的管理,甚至都沒有對員工進行績效考核等等,所以在去年年底,一是對業務進行了調整,縮減了一些和交易所業務關聯比較差的業務,二是對管理進行了優化,並將會在2019年繼續持續,需要把火幣打造成行業裡非常有競爭力的高效團隊。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第三問:未來交易所業務競爭會一家獨大,三足鼎立,還是百花齊放?

王峰:提到交易所,在中國會想到三個人,李林、長鵬、明星三人名氣最大,給我們感覺在中國的交易所裡面,他們的聲音比較大,名聲也比較大。第三個問題,在接下來的時間裡,未來交易業的競爭真的會出現什麼?一家獨大、三足鼎立、百花齊放或者居中運行,你覺得接下來是什麼情況?因為這是你的主戰場。

李林:首先聲明一下或者糾正一下,剛才說火幣老闆很低調,火幣很高調,其實中幣很低調,不能說國內是三大平臺,有很多平臺很難用表面的數據去看誰大。從不同的維度看到不同的公司的陽臺,比如(員工)人數最多火幣最多,但交易所收入、交易量、用戶量、品牌影響力等等都不是很清楚。此外,這之間其實有分歧,不同的交易所有不同的特點,每個都有自己擅長的地方,而剛提到的三個交易所,可能是目前中國大陸地區品牌知名度比較大的三家。

關於交易所未來的發展,我個人認為,交易所未來的發展有兩個非常大的變局,現在交易所的格局可能還只是上半場,還沒有到中場,遠沒有到下半場。第一是新的技術形態或者商業形態的變局。無論現在大家討論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效率、節點數量、新形態出現,還是去年的交易挖礦,都屬於新的交易模式,這些新的技術模式和商業模式,都會帶來整個行業根本性的變化。也就是說未來這三個交易所可能不是前三大,能夠打破現在格局的,99.9%不是在現在的模式產生的,就像打敗柯達不是另外一個更好的膠捲廠商,而是數碼相機。所以大家在積極佈局自己的供應鏈,積極的佈局自己的去中心化交易所等等。

第二,真正正規軍的入場,將對行業改變最大。比如美國一個公司天使估值幾億美金,一出生就有各種牌照了;包括日本SBI、雅虎、樂天這種巨型的企業,一旦市場合規,市場將會被巨型合規的企業爭奪,所以留給我們的時間不多了。所以現在所謂的競爭,還是低維度的競爭。高緯度的競爭有兩個:有傳統市場的競爭巨頭進來,二是有新的商業模式,這會帶來巨大的挑戰。現有的商業模式,能夠出現新的更好專業機構的機會已經不多了,這是我的觀點。

王峰:補一個問題,去年不知道是哪一個媒體報道,你在海南講火幣今天在這個領域好像就是一個大公司了,即使互聯網業務巨頭進來也沒那麼容易在這件事情上有類似的成績。

李林:在區塊鏈這個行業裡面BAT現在不算大公司,這是事實。火幣在區塊鏈投入這麼多,1千多人在區塊鏈行業裡面深耕,騰訊或者阿里不能說一兩百人就宣佈進入區塊鏈了。而且在體量上,隨著行業的不斷髮展,去年火幣的營收大概5億美金級別,如果再成長10倍達到50億美金級別,我們和幾個大巨頭又會拉近一點。

就像現在巨頭可以用滴滴市場、美團市場或者別的市場,體量足夠的時候,更多不是消滅你,而是跟你合作,或者別的合作模式。所以對我們來說需要迅速提升自己的量級,進入可以跟巨頭PK的量級,為什麼這麼熱衷於做生態?我認為做單一的業務很容易被擊破。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第四問:把公司搬到海口,該怎麼解決人才的問題?

王峰:第四問,火幣從去年下半年起,陸陸續續把公司總部往海南搬。我知道海南政府非常重視火幣,我自己去過海南,也參加過火幣在海南搬遷的正式發佈會,當時搞得很隆重。火幣花了很大的精力往海南搬,曉奇也說自己大部分時間在海口。我想談的問題是,把公司搬到海口,該怎麼解決人才的問題?新興熱門領域用的都是新興人才,這些人才不好找,在管理上怎麼解決這個問題?我看火幣做得還是挺順利的。

李林:回答第一個問題,為什麼搬海南。其實火幣整體的思路是業務合規,所以任何有合規的機會我們都不會放棄。不只是海南,其實我們也在努力爭取香港合規。我們認為,如果從整個中國大區域的政策來看,香港最開放的,其次可能就是海南,再之後是大陸,包括重慶和其他地區。整個中國範圍,香港和海南這兩個區域是我們重點努力爭取政策窗口的區域。

海南確實有很多問題,比如該如何解決人才的問題?其實很簡單,只要給足了工資。這是開玩笑,但很重要,我們提供了比較好的薪酬和待遇,包括給海南的同事補貼,這是其中一點。再有比較重要的,就是需要給團隊一個信心。我相信所有做區塊鏈的從業人員都希望受到尊重,都希望受到認可,都希望自己出去參加的會不是一場政府不敢參加的會。馬斯諾有需求分層理論,當一個人感覺他不再缺錢時,就需要受到尊重。在海南受到尊重,對我們的團隊來說很重要。如果對外說自己是火幣的員工,你會很自豪,這比什麼都重要。

另外,我們在本地也招了一些人,在海南也成立了人才培訓中心,現在跟海南幾所大學在合作培訓區塊鏈專業人才,同時特別推出了一個區塊鏈行業的培訓證書,給海南培訓本地的人才。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第五問:創業做火幣,當時有什麼標杆嗎?

王峰:

第五問,在我和李林對話之前,我花了一些時間研究李林原來做什麼。火幣是2013年成立的,做火幣之前,李林做過一個互聯網項目:友誼網,那時候大家都看到了Facebook、飯否、開心網等社交浪潮,李林當時也朝那個方向走過一段時間,但是沒有做大,後來火幣卻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我的問題是,第一次創業嘗試做社交沒有做成,你有哪些反思?第二次創業做火幣,當時有什麼標杆嗎?或者自己有一個目標競爭對手嗎?

李林:第一個問題比較簡單,我們公司內部經常說的一句話是選擇的問題,首先就是“賽道”的問題,是不是有用戶需求、市場需求?社交是高度集中化、一家獨大的行業,當時已經有騰訊了,更不要說人人網了。

王峰:人人網的老大陳一舟曾經說,做不成功的根本原因是騰訊,在社交領域,有騰訊誰也做不成。

李林:所以我覺得還是“賽道”的問題,當然有更多的原因,比如經驗不足,團隊不足,第一個創業失敗是選擇方向的問題,沒有選擇一個合適的方向。

第二段創業當時有沒有標杆,為什麼選擇做這個行業?務實一點說,2013年嘗試了非常多的項目,現在說的O2O項目都做過,甚至做過洗車,做了兩個月就不做了,還有網上教育、婚紗攝影婚慶等。

王峰:火幣不是第二個創業項目?

李林:那時候我們嘗試了很多方向,火幣只是其中之一。當時項目創業或者失敗,或者不怎麼成功,我們在尋找創業機會,只不過是無意中碰到,僅此而已。你問有什麼標杆,我們就想做一個事情能夠養活團隊,這就是標杆。

王峰:所以從這點來看,今天給我一個啟發,我們老講創業,李林在創業期間找了好多籃子,直到找到一個有價值的籃子,才花大力氣篤定去做。

李林:主要看對項目有沒有信心,如果項目做出來,感覺不是很好,就嘗試一下也不錯。如果對自己的判斷非常有信心,就一直做下去,比如火幣做了6年,一直沒有換過賽道。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第六問:在你眼中,什麼是好的區塊鏈項目?

王峰:第六問,在你眼中,什麼是好的區塊鏈項目?你有主動去找好項目嗎?

李林:準確來說,我最近這段時間每天都在積極主動找項目,確實如你所說,好項目很少、很難找。什麼是好項目呢?不同人、不同的角度對好項目的評價是不一樣的。從用戶、投資人的角度來說,能漲的項目就是好項目,而且是短期能漲,今天買明天就能漲的是好項目,比較浮躁。從平臺角度來講,能給我們帶來很大的交易量,給我們帶來用戶,給我們帶來很大的收益和價值,這就是好項目。

但是我個人認為,從長遠來看,能夠創造價值的項目是好項目,只有創造價值才能把這些都統一起來,而且是可持續的。

其實項目短期能漲非常容易,就是一塊石頭放到平臺交易,只要有足夠多的錢,就可以炒成黃金,但是它不能持續,本身還是一個博彩的遊戲,因為這個項目不給社會、行業和用戶帶來新的價值。所以,我們會關注到底哪些項目能夠創造新的價值。

具體來講,我們會關注:第一,這個項目解決什麼問題,是否讓這個行業的成本更低了;第二,這個事情為什麼要用區塊鏈來做,不用區塊鏈能不能做,區塊鏈是不是最好的方案,用區塊鏈技術是否真的能帶來價值;第三,除了技術之外,有沒有足夠的能力保證項目落地,有沒有機會能夠創造新的價值。

最近談的一個項目,我們在問同樣的問題,特別關注技術和創新,但創新的技術一旦開源就不創新了,你究竟有沒有能力讓它落地,讓別人用你?這是前置階段的問題。

除了這個問題,假定這個項目能夠給社會帶來價值,有可能經過半年、一年的努力,回到二級市場要關心是否定價合理的問題。

我們會要求項目方給火幣用戶一個非常低的折扣,儘量降低火幣用戶的投資風險,因為我們知道2018年很多項目被高估,很多項目有50%的流通,但並沒有投入使用,沒有給用戶帶來價值,支持不了50%的流通。流通要和市值有關係,項目進展過程中不斷有人用,用的人越多,價值越高。我們非常喜歡把它用做後期挖礦的項目,因為挖礦是產生價值的過程,而不是一開始把80%賣出去,因為沒有價值支撐,只能變成二級市場的一個遊戲。

最後,關注風險的問題,比如這個項目有什麼風險,是不是合規合法,法律機構是否清晰,創始團隊是否有良好的信譽,是不是做前四個項目都沒做成等等。

王峰:追問一個問題,我感覺火幣今年的項目政策跟去年有變化。剛才在會議室跟你聊天時,感覺到你個人更關注項目,對項目的評價中,關於場景、用戶量、可落地的問題大於純粹說技術有多牛。關於火幣在去年的項目政策,該怎麼看?有沒有人的因素?會不會太主觀,還是有一套系統?去年其實有好多批評,包括你背後備書的投資機構、推薦方等等,也有很多的矛盾,你現在怎麼看,有更好的解決方式嗎?

李林:在選擇項目上,其實我們走了很多彎路,這裡面有深刻的教訓,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就是選擇好的資產,沒有之一。

從運營角度來說,我們去年走了彎路。

一是認知的問題。2017年底,整個行業沒有誰能夠判斷什麼樣的項目是好項目,什麼樣的項目能夠落地。有的時候覺得這個項目不錯,但做了以後發現不行,所以在一段時間內認為,只要用戶量足夠大,我們就非常喜歡,後來發現很多項目其實跟鏈沒法結合,這是認知的問題。

二是嘗試解決個人主觀的問題。當時的初衷本來是好的,希望通過一種社區化的方式解決問題,認為自己的判斷太主觀了,讓這麼多超級節點來推薦,讓社區來投票等等,最後又變成了一種資本遊戲,所以這是嘗試,不叫失敗。

現在來看,我們有兩個改進:

第一,我們基於這一年多的經驗已經升級迭代,雖然不能百分之百確保現在的認知就是最終正確的認知,或者接近真理的認知,但在實踐過程中,至少以前犯過的錯誤不會再犯了。

第二,現在更多地希望把社群治理和公司產品把控結合起來,其實每個項目我們都選擇了很多不同的機構,有投資經驗、項目判斷經驗的合作伙伴,但是最終依然是我們來決策,因為我們發現去中心化的模式會導致很多人為火幣的品牌負責,而我們只為自己的幣負責。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第七問:交易所為項目備書,主動營銷項目,這個事好嗎?

王峰:第七問,我自己在旁邊觀察,現在做數字資產交易服務的企業有在為項目營銷,這在傳統證券交易市場是不存在的,港交所不可能幫我宣傳公司。現在數字貨幣交易所為項目備書,主動營銷項目,這個事好嗎?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李林:其實自有了項目開始,交易所就一直在做營銷。簡單來說,我們每上一個項目,甚至從2017年5月份第一次上項目,我們都會說火幣上了某個項目。

交易所本來是一箇中間平臺,一箇中介機構,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一箇中介機構提供交易場所,讓大家自行交易,就像新三板或者A股,有點像現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你自己愛上就上、愛買就買。但在這個過程中,絕大部分用戶沒有判斷能力,這是全球的現狀。這個時候,交易所在選擇項目的時候,已經脫離了交易所的功能,有點像證監會或者美國的一些投行。

用戶選項目的過程,已經不由交易所決策了,因為在這個行業階段,沒有完善的機制能夠讓大家各司其職,各自分工。所以很多時候,對於最後要承載所有用戶的交易所,只能做到這樣。

對於營銷,也是一樣,好的項目非常少,我們每上一個項目都有例行推廣。如果我們認為這個項目在未來落地廣泛,會樂於提供更多的推廣資源。

王峰:跟交易所相關,很多項目上了以後也流通了,不同於傳統證券,比如上了IPO以後,要求按季按半年發財報,公佈透明的數據,也有針對普通用戶的服務,要求定期發佈數據或者發佈動態,而且是強制性的策略,但現在看到很多項目上了交易所以後,也沒有動靜,高興的時候說,不高興就不說。

李林:實際上是這樣的,項目分不同的類別,比如像比特幣這樣社區化的項目,不能說兩個星期要發一次動態,不然就把它下架。現在很多項目都是去中心化的,我們有管理規則,有包括多長時間不更新會怎麼樣等要求,但是這還遠遠不夠。

我們主要有兩類辦法解決問題,一類是立法的問題,不同領域都有其法律約定,比如一些口頭承諾不行,一定要通過系統合約來做;第二類是可以整合一些機制,就像創業板有保證金機制一樣,這是最低的要求,可以降低風險。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第八問:怎樣看待區塊鏈創業者中的火幣系現象?

王峰:第八問,最近幾年火幣好像出來了很多創業者,今天也遇到一些人找我投資或合作,事實上從火幣出來的創業者很多。從同行來看,有好多人從火幣出來做資訊和行情,似乎在區塊鏈創業者中有一個火幣系,這個現象你是否有感覺到?這些人從火幣出來創業,是否得到你很大的支持?我聽說李林對和自己工作好多年的同事都很好,你怎麼看待這個問題?

李林:不管怎麼講,這是一個行業小和大的問題。其實早期的時候,我們做事情並沒有那麼專業,更多是說,有幾個同事或者合夥人出去創業了,能支持一把就是一把,更多是基於朋友幫忙,後來發現行業人才流動率非常高,投的人多了,莫名其妙就會支持一把。

後來,因為行業的發展越來越大,我們負責投資所謂的生態企業,但早年不是那麼一回事,就是因為朋友互相支持一把,因為那幾年,大家都是互相支持,假設沒做成也沒關係。具體有沒有幫助,說實話精力有限,真正有效的幫助並不大。

客觀來說,我本人或者火幣公司給生態企業或者投資企業的幫助並沒有那麼大。火星財經我們也投了一點,還推出過產品跟火星競爭。

王峰:去年火幣一年投了多少企業?

李林:我們投了60多家股權企業。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第九問:幹區塊鏈是不是一定要IPO?區塊鏈企業能不能不上市?

王峰:第九問,有消息說火幣要IPO,不知道是你主動發聲還是媒體曝出來的?對於火幣收購桐城控股,輿論認為是火幣邁向IPO的步伐。不過反過來,一邊人家排隊拿項目登陸你所開創的新市場,一邊你還急著要去傳統證券市場,幹區塊鏈是不是一定要IPO?區塊鏈企業能不能不上市?

李林:這取決於我們對於這個行業和市場的判斷。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我個人不好說行業的潛力,但這個體系和傳統的體系時間會更長,這是互相補充、互相促進的關係。

在這個過程中,關於區塊鏈經濟的部分和傳統經濟的部分,我們更多地希望和傳統金融體系有一個窗口,包括在海外的業務合規,現在去海外收購一個公司可能連審計都很難過,這是很尷尬的事情。

未來競爭中,我們的底氣越來越足,你們有的我們慢慢也會有,彼此更多的是補充。

王峰十問火幣李林:選擇好資產是交易所最核心的能力,沒有之一

第十問:火幣讓你最不放心的是什麼?

王峰:最後一個問題,火幣讓你最不放心的是什麼?有沒有這個事?

李林:其實最不放心的是從2017年下半年到現在,這個過程很慘痛。

對於我來說,公司的文化越來越重要,現在公司覆蓋的範圍越來越廣,涉及不同國家和地區、不同的業務線,是不是能夠堅持正確的文化、進取的文化、創新的文化,至關重要。

在這個市場中,我們以用戶為中心,給用戶提供最好的服務,踏踏實實按照這個方向去做,對自己的戰略方向非常有信心。隨著公司人員越來越多,用戶越來越多,我們對於文化也越來越要加強管理。

王峰:謝謝。李林對於他所從事的事業和他所處的行業,都有冷靜和務實的思考,學習了。謝謝大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