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人的除夕這樣過,滿是溫情與傳承…

梅州民俗

掃除茅舍滌塵囂,一炷清香拜九霄。萬物迎春送殘臘,一年結局在今宵。又是一年除夕到,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紅燈籠、紅對聯,各商家都播放著喜氣洋洋的新年歌曲,梅城處處瀰漫著過年的氣氛。按照客家人的民俗,這一天人們悉數回到宗祠祭祖,吃團圓飯、看春晚……

客家人的除夕這樣過,滿是溫情與傳承…


慎終追遠傳承好家風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梅江區較場背大劉屋,此時敬和堂前的禾坪已經停滿了外地趕回來的車輛。住在附近的市民正在貼春聯,掛彩燈。走進敬和堂,只見祖堂中已經是張燈結綵,煥然一新,八仙桌上擺滿了供品,劉氏宗親們正在祭祖。“我們從年廿三開始就陸陸續續有宗親回來祭祖。”敬和堂宗親理事會劉錦凡說,敬和堂傳承至今,已經到了第十二代,子孫後代人口眾多,大家都會自覺商定,錯開時間回來祭拜。

客家人的除夕這樣過,滿是溫情與傳承…


現年81歲的劉俊華今年也帶領家人前來祭拜。“長幼有序、敬老孝親,這是我們祖宗留下來的優良傳統。在這樣一個全家團聚的日子,和家中兄弟聊聊天,憶苦思甜,讓小輩們團聚玩耍,有利於我們傳承祖宗留下來的好家風。”劉俊華說。

吃團圓飯共享天倫樂

在敬和堂附近,潘愛珍妯娌幾人正一邊說笑一邊釀著豆腐,為中午一大家子的團圓飯做準備。“釀豆腐是非常傳統的客家美食。”她說,每年大家中午都會聚在一起吃團圓飯,晚上也會吃團圓飯,而這道燉釀豆腐就是除夕這天的兩頓團圓飯上的必備菜品。

客家人的除夕這樣過,滿是溫情與傳承…


吃完年夜飯,大人們說一說過去一年的收穫,孩子們則聚在一旁嬉戲玩樂,分外熱鬧。“吃年夜飯不僅是一家子圍坐一起吃一頓豐盛佳餚,享受天倫之樂,更是一個相聚的機會,凝聚親情。”潘愛珍的丈夫劉錦安告訴記者,為響應疫情防控工作,今年過年慶祝活動很簡單,自家吃團圓飯,不搞大聚餐,外出遊玩活動也會盡量減少。

客家人的除夕這樣過,滿是溫情與傳承…


除夕夜當晚,除了每年過年必備的看春晚外,客家人還會在新年鐘聲敲響時“接財神”,祈禱新的一年事業順利,財源廣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