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學為兩名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召開座談會 學習“90後”人民教育家治學育人精神

學習“90後”人民教育家治學育人精神

昨天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勳章和國家榮譽稱號頒授儀式在人民大會堂舉行,三位“人民教育家”中的衛興華和高銘暄皆來自中國人民大學。今天下午,中國人民大學舉行“人民教育家”與人民大學主題學習座談會,同事、學生們生動講述了兩位90後“人民教育家”的治學育人事蹟。人民大学为两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召开座谈会 学习“90后”人民教育家治学育人精神
人民大学为两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召开座谈会 学习“90后”人民教育家治学育人精神

衛興華:年逾90 每天工作學習不少於9個小時

昨日,衛興華教授因病未能參加頒授儀式。在得知自己獲得國家榮譽時,他的感言依然離不開自己的老本行,“願馬克思主義經濟理論之樹根深葉茂,祝人民教育事業蓬勃發展!”

人民大学为两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召开座谈会 学习“90后”人民教育家治学育人精神

作為我國著名經濟學家和經濟學教育家,衛興華長期從事《資本論》研究,為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中國化作出了重要貢獻,主編的《政治經濟學原理》教材是全國影響力和發行量最大的教材之一。他提出的商品經濟論、生產力多要素論等,在經濟學界影響廣泛。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劉守英表示,與衛老的交往儘管不到一年,但他的一言一行為自己後半場經濟學人生打下了深深的印記。“從我第一次去看衛老,他就給我歷數人大經濟學一大批在中國乃至世界有巨大影響力的經濟學家,他聲音洪亮堅定地告誡我,‘人民大學經濟學院一定要出有世界影響的經濟學家,不要跟著人家跑。’直到上週,躺在病床上的衛老拉著我的手繼續囑咐我,一定要把人民大學經濟學辦成世界一流的經濟學院。”

在2016級政治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田超偉眼中,衛老師是一位勤奮好學、治學嚴謹的好學者:年逾九十,每天學習、工作仍不少於9個小時——不是讀書看報、就是寫稿改稿,即使因為腰疼臥床,衛老師依然不忘寫文章;僅近幾年,平均每年的發文量也有三十篇。“衛老師平時都是手寫稿子,這就需要有人在電腦上打出來,而我跟隨衛老師學習的第一課就是從打稿子開始。衛老師寫作總是字斟句酌、精益求精,有時一篇文章一天之內改了5遍才安心地去休息。”作為導師,衛興華會定期召集博士生到家裡開討論課,或者研讀馬克思主義經典著作,或者探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現實問題。“衛老師經常鼓勵我們多講個人的看法,甚至是與他不同的觀點。”

高銘暄:我是一名教師

“榮譽越高,責任越重。我是一名教師,捧著一顆愛心,站在三尺講臺,不求奼紫嫣紅,切盼學生成才,共築中華美夢!”教書育人幾十年,高銘暄對於自己的工作樂此不疲。

人民大学为两名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召开座谈会 学习“90后”人民教育家治学育人精神

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黨委書記兼院長王軼介紹,高銘暄教授的名字和很多“第一”聯繫在一起:他是中國《刑法學》研究的奠基者、開拓者,是中國國際刑法學研究的第一人,還是中國刑法學走向世界的主要推動者,也是改革開放以後第一本刑法學教材的主編,是新中國成立以後唯一自始至終參與《刑法典》制定的學者。“對於一個學者、一個老師來講,剛才提到的其中任何一項成就足以讓人一生感到驕傲了,但是高銘暄老師從來都沒有驕傲過。高銘暄老師老講這樣的話,‘我最大的成就和樂趣是培養和指導學生’。”

王軼回憶,去年教師節,自己跟法學院同事看望高老師時,表達了想讓老人給學生上“開學第一課”的想法。“高老師聽了以後特別高興,‘上講臺是做老師本分,上講臺是我最喜歡的事’。”王軼說,本來因為擔心老人的身體,讓他講一個小時就可以;結果老先生準備特別認真,一口氣講了三個多小時,“讓所有參加新學期第一課的老師和同學都覺得非常感動。我們想,高老師能夠取得這樣的成就,需要向他學習的東西很多。”

來自法學院的馮軍教授回憶,高老師在不少場合說過三句話:第一句“師生關係是天然的、不可替代的”;第二句“我感到跟學生在一起很年輕”;第三句“我愛我的學生”。“正是這樣一種大愛情懷使高等老一輩中國學者專家培育了一大批傑出的刑法學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