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这本书的原名叫做《突然就走到了西藏》,如行走的力量一样都是心灵建设类的文字,一个悲观的乐观主义者,只有类似的人看到了才会深有感触。

简介:

“行走的力量”是由著名演员陈坤所创立东申童画公司发起的心灵建设类公益项目,创建于2011年。倡导通过本能的行走,内观自我,打造正能量的心灵生活方式。

“行走的力量”每年5、6月针对不同人群进行10—20人的志愿者招募,陈坤将带领志愿者队伍于每年7月—8月在山区进行为期一周左右的止语徒步行走,以此锻炼心智,传播正能量。

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书籍封面《突然就走到了西藏》

看这本书的时候完全没有用所谓的阅读技巧去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现在一般只看实用工具型的书籍,这是现阶段职场所锻炼出来的能力。

我看陈坤这本书,真的可以用享受来形容,太多的共鸣和同感,仿佛自己的人生重新走了一遍,同时又是过年在家看,结合当下的现状和家庭背景,看起来更是挖掘了内心很多东西。

以下,结合书本的原文内容,谈一谈自己的内心感受。

一、独处的空间。

陈坤: 那时我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文艺青年,怀揣梦想。寄身在漫漫人海的北京。这个租来的空间就是我的王国,我在那里发呆、看碟、打坐,经常在家里蹲在地上擦地,我有一些小的洁癖,希望我拥有的第一个租来的房子,每一个角落连床底下都是干净的。没戏拍的时候总在那里宅着,哪里也不去。

谢: 基于从小的种种原因,很早我就想独立自主,想要拥有自己的房子,上学的时候条件所限住的都是宿舍,所以这个拥有自我空间的想法一直在自我储蓄能量。

毕业之后开始有能力有条件租房子,开始会按照自己曾经构思的去布置整个房间(填补曾经心里的空缺),我会贴满正向能量的话语、目标、想法。

毕业以来租了两次房子,这两次房子都承载着我深刻的记忆,有孤独的时光,有生病的无助,有失眠的夜晚,有自嗨的音乐,有魔性的舞蹈,有阅读的时光,有电影的乐趣,有低谷低潮的时候,也有壮志雄心的时候。

每个人过的都不容易,每个在外拼搏的年轻人的背后都有着相似的奋斗,这段话是有感而发,已经很久没有这么矫情了。

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一、独处的空间


二、自卑。

陈坤: 今天回头看我当时的举动是出于对赵薇的保护,但更深一层是由于我的自卑。自卑,常常以骄傲的面目出现,人的自傲和自卑是一对孪生兄弟,有时候过于自傲,反倒说明你是自卑的。

谢: 青春年少的时候,自卑心理作鬼,太可怕了。对于我整个青春敏感期来说,自卑,贯穿始终。所以我深有同感。

后来我才知道,至少在一段时间内自卑的心理困扰着每一个人。无论他多么有能力,无论他颜值有多高,无论他财富有多少,都曾经被自卑困扰过。

因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虽然知道这个道理却常常在潜意识里用完美来要求自己。以己之短攻彼之长,加上父母、老师、教育体制以及整个社会的影响下,自卑应运而生。

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二、自卑


三、行动的力量。

陈坤(小梅): 那时候我们心里怀着一个梦想,凭自己的坚持和努力加入“行走的力量”。如果能克服万难,实现这个梦想,我们感觉自己的人生好像不一样了,从此我们会更加坚强。当时我们两个因为这个梦想,热血沸腾。

谢: 大强和小梅才是真正“行走的力量”忠实拥护者,他们的这次非官方行动和这个理念,非常的契合。用行动来证明自己是属于“行走的力量”。

我看到的时候,有两点感受。第一点是这两个人从做出决定到追随官方路线的时候内心就已经开始升华,这本身就是一种体验一种难忘的经历。甚至还在微博上直播这种正向能量。

第二点我非常同意这种积极主动的行为,所有的东西都不是等待能够换来,主动的争取、主动的付出、主动的参与,人生的每一个过程都应该主动,特别是当你想要的时候。

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三、行动的力量


四、变强大的种子。

陈坤: 也许在很多年后,同学们才能真正领悟在西藏行走中所经历的一切,所有的坚持和残酷,都是一颗种子,让他们未来变强大的种子。

谢: 我一直很相信内在的力量,这就像内功一样,没有内功,徒有招式伤不得人。然而在我们人生的过程中,没有多少机会能够有别人指引发掘内在的力量。

往往当我们自我发掘内在的力量的时候,已经是犯下错误的经验总结。所以要庆幸迄今为止,人生中能够给你带来指点种下种子的贵人。

在我很小的时候,懵懂无知启蒙较晚,父母给与的是疼爱,内在力量的觉醒全部靠自己,虽然我们都说自我觉醒是非常好的方式,实际上最聪明,最高明的做法,请行业内最顶尖的人物,为你指点。所谓高屋建瓴不过如此。

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四、变强大的种子


五、十年如戏。

陈坤: 有一天我接受采访时对记者说: 我从现在开始真正热爱演戏。那是2008年那一年我32岁,入行整整十年,我用了十年的时间和演戏这件事“和解”。

谢: 看到这时候,我也很有感慨。我们是否用了十年的时间,刻意练习某件事情。我们是否花了十年的时间专注于某件事情。

以前我一直在想一件事情,当我要去做一件事情或深入一个行业的时候,我理所当然的会挂上十年这个时间段。我一直以为只要有十年时间,我就能够把这件事情做到极致。

结果很明显,我吃了20几年的饭,依然成不了美食家;我梳了20几年的头,也没有成为美发师;我读了16年的书,出了社会依然是个菜瓜。

没有刻意练习,没有时间积累,没有专注力,没有用心,如何能成为大师。

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五、十年如戏

六、和孩子同频。

陈坤: 那时候我经常在外地工作,儿子喜欢看卡通片,我为了跟他交流,就学这也看卡通片。这样我们每天看一集,晚上就可以交流。“你喜欢哪个了?他后来怎么样了呀?”。我们就有了话题。因为我老在外地,不能每次打电话都问你今天做什么了。我要找一个方式跟他交流。没想到现在我和儿子都成了卡通迷。

谢: 我们都说要和伴侣同频,就同频才能交流,只有交流才能和睦。我们很少说能够和孩子一起同频共振。

由于家庭的缘份,我成长的也比较自卑,所以很早以前我就开始考虑自己下一代孩子的教育问题。把强加在我身上的一些东西,不想再让孩子去经历。

把一些优质的资源给孩子,如果同一时代的人能够得到更好的优质,肯定能够走得更远,能够成为20%的人。

所以我朋友圈的备注是: 你想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让自己成为那样的人。

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六、和孩子同频

七、逃避的回忆片段。

陈坤: 我觉得最好的方式是有一天我跟他坦然面对。让他接受他现在的生活。每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有希望泯灭令自己很难过的片刻,但我觉得一个男孩子他必须要面对这一刻,只有面对,才会强大。

谢: 我们都有过不堪回首的过往经历,甚至这些经历让我们很难堪,让我们尘封记忆,誓死不愿回忆。

这些可能是环境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这是一个死结,如果没有解开它将影响着我们的一生。从心理学的角度最容易理解。

原生家庭的破裂,青少年敏感时期受侮辱,情感受挫等,都可能成为我们那一段逃避的回忆片段,如果没有觉知,没有坦然面对,那只会一次又一次的受伤。

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七、逃避的回忆片段

八、贵人与主动。

陈坤: 我想说在我小时候在被欺负的过程中是希望有一个人站出来帮帮我的,但是没有,从我童年到少年,一个也没有,于是我希望自己变得强大。

谢: 陈坤这样的境遇在每个人身上或多或少的发生。我们在力量弱小的时候渴望着有贵人相助。往往非常的被动而且一般不会有人主动支援,如果有的话你真的很幸运!

这时候我们会谈到一个话题,叫做贵人相助。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条捷径叫做,叫做名师指路,贵人相助。这就涉及到资源匹配的分布了。

我们不一定非常幸运的,能够在每一个困惑的阶段得到名师指路,而且名师与贵人一般很难看到你,不是他们眼高于顶,只是段位不同。

所以这边就会涉及到一个词,叫做主动。主动链接,主动问候,主动帮忙,主动提问,主动参与,主动请教,如果有这种习惯的人,他自然就会明白我讲什么,理解这段话也是主动的一种。

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八、贵人与主动

九、蜕变

陈坤: 从一个自卑的孩子,到一个传播正面力量的男人,这条路我走了近30年的时间。

谢: 人生的路不长不短,就看你自己怎么理解。无论你现在是否在低谷期还是在得意期,请务必一路坚持的走下去,因为未来的路,无论如何都比现在更加的精彩。

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九、蜕变

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谢良清:陈坤《行走的力量☞西藏》@日更第113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