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耀移動電源2代來襲,1代用戶何去何從?

如果說手機等電子產品的最大共同點是什麼?電源肯定是不能撇開不談的。面對千變萬化的生活工作環境,移動電源作為備胎絕對是眾多手機用戶的不二選擇。

作為榮耀移動電源1代的老用戶,筆者將結合親身感受,聊一聊用戶是否有必要升級到榮耀移動電源2代。(榮耀移動電源2 10000mAh Type C 18W 快充版、榮耀移動電源 10000mAh 18W 快充版)

榮耀移動電源2代來襲,1代用戶何去何從?

首先,從外包裝上可以看出榮耀移動電源2代更加精緻,包裝盒整體要比1代大上一圈,其包裝材質也更加厚實,上方還有塑料掛鉤便於陳列。2代的外包裝正面用更接近實物的圖片,使得移動電源的形象躍然於紙上,此外也用文字和標示簡明的展示出了2代的主要特點。

榮耀移動電源2代來襲,1代用戶何去何從?

外包裝背面的區別不大,2代將防偽碼、合格證等條碼信息放在了外包裝側邊,使得背面不再擁擠。注意到2代的產品特點條目比1代多,主要突出的更新點是獲得中國質量認證中心頒發的移動電源新國標認證證書以及具有多重安全保護,其中多重安全保護在1代產品中已經具有,只是並沒有標註出來。不難看出,2代移動電源更加重視產品質量和安全。

榮耀移動電源2代來襲,1代用戶何去何從?

包裝內部所含配件基本一致,但是2代移動電源內含特製的塑料托盤,剛好可以將移動電源以及數據線等緊密地包裹,而1代就沒有這個待遇。這個細節主要在移動電源從生產商到消費者的中間環節起到保護作用,除了增加格調之外還是頗有實際價值的。

榮耀移動電源2代來襲,1代用戶何去何從?

2代和1代在外觀尺寸上略有不同,兩者厚度差異不大,但是1代偏向於短胖,2代偏向於瘦長。1代在其中一個拐角設計了缺口,用於掛繩懸吊,這個設計在2代上沒有延續。

榮耀移動電源2代來襲,1代用戶何去何從?

榮耀移動電源2代一貫地延續了紋理設計,但是在處理手法上略有不同。1代採用3D立體紋理,具有防滑設計。2代採用線性連續性紋理設計,同樣可以防滑。哦,對了,這個榮耀的logo在2代上進行了更新,大寫的“HONOR”還是蠻帥氣的。

榮耀移動電源2代來襲,1代用戶何去何從?

從機身側面看,1代整體採用的是三明治造型,正反兩面的紋理在側邊沒有得到延續,手感上有欠缺。2代的紋理採用柔和的明暗過渡,拐角處圓弧轉折,手感要比1代強不少。

榮耀移動電源2代來襲,1代用戶何去何從?

在兩者重量相當的前提下,得益於2代瘦長的機身,以及順滑的圓弧過渡,其握持感真的比1代強不少。可以這樣說,榮耀移動電源2代在外觀與握感之間找到了最好的平衡點。

榮耀移動電源2代來襲,1代用戶何去何從?

榮耀移動電源2代的充放電接口依然位於機身縱向的側邊,當然這種設計是普遍採用的。二者的充放電接口都分別用“in”或者“out”標示,其中1代同時擁有Micro和Type C輸入接口,2代則根據輸入接口類型分為Micro和Type C版本,而Micro版本要比Type C版本便宜不少。兩者的輸出接口均為Type A。2代將指示燈和開關按鍵集中到了接口同側,這一設計更加方便在連接接口充放電時查看和調節移動電源工作狀態。

榮耀移動電源2代來襲,1代用戶何去何從?

移動電源指示燈一方面可以指示電量,另一方面也能在18W充放電時用綠燈提示用戶,而電源開關按鍵還可以雙擊開啟小電流充電模式,為藍牙耳機、手環等充電。1代移動電源將指示燈和開關按鍵與充放電接口側分離,這一設計的缺點可見一斑。1代和2代移動電源都在側邊詳細標註了產品參數,兩者都支持最高雙向18W快速充電,支持華為FCP及其它主流快充協議。兩者都有10000mAh版本,其中2代的額定容量略低於1代,但是差別很小。

榮耀移動電源2代來襲,1代用戶何去何從?

兩款移動電源均標配了數據線,其中1代標配扁平的Micro接口數據線,長度約20cm,而2代標配的是圓形的Type C數據線,長度達到40cm。單論數據線的話,2代的改良還是非常恰當的,圓形的數據線比扁平的擁有更好的耐用性,而40cm的長度恰到好處的避免了只能同時拿著手機和移動電源的尷尬,現在可以將移動電源放在口袋裡,手拿手機邊充電邊玩耍。

榮耀移動電源2代來襲,1代用戶何去何從?

當然了,兩者都是最高支持18W雙向快充的移動電源,機器自身的充電速度以及給手機充電的速度都是相當給力的。

結合個人的使用感受,筆者覺得1代用戶是時候更換2代移動電源了。2代榮耀移動電源在外觀、握感、安全認證、接口布局、數據線等各方面都有提升,而且移動電源本身就是消耗品,喜新厭舊無可厚非。另外,榮耀移動電源2有10000mAh和20000mAh兩種容量版本,有Micro和Type C兩種接口版本,限時特惠最低只需89元,相比1代可謂加量還減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