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要想做到知興替、明得失,史料記載也好,人物傳記也罷,都必須公正嚴明,強調客觀,野史趣聞這些,可以當作茶餘飯後的談資,卻是萬萬不能作為參考的。但除了追求歷史的真實性,我們自身也需要有辨識能力,因為歷史由人編寫,可只要是人,就會受到多方掣肘,而無法做到絕對的客觀,即使是官方的記載也不可全信,最好的例子便是官史對於李鴻章的記載。

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就中國近代史來看,李鴻章顯示是一個邁不過去的檻,晚清的大事,或多或少都有他的身影,他的位置幾乎是不可取代的。多年來,在官方歷史記載中可以很明確的看出,對於李鴻章的評價是貶多於褒的,不僅清末外交失敗的責任都是由他來揹負,甚至被罵作漢奸、賣國賊,然而近年來,風向一轉,又有不少人為李鴻章辯駁,大有將他刻畫成一個不遇明君的賢相形象,這種極端的變化下,我們必然會產生疑惑,究竟怎樣判斷史料的真實性?李鴻章又是怎樣的一個人呢?

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晚清大臣李鴻章


百般人看百般事

其實一千個人心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殺人放火的兇狠惡徒可能對家人柔情似水,精明幹練的企業高管也可能在不知名的夜晚紅著眼和朋友傾訴,外人和家人、職員和朋友,對惡徒、上司的看法自然也不可能相同,你能說他們哪一方是錯的嗎?那麼李鴻章,又何嘗不能是人們心中的那個哈姆雷特呢?然而不同於親身接觸,我們只能從字裡行間來解讀李鴻章這個曾經真實存在過的人,我們要做的就是精簡、精簡、再精簡,然後豐滿、豐滿、再豐滿,先剔除一切關於李鴻章的評價,僅看他的行為活動和歷史事件,然後再從這些最為真實可靠的文字中,解讀出你心中的李鴻章,賦予他血肉與精神,這才是熱愛歷史的人應有的態度,有自己獨立的見解,不跟風,不偏信,一切的蛛絲馬跡都從文字的最客觀真實處挖掘。

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哈姆雷特劇照


既然要有自己的見解,那麼評價李鴻章,自然也就需要歷史的佐證,我們不妨從多方面來看一看這位晚清大臣,究竟是怎樣的一個人,但正如前文所說,只要是人,就無法做到絕對的客觀公正,在我們一起挖掘前人古事的時候,自然也會裹挾有編者自己的見解,贊同也好,反對也罷,全憑諸位自行判斷。

意氣風發李鴻章

少年科舉,壯年戎馬,中年封疆,晚年洋務,一路扶搖。他的一生,可以說既平坦又曲折,正所謂時勢造英雄,正是在晚清這種黑暗混亂的環境下,讓他能憑藉出色的才華與能力迅速脫穎而出,成為晚清的扛鼎之人,他做的每一件事,都在中國的近代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然而他的一生又是曲折的,歷經戰爭、洋務、外交,他幾度維繫著搖搖欲墜的清王朝,但終究還是沒能力挽狂瀾。

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古代科舉考試圖景


24歲進士及第的李鴻章自然是才華橫溢、意氣風發的,作為當時安徽最年輕的翰林,他曾作詩:“丈夫隻手把吳鉤,意氣高於百尺樓。一萬年來誰著史,三千里外慾封侯。”這樣氣勢磅礴的詩句,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他的才華,還有他的遠大志向和寬廣胸襟。他獨有的人格魅力也受到多方讚譽,外國人稱李鴻章為東方俾斯麥,吉田與之助在《李鴻章》一書中評價其為“時事造其為清廷柱石之臣,清國唯一之政治家”,就連和他政見不合的梁啟超在評價李鴻章時,也曾說“吾敬李鴻章之才,吾惜李鴻章之識,吾悲李鴻章之遇”這樣的話來,即使在清朝甲午海戰慘敗後,李鴻章造訪各國也被以最高禮儀接待,其人格魅力可見一斑。

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李鴻章與俾斯麥


李一生最為深遠的認知和眼光,在於看到了時局的變化,主動發起洋務運動。他在與西方軍隊的接觸中看到了中國軍事實力的羸弱,在早期的洋務運動中,他高舉“自強”的旗號,引進西方先進的生產技術,創辦軍事工業,組建北洋水師等近代海軍,其中規模最大的近代軍工企業是在上海創辦的江南製造總局。而在洋務運動的後半期,他又深切的感受到了清末經濟實力與西方的巨大差距,而軍事也需要經濟的支撐,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他又以“求富”為旗幟,興辦輪船、鐵路、電報、採礦、紡織等各種新式的民用工業,如在上海創辦的最大的民用企業“輪船招商局”。除此之外,他還向英、美、德、法輸送了大量的留學生,培養諸如翻譯、軍事、科技等不同領域的人才,試圖讓清朝在國際上佔有一席之地。儘管洋務運動因為其侷限性最終以失敗而告終,但這三十年來取得的巨大成就,是不可忽視的。

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洋務運動成果合影


李鴻章的另一面

然而人無完人,李鴻章自然也有他的缺陷。李鴻章為人詬病的眾多罪狀之一,就是他那富可敵國的財產,由於清朝不統計官員財產的緣故,李鴻章至死時究竟有多少財產無法具體指出,但從各方史料來看,保守估計至少得有4000萬兩白銀,當時的清朝一年的收入大約是6000萬左右,稱其為富可敵國一點都不誇張,在這個國力羸弱,內憂外患的局面下,私人以不法手段網羅如此之多的財產,這種行徑比之慈禧興辦壽誕也不遑多讓了。

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大擺壽宴的慈禧


而他的另一大缺點,則是任人唯親。李鴻章的發展初始是進士及第,但他的成名卻是從軍事上開始的,在曾國藩的提攜下,他愛兵如子,吸攬人才組建淮軍,又憑藉自己的軍事嗅覺鎮壓天國、剿滅捻軍,在清朝上層名聲大噪,拋開政治的束縛,僅以軍事的成敗來看的話,此時的李鴻章無疑是最為得意的時候,但他沒有想到的是,在這讓他登上巔峰的軍事領域裡,另外一場戰爭卻再度將他推入低谷。

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李鴻章組建的淮軍


正是他的這種愛兵如子,同患難、共功名的思想,在取得平定內部的大勝之後,他將部下們都委以重任,並不在乎這些人是否堪當大任。甲午中日戰爭,我們只知“致遠號”鄧世昌、“經遠號”林永升浴血奮戰,卻不知“濟遠號”方伯謙臨陣脫逃,逃竄途中還將擱淺的“揚威號”巡洋艦撞裂沉沒,“廣甲號”更是避戰脫逃途中誤撞島石,被日軍的區區一顆水雷輕鬆擊碎。當海軍在黃海遭受重擊時,陸軍葉志超懸白旗祈求停戰,衛汝貴剋扣軍餉,不戰而逃,軍隊中有這樣的將領,又怎能不敗呢?

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為國捐軀的鄧世昌


甲午中日戰爭的慘敗,一方面是李鴻章的用人不明,另一方面也與其軟弱的性格有著脫不開的干係。誠然即使以我們現在的目光來看,中日軍事實力對比也實在太過懸殊,這場戰爭清朝獲勝的概率的確很渺茫,但不得不說,即使北洋水師全體向日本艦隊撞去,這場戰爭也不會輸的這般難看,在李鴻章的軍事策略中,沒有主動進攻,也沒有積極防禦,我們所能看到的,只有消極避戰。

“和戎,避戰”誤終身

而在我看來,李鴻章一生最大的敗筆,在於外交。眾所周知,李鴻章之所以揹負如此罵名,最大的原因在於他簽訂了幾份對於中國來說極為恥辱的條約,但是在清末的危牆外圍繞著列強的那種環境下,李鴻章的的確確已經盡力將中國的損失降到最小化了,為勢所迫,這是沒有辦法的事。那麼為什麼還說其一生的敗筆在外交呢?有兩件事值得說道說道。

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李鴻章在中日談判桌上


第一件事,中日關於朝鮮問題的外交上,本來藩屬於中國的朝鮮,其外交應該由中國主持,但由於李鴻章的和戎思想,不願與日本發生衝突,因此與日本簽訂契約,表明朝鮮為自主國家,並互相約定中日兩國派兵前往朝鮮之前,需要互相知照,然而在朝鮮東學黨之亂時,李鴻章受袁世凱蠱惑,派軍前往牙山,既默許朝鮮自立,又派兵干涉別國內政,落人口實,而在日本也發兵朝鮮後,李又不再增兵,一副退守的姿態,使得這場戰爭還沒打就勝負已定。

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朝鮮的東學黨之亂


第二件事,還是與其和戎的外交思想有關,清朝積弱的情況下,李鴻章下不了決心利用自己的影響力掀翻這個腐朽落沒的王朝,反而寄希望與別國的調停,這固然是時局所迫,卻絕對談不上正確,別國調停的實質是國外插手中國各項事宜,而這造成的結果是國家的主權完整的喪失,這對於整個中國來說都是危害巨大的。事實也證明的確如此,甲午戰爭結束後,俄國堂而皇之的插手中國國事,先聯合德、法迫使日本歸還遼東,之後又利用俄皇加冕時機以租借地方的名義佔據中國領土,有了這個先河,德國佔據了膠州,英國佔據了威海衛和九龍,法國則佔據了廣州灣,此後,中國割地,差不多就成了司空見慣的事了,稱李鴻章在外交上所犯的錯誤是他一生最大的敗筆,實則並不為過。

無奈的“改革者”——清廷御用裱糊匠李鴻章

俄國割佔中國大面積領土


李鴻章自嘲自己為“裱糊匠”,在我看來的確如此,他的一生有功有過,在某些方面的確值得我們欽佩,但囿於其軟弱的性格,他既沒能扶大廈之將傾,也沒能引領一個全新的中國,這一聲自嘲中,又何嘗沒有包含他無奈、心酸而又逃避的心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