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家有三件寶”,到底是哪三件寶?老祖宗說得很有道理

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在傳統文化中俗語文化是其中最關鍵的一部分,家庭生活是俗語中最常見的一部分。俗語中常說“家有三件寶,醜妻薄田破棉襖”,這句話說得又是什麼意思呢?為什麼老人家將醜妻、薄田、破棉襖說是家中的三寶呢?嬌妻、良田、錦帽貂裘難道不比醜妻、薄田、破棉襖好嗎?

其實老祖宗說的這句話還是很有道理的。

俗語說“家有三件寶”,到底是哪三件寶?老祖宗說得很有道理

為什麼說醜妻是一寶呢?

在古代,只要是賢惠持家的女子,就會很搶手。他們不會刻意打扮自己,一心只會在家裡相夫教子、勤儉持家,只有如此才能夠保持家財興旺。

而且古人還有這麼一句話,那就是“娶妻娶德不娶色”。

古人認為,色是刮骨鋼刀,貌美的女子會給人帶來災禍,古代的昏庸帝王,無不是沉迷於酒色之輩。商紂王、周幽王、隋煬帝等等,帝王尚且如此,所以民間就會認為醜妻才是寶,娶妻不娶色。

俗語說“家有三件寶”,到底是哪三件寶?老祖宗說得很有道理

還有一種說法是比較現實的,那就是對於平民人家來說,娶一個漂亮妻子會招惹一些不必要的事端,輕則妻子被地主、豪貴欺辱,重則家破人亡。就像是林沖的娘子,林沖不是平民之家,也有點來頭,但卻因為妻子貌美被高衙內看上,導致了林沖人生軌跡的改變;再有便是潘金蓮,潘金蓮美豔不可方物,而武大郎卻是個平頭百姓,潘金蓮被西門慶覬覦,後面才會有那些事情發生。

其實現在還流傳著一句話,那就是“人窮莫娶美嬌娘,不信你問武大郎;有錢娶了也無妨,不信你看王寶強”。說的和傳統俗語中講述的是一個道理,醜妻才是家中寶。

俗語說“家有三件寶”,到底是哪三件寶?老祖宗說得很有道理

為什麼說薄田是一寶?

在農耕社會,人們只要有了錢就會買田置地。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是如此。商人賺錢最後也是要購置家宅、良田。所以,土地對於古人來說,就是一大寶。

那麼為什麼說是薄田呢?良田為什麼不好呢?

其實這也和上文所說的“醜妻”是一個道理,平民百姓在古代一無權力、二無富貴,若是有良田,也會和“嬌妻”一樣被那些有權勢之人看上,最後導致家破人亡。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土地作為一項平民百姓最重要的資產,一旦被那些豪勢之人惦記上,或許就沒有了賴以生存的地方。

俗語說“家有三件寶”,到底是哪三件寶?老祖宗說得很有道理

古代還有一句,那就是“醜妻近地家中寶”,醜妻上文已經敘述過了,“近地”其實和“薄田”是一樣的,都是古代勞動人民必不可少的。那麼為什麼說認為“近地”是家中一寶呢?

那是因為,在古代如果家中的土地離的家近,那麼會省時省力,也會給農民省出很多時間來做別的事情,比如說做一些副業,為家裡增加額外的收入。如果家的耕地離得比較遠的話,無論是施肥、播種、除草等等,都會很不方便,就像是我們現在要求的“錢多事兒少離家近”的工作要求一樣,耕地就是古人的工作場所。

俗語說“家有三件寶”,到底是哪三件寶?老祖宗說得很有道理

為什麼說破棉襖也是家中一寶

醜妻以延續香火,薄田以飽腹,破棉襖以禦寒

在古代,大多數的農民過得都是窮苦的日子,而且棉襖對於他們來說就是一件奢侈品,在家裡有件棉衣,就相當於錦帽貂裘了。很多人都是衣衫襤褸的過日子,甚至是冬日都是一襲單衣。更不用說禦寒的衣物了。

俗語說“家有三件寶”,到底是哪三件寶?老祖宗說得很有道理

其實這句俗語,還有另一層意思,那便是讓人們能夠滿足當下,俗話說“命裡八尺,莫求一丈”。妻子的美醜其實並不重要,能夠持家,兩人相愛便可;家裡的財富多寡也不重要,能夠果腹便可;衣著華麗與否更不重要,能夠禦寒便可。有些時候,知足者,才能常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