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市:以“五個三”行動當好婦女貼心孃家人

銅仁市:以“五個三”行動當好婦女貼心孃家人

銅仁市:以“五個三”行動當好婦女貼心孃家人
銅仁市:以“五個三”行動當好婦女貼心孃家人

為認真貫徹落實貴州省委及銅仁市委關於“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的工作部署,紮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後續工作,為按時高質量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巾幗力量,銅仁市婦聯以“五個三”行動,當好婦女貼心孃家人。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銅仁市婦聯圍繞健全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五個體系”,聚焦群眾所急、黨政所需、婦聯所能,結合婦聯部門職能,實施“五個三”行動,深入實施組織建設促“三轉”增自尊、技能培訓促“三增”增自立、公益項目促“三助”增自信、維權服務促“三和”增自愛、提振精神促“三新”增自強著力推進“貼心孃家人·溫潤移民家”工作全力服務安置點婦女兒童,將服務觸角延伸至所有搬遷家庭,讓“新市民·追夢橋”工程深入人心、廣受歡迎,成為有影響力的品牌。

計劃2020年上半年,全市所有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全面建立“新市民·追夢橋”婦聯工作站,實現安置點婦女兒童聯繫服務全覆蓋。通過3—5年努力,安置點婦女群眾就業更加充分、收入穩步提高、素質持續提升、精神持續提振,婦女兒童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

以“三轉”增自尊

搭“感恩橋”建奮進之家轉觀念

全市各級婦聯組織深化改革,組建了市、縣、鄉、村四級婦聯執委組織網,按照專、兼、掛、志願者相結合的方式擴大了組織覆蓋,形成了“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身邊一個家”的工作格局,特別是鄉鎮婦聯實現“區域化”建設,村(社區)級“婦代會改建婦聯”,組織力量得到進一步延伸。

各級婦聯組織將切實轉變觀念,深化改革創新,按照《銅仁市婦聯關於堅持黨建帶婦建著力創建“六型組織”的通知》(銅婦通〔2020〕7號)要求,奮力在創建政治型、先進型、群眾型、服務型、創新型、公益型的“六型組織”上發力,進一步完善婦聯組織參與社會治理的路徑舉措,在易地扶貧搬遷後續扶持工作中彰顯婦聯組織作用。

不斷深化“巾幗心向黨、建功新時代”主題宣講,在安置點大力開展“感恩勵志”主題教育活動,用老百姓聽得懂的語言、喜聞樂見的方式把黨的政策宣講到安置點千家萬戶,大力宣傳巾幗楷模,展示巾幗風貌,傳播巾幗精神,以“榜樣的力量”堅定搬遷婦女脫貧信心和決心,鼓勵她們用勤勞的雙手創造幸福的生活。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轉思路

全市易地扶貧搬遷群眾中約有三分之二的人口是婦女和兒童,這些貧困群眾搬到安置點以後遇到生活困難怎麼辦、無法就業找哪裡、缺少關愛去哪兒……作為在廣大婦女和家庭中具有獨特影響力、號召力和凝聚力的婦聯組織,轉變思路,積極主動為她們服好務、辦實事、解難事,讓她們走到哪裡都能想到並且找到“孃家人”。

採取多形式加強婦聯陣地建設,按照“新市民·追夢橋”工程的要求,進一步調整選優婦聯幹部,把真正熱心、善做、素質好的婦女群眾吸納到婦聯組織中,把現有婦聯班子中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婦聯幹部推薦到社區班子中,激發一線婦聯幹部的工作熱情。

整合資源,爭取社會力量,在安置點靈活多樣加強婦聯陣地建設,建好“婦女之家”“兒童之家”,以樓棟為單位成立婦女小組等,激活婦聯“神經末梢”,為婦聯發揮作用、開展工作提供強有力的組織保證。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轉作風

各級婦聯轉變作風,組織幹部深入一線,深入婦女群眾之中,傾聽民聲民意,把脈具體困難問題。深化拓展1個執委聯繫1個村(社區)的執委“1+1”聯繫制度,形成常態化、制度化工作方式。

各級婦聯幹部要自覺轉換角色,從群眾的實際需求出發,找到自身作用發揮的著力點,在易地扶貧安置點扎實推進“亮牌服務”,即“亮婦聯標識、亮組織架構、亮工作職責、亮執委身份、亮活動內容”等,全身心服務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婦女群眾,把服務理念貫穿婦聯組織工作始終,用具體而實在的服務工作把婦女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的周圍。

以“三增”增自立搭“致富橋”創幸福之家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錦繡女增收

搬遷婦女能脫貧,創業就業是關鍵。

各區縣婦聯積極整合資源開展婦女創業就業培訓提升婦女就業技能,主動加強與扶貧、人社部門對接協調,將“三女”培育向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傾斜。每年全市培訓“三女”4000多人,70%以上放在搬遷戶上。

緊緊依託“桃源銅仁·錦繡計劃”項目發展婦女特色手工產業,充分挖掘搬遷群眾中的民族文化藝人和民族民間工藝,整合人社、扶貧等部門資源,依託松桃梵淨山文化旅遊有限公司、玉屏山花編織有限公司等企業,在安置點以“公司+婦聯+農戶(搬遷戶)”的模式開展訂單式 “錦繡女”專項培訓,幫助安置點婦女實現居家就業。

各地婦聯組織大力開展“巾幗企業幫帶計劃”,主動對接扶貧、人社等部門,對搬遷婦女進行就業培訓、上崗指導、合作用工等服務,積極引進石阡縣宏信服飾有限公司、沿河恆泰源服裝有限公司等類似企業到安置點開辦產業基地、服裝加工、民族手工、來料加工等勞動密集型產業,建立“錦繡坊”、“巾幗脫貧車間”,擴大就業崗位,促進搬遷婦女就近就業。

繼續實施好婦女小額貸款項目,加大與人社部門對接,讓符合條件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婦女應貸盡貸,重點支持有創業意願、有創新熱情、有項目方案、有推進措施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婦女創業發展。

充分發揮巾幗企業在農業、工業、服務業等方面的人才、資金、資源等優勢,對搬遷婦女進行就業培訓、上崗服務等,促進婦女就近就業。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家政女增富

家政產業是一個就業門檻低、社會需求大、帶動就業好的朝陽產業,並且是一個以女性就業為主的行業。

各區縣婦聯巧借“黔靈女”家政品牌促進銅仁家政企業提質升級,廣泛開展政策解讀及家政技能培訓活動,引導廣大搬遷婦女轉變思想觀念,到家政行業就業創業。

借鑑印江縣“黔靈女”家政公司、石阡縣楠柯家政服務有限公司等公司的經營模式,加大對本地“黔靈女”家政加盟企業扶持力度,幫助協調解決實際困難,推動“黔靈女”加盟店做大做強,帶動銅仁家政產業蓬勃發展,在做好本地家政服務的情況下,積極向外輸送家政勞動力,擴寬易地搬遷婦女就業渠道。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持家女增能

多形式開展易地扶貧搬遷“持家女”培訓,對搬遷婦女進行思想道德教育、政策法規、女性修養等方面培訓,大力開展除手工刺繡、家政服務以外的其他方面實用技能培訓,讓搬遷婦女掌握更多實用技術,引導搬遷婦女努力提升自身素質和能力,內外兼修,做時代新女性,儘快學會家務料理、勤儉持家、當家理財,撐起整個家庭脫貧致富半邊天。

以“三助”增自信

搭“連心橋”建溫暖之家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做好貧困母親關愛救助

各級婦聯積極行動,進一步加大易地搬遷安置點35-64歲婦女“兩癌”篩查和貧困母親“兩癌”救助項目宣傳力度,深入易地扶貧搬遷點,做好“兩癌”婦女的調查摸底、登記建檔、組織申報等工作,鼓勵受助婦女放下思想包袱,積極治療,自立自強,用積極的心態面對所處的困境,爭取早日康復。

積極爭取母親健康快車、母親水窖等公益項目,幫助貧困母親解決生活難題。結合巾幗扶貧工作,認真落實好各項政策,讓更多的貧困母親得到救助;進一步建章立制,規範管理,把救助金髮放工作做細做好,最大限度發揮救助資金使用效率。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做好“國奶扶貧”奶粉資助

截止目前,銅仁市國奶扶貧工程項目資助7000餘戶,資助金額達1.32億元,而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由於很多搬遷群眾剛剛入住還不瞭解政策,申請量不多,各區縣婦聯加強對易地扶貧搬遷點“國奶扶貧工程”項目的宣傳,在易地扶貧搬遷點不受一個社區資助15戶的限制,原則上有多少需求就安排多少資助,將符合條件且自願申請“國奶扶貧”項目資助的家庭要幫助其辦理並全部納入資助對象,切實減輕搬遷家庭經濟負擔。

做好“花蜜行動”愛心扶助

通過“播灑愛心陽光——讓困境兒童共享甜蜜生活”的“花蜜行動”公益活動,聚集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力量,關愛搬遷安置點貧困兒童,利用春節、“三·八”、“六·一”等重要節日,深入易地扶貧搬遷家庭,開展走訪慰問,傾聽她們的訴求,幫助協調解決困難,為他們送去黨和政府的溫暖。

與市總工會、團市委、市民政局等部門聯動,實現易地搬遷安置點“兒童之家”建設全覆蓋。

以“三和”增自愛

搭“平安橋”建和諧之家法治宣傳促和諧

銅仁市各級婦聯大力開展社區普法教育,強化搬遷群眾的社會責任意識、規矩意識、集體意識,正確引導搬遷群眾依法管理自己的事情,不斷增強法治觀念,維護社區安定團結。

通過製作婦女兒童權益保障法治宣傳片、宣傳冊,以案釋法、以案說法,用群眾語言、通俗故事教育群眾。

把法律知識與創建平安家庭、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結合起來,廣泛開展法制宣傳教育,組織廣大家庭學習各類法律知識。

加強與公、檢、法、司、安等部門配合與協作,到安置點廣泛宣傳《婦女權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護法》《婚姻法》《貴州省反家庭暴力條例》等法律法規。

組織宣傳諮詢活動、微信普法宣傳、法律志願者上門普法等多形式開展法治宣傳,使普法宣傳工作深入千家萬戶,努力提升婦女學法用法守法的意識。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調解糾紛促和睦

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平安是創建“平安銅仁”的重要基礎。

各級婦聯將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信訪工作作為替婦女群眾排憂解難的窗口,作為維權工作的重要舉措來抓。

一是健全信訪工作制度。嚴格實行全員信訪接待制度、日常信訪接待制度、領導接待日製度、重大信訪問題會辦制度、信訪應急制度。明確第一時間接待的責任、日常信訪接待流程、重大問題、突發事件、大規模信訪處置的要求。

二是加強信訪工作培訓。開辦基層婦聯幹部培訓班,提高基層婦聯幹部的信訪業務水平,增強處理信訪事件的能力,努力把各類社會矛盾化解在基層。三是認真接待來信來訪。各級婦聯進行分級負責,區分輕重緩急歸口辦理,除有專人信訪接待外,實施全員信訪接待責任制,領導和各部門工作人員要增強源頭意識,做到過手的來訪不上交,及時疏導來訪人員情緒,做到信息靈、動作快,聯動維權相關成員單位解決信訪案件。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疏解情緒促和美

以“新市民·追夢橋”服務中心為載體,廣泛聯繫走訪搬遷婦女兒童家庭,積極引導巾幗志願者為搬遷群眾提供情緒疏導、感情引導、心理輔導等服務,幫助群眾釋疑解惑、理順情緒、減輕壓力,開展豐富多彩的鄰里互助活動,增進鄰里之間的友情,為他們的溝通與交流搭建平臺,把一個個溫馨的小家庭串成和睦的大家庭,為推進和美社區建設打下堅實基礎。

以“三新”增自強搭“融和橋”建文明之家強化培訓速變新市民

各級婦聯組織將根據婦女群眾生活方式帶去的新變化、新挑戰,以巾幗志願為補充,促進搬遷婦女融入新生活。

深入開展“八個一”培訓( 即:一場家用電器使用知識培訓、一場城市出行安全常識培訓、一場銀行卡(折)使用培訓、一場鄰里關係培養培訓、一場愛護環境衛生知識培訓、一場就學就醫知識培訓、一場創業就業技能知識培訓、一場感恩教育培訓),紮實推進“巾幗在行動 溫潤移民家”志願服務活動,心連心、手把手地教會搬遷婦女使用家電、使用電梯、使用銀行卡、乘坐公交車等城市生活“本領”,養成文明衛生習慣,遵守交通規則和公共秩序,愛護公共財物和公共環境等,加快搬遷群眾實現由村民向市民的轉變,更快的融入現代城市生活。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培育典型引領新風尚

在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銅仁市各級婦聯大力倡導和培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聯合宣傳、文旅、文聯等部門開展“文化進萬家”走進安置點,宣傳惠民政策,豐富搬遷群眾精神生活。

邀請廣場舞老師到安置點幫助組建成立文藝隊教授廣場舞,豐富搬遷婦女文化生活。

深入開展“三好”、“三家”評選活動,挖掘評選“好婆婆”、“好媳婦”、“好女婿”,廣泛尋找“最美家庭”、“平安家庭”、“五好家庭”,開展形式多樣的互評會、推選會、文藝匯演等先進典型宣傳活動,帶動更多家庭見賢思齊、向善向美。

同時,將廣泛開展“巾幗愛家·共享美麗家園”活動,引導婦女操持家務、清潔衛生,以家庭文明促進安置點的社區文明。

深入開展“最美巾幗奮鬥者·同心共圓小康夢”主題宣講,以身邊人講身邊事,大力弘揚關愛社會、睦鄰友善、家庭和睦、自力更生等美德,引領搬遷群眾弘揚文明新風尚。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良好家風展示新面貌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三個注重”重要指示精神,銅仁市各級婦聯以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為重點,推進《銅仁市關於加強家庭教育指導工作實施方案》的落地落細落實。

將深入開展家庭教育“七進”活動,家庭教育講座重點向易地扶貧社區傾斜,對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所在社區家庭教育講座實現全覆蓋,提高搬遷群眾家庭教育水平。

建好用好“小桔燈”親子閱讀書屋,開展豐富多彩的親子閱讀活動、故事大王比賽等,為搬遷孩子健康成長提供保障。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主編:石 玉

編審:晉 軸

铜仁市:以“五个三”行动当好妇女贴心娘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