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江縣長拼多多直播賣農貨 20萬粉絲共同“消費扶貧”

成都全搜索新聞網(記者 覃霞 羅同)4月13日報道

“通江銀耳沒有了?”直播剛開始15分鐘,一位網友就在評論中表示。商家後臺顯示,原本為全天直播準備的3000份銀耳,在“主播”剛上來沒多久就已售罄。商家不得不臨時補貨,又增加了1000份的供應。

這位帶貨能力強的“主播”正是通江縣縣長。4月12日晚間,四川省通江縣委副書記、縣長王軍做客拼多多直播間,為通江縣銀耳、巴山土雞等農副產品代言。最終,當天約有20萬拼多多網友觀看了這一直播,包括通江銀耳、巴山土雞等在內的農產品銷售約1萬件,銷售金額達到了40萬元。

通江县长拼多多直播卖农货 20万粉丝共同“消费扶贫”

通江縣副縣長張春根為通江農產品代言

縣長直播帶貨專業

被網友調侃:轉行做吃播吧

說起四川,除了風光秀麗之外,川菜也是很多人的第一反應。作為民間的第一大菜系,原汁原味的農家食材同樣重要。

作為中國銀耳的發源地,通江銀耳從盛唐開始就有記載,距今已經有一千多年曆史。清朝時期被選為朝廷貢品,有“皇家養生益年之品”的說法。銀耳生長對環境要求十分苛刻,通江縣獨特的氣候條件和耳林資源最適宜於銀耳的生長,也成就了通江銀耳外形美、色澤好、易於燉化等特點。

“這樣一朵通江銀耳,經過泡發、燉煮,就夠一家三口的早餐了,”王軍一邊說一邊向網友展示,“看,滿滿的膠原蛋白。吃不掉還可以直接抹在臉上,有美容效果。”

除了熬粥之外,縣長在現場還推薦了新吃法——臘肉炒銀耳。“當二師兄遇到了銀耳仙子,會是什麼味道?”

除了銀耳,巴山土雞同樣也是通江的特產之一。散養方式生長的巴山土雞有著“可食部分高、人體必需的八種氨基酸含量高、維生素含量高、微量元素含量高、膽固醇含量低”的特點,對人體生精益氣、抗疲勞、健美養顏有獨特的功效。因為其獨特的養殖環境和營養價值,早在清朝開始就被廣為流傳。

“洋芋配土雞,巴適得很。”面對一份土豆炒雞塊,王軍夾起一塊土豆用四川話誇讚起來。

“王縣長辛苦了”“已經下單”“縣長親切可愛,普通話溜得很”,王軍的直播最終引來了約20萬的拼多多網友在線觀看,不少網友為王軍的直播點贊,甚至有網友表示,“縣長轉行做吃播吧。”

除了通江銀耳、巴山土雞之外,副縣長張春根、商務局局長王波也相繼上場,為通江臘腸、臘肉、香菇、木耳、菜籽油、農家米等產品做了代言。

通江县长拼多多直播卖农货 20万粉丝共同“消费扶贫”

通江縣委副書記、縣長王軍端起一隻正宗巴山土雞,向拼多多網友展示

東西協同扶貧

助力通江打造線上新通路

通江縣位於四川省東北部,地處秦巴山區腹心地帶米倉山東段南麓,是秦巴連片貧困地區核心區域,也是國家新階段扶貧開發重點縣。

這裡山清水秀,民風淳樸,盛產通江銀耳、青峪土豬、巴山土雞等一大批優質農產品。但因為交通不便、信息不對稱等原因,不少優質的農產品並不被更多人知曉。

通江縣正是中西部地區特色農產品發展的縮影之一。產品優質,但在利用新電商、新技術、新渠道層面上,還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

“中西部地區移動互聯網正在高速發展,整體滲透率頗高,”拼多多新農業農村研究院副院長狄拉克表示,“但不少人主要還處在作為消費者的層面。對於諸如直播電商這樣的新方式還是缺少了解,沒有能及時把新技術轉化為生產力工具。”

縣長直播,利用新電商和直播的新形態,通過網上新通路的方式,將優質的農產品搬到了線上,刺激線上消費從而實現西貨東進、精準扶貧。

除了縣長直播代言外,未來一段時間內拼多多還將由多多大學精英講師、農業專家、資深業務人員組建幫扶團,深入農產品當地,手把手教學開網店,讓更多農民和農產品上網,增加銷售渠道,系統性幫助中西部優質農產品上行。

“真正幫助當地百姓用好新技術,把手機變成新農具、直播變成新農活。”狄拉克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