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学校、专业、地域和兴趣如何兼顾?

2020年高考临近,好多考生家长及考生对于高考志愿填报都是特别纠结,在高考志愿填报:学校、专业、地域和兴趣方面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其实经历过志愿填报的人都知道,填报志愿是一个世纪难题,因为这里面没有对与错,只有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重要的。

一、学校。我国高校虽然官方没有划分等级,其实过去分为“985工程”、“211工程”和一般院校,现在虽然被“双一流”的说法所取代,但是不争的事实,考生依然把“985”、“211”、双一流作为首选。在这个重名气的时代,名校就是一张名片,无论是考研还是以后选择就业都会站尽先机。一些国企、央企和世界500等大型的企业招聘都设置了入职门槛,非“985”、“211”不要的限定。无疑给一些名校情结的考生提供的首选大学的佐证。

二、专业和兴趣。对于绝大多数考生的说,读大学的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有个好的工作,本科阶段,选择适应性强的专业,对未来从业有着明显的优势;好的专业将来的就业机会多,冷门专业等于失业的情况也不少。这就涉及到一个实际的问题,在现实面前,是根据自己的兴趣选专业还是根据未来好就业,未来的发展选择专业的问题。在二者之间要做好取舍,要把专业和兴趣结合起来,在兴趣的基础上选择一个有发展的专业。

三、城市。去经济发达的地方读书,去一线城市就业,这是人们的普遍想法。去一些地处沿海地区、发达城市的大学就读,能有更多的资源共享,也决定了你的理想和定位,这样的城市高校聚集,能形成一种文化生态,学术生态环境更好,未来更加利于自己的就业和发展。

每个人占位不同,分析问题的角度也会不一样,各有各的道理,做了多年的高考志愿规划,魏老师有这样的建议:考生依据自己的高考成绩、学校及专业之间寻求平衡点。1、高分考生选学校,低分考生选专业。2、理科考生选专业,文科考生选学校。3、对于专业没有明确方向的考生选择地域兼顾学校,有专业方向的考生选专业。

总之志愿的选择,要根据考生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自己的判断,选出最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最重要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