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俄羅斯向烏克蘭賠款29億美元服軟,背後是美俄鬥氣的白熱化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日前披露了俄烏雙方,就俄天然氣過境烏克蘭達成的原則性協議的內容。俄氣公司與烏克蘭石油天然氣公司約定,俄羅斯通過烏克蘭境內向歐盟各國供應5年天然氣的計劃。這次俄烏雙方簽訂的五年計劃,其中2020年俄方向歐盟供應650億立方米天然氣,2021年到2024年則每年向歐盟供應4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


其實這次俄烏之間最為關鍵的並不是雙方簽署為期五年的協議,而是俄方同意向烏克蘭油氣公司支付高達29億美元的賠款。作為交換在俄方向烏方支付這筆資金之後,烏克蘭將放棄查封俄氣在烏克蘭的資產。消息人士稱,俄羅斯罕見的與烏克蘭達成協議,並且對烏克蘭服軟,這讓外界對此百思不得其解。


此前,兩國就此事進行了多輪談判,均未取得進展。但12月19日,卻突然傳出了俄羅斯和烏克蘭代表在柏林就俄天然氣過境烏克蘭達成原則性協議的消息。


罕見!俄羅斯向烏克蘭賠款29億美元服軟,背後是美俄鬥氣的白熱化


一直以來,烏克蘭都作為中間方,艱難的夾在美俄博弈的中間。即使此前,烏克蘭有心偏向美國,但隨著冬天的到來和“通烏門”事件的發酵,演員斯基也不得不顧及本國的經濟和民眾的取暖問題。


而隨著俄烏之間原則性協議的達成、北溪-2管道的建成和中俄東線管道天然氣的開通,也預示著美俄在天然氣領域的競爭,進入了白熱化階段。


油氣市場競爭激烈,在這場”鬥氣“戰爭中,俄羅斯也憑藉著其自身獨有的天然氣儲量、成本、地緣等優勢,在這場博弈中暫時佔了上風。


俄羅斯是世界上天然氣資源最豐富、產量最多的國家,也是世界上天然氣管道最長、出口量最多的國家,有“天然氣王國”之稱。


早在1980年代末,俄羅斯天然氣的探明儲量就有約40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的1/3以上。而這些豐富的天然氣約90%分佈在陸地,10%分佈在海域。這對於天然氣的開採成本來講,十分有優勢。


俄羅斯的天然氣,除了供給本國使用外,還通過管道出口到周邊各個國家。俄羅斯現在已經是世界上最大的管道天然氣出口國。這種管道出口的方式,成本低且方便快捷,而且通過管道的建設,沿線各國也開始建立起各種合作機制。


一直以來,俄羅斯不僅建立起了自己龐大的市場網絡,搶佔了美國的頁岩氣市場;而且天然氣出口帶來的鉅額經濟收入,也讓俄羅斯有了和美國全方位博弈的資本。要知道,研發尖端軍事武器,援助敘利亞、插手中東都離不開錢。


一個膨脹的俄羅斯,美國自然不能容忍,其他的產油國,就更加需要控制。於是,搶奪全球天然氣市場這一目標,深刻地影響了美國的對外政策。


控制源頭,打壓產地


從戰術上,美國使用的第一招是從源頭開始,打壓和控制油氣資源產地。聽話的還好,不聽話的先來點顏色瞧瞧,利比亞、敘利亞、委內瑞拉…… 就這樣,一手搶佔全球市場,一手扶持代理人吸血當地資源。


只可惜,這個套路對於老奸巨猾的普京來說見怪不怪了。


但即便這樣,美國也不會放棄對俄羅斯的打擊。只是換個手段而已,挑撥烏俄、歐俄關係、甚至俄中關係,發起對俄羅斯的經濟制裁、打壓俄羅斯軍火出口等等。


現在看來,美國的窮追猛打效果並不明顯,俄羅斯面對美國的打壓就是一隻打不死的小強,畢竟背後有個金主爸爸在。


擾亂制裁、破壞輸送


對於美國來說,既然無法阻止俄羅斯開採天然氣,那麼從油路管道下手也可以。要控制中東產油國,控制住霍爾木茲海峽即可,這也是第五艦隊長期駐紮在相關海域的原因。


在美國的作用下,烏克蘭爆發了頓巴斯危機,這次危機不僅讓俄烏關係惡化到極點,還讓歐盟各國對俄羅斯怨聲載道,紛紛追隨制裁俄羅斯。通過烏克蘭到歐洲的這條天然氣出口線路也受到了很大的影響,一度暫停。


除了利用烏克蘭擾亂俄羅斯的天然氣出口外,俄歐共同推進建設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成為了美國另一個眼中釘。從立項開始,美國就明裡暗裡通過各種言亂、措施、法案阻止這條直連俄德的天然氣管道。


除此之外,美國的盟友們也在積極配合打擊俄羅斯。22日,希臘宣佈:希臘、以色列、塞浦路斯三國領導人擬2020年1月2日簽署地中海東部天然氣管道協議,以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


美國的手段雖然高明,但隨著俄烏的暫時和解、北溪-2管道的建成、中俄東線管道的投入使用,這招也似乎作用不大。


施壓市場,控制消費


相比美國頁岩氣開採以及運輸的成本,俄羅斯的天然氣可謂是物美價廉。同樣的成分、同樣的功效、更便宜的價格,這些都讓俄羅斯獲得了大量的市場。


當美國放出的前兩招都沒達到預期效果後,美國開始琢磨從市場下手了。最近,美國在2020新財年的預算中,公然提出要制裁北溪-2的參與國。而其中除了俄羅斯,大部分都是歐洲國家。面對美國的制裁,除了俄德強烈指責外,其它歐洲國家都選擇明哲保身,忍氣吞聲。


除了歐洲外,中國作為天然氣消費大國,美國早已窺探中國市場,此次貿易戰的一大談判焦點就是中國擴大對美國油氣資源的進口,但是本著相互尊重、平等的原則,中國不可能便宜的不買、買貴的,捨近求遠。面對美國的制裁威脅,中國仍然繼續履行與伊朗、俄羅斯的油氣資源合作協議。


畢竟,為了幫美國彌補那點逆差,放棄背靠背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俄羅斯可不是明智之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