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晉:創新七項舉措全面推進“三創四建”活動

自“三創四建”活動開展以來,寧晉縣高度重視,從今年2月份起,該縣立足實際,突出特色,實施了7項舉措。截至3月23日,寧晉縣財政收入完成70356萬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1270萬元,提前實現首季“開門紅”,超額完成邢臺市下達的任務。

  以“百企轉型”為載體引領創新工作。寧晉縣持續實施科技創新戰略,強化高新技術引領、科技平臺建設、創新要素吸引,擬著力培育一批具有孵蛋效應的“老母雞”項目。其中,今年對三川、玉鋒2家納稅超億元企業,寧紡、惠爾信、童泰等超千萬元的10家企業和超百萬元的100家企業,搭建了銀企對接服務平臺,安排了專項資金重點扶持,加強了與大型企業的配套協作,引導了企業向高新技術轉型。同時,實施了高新技術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雙倍增計劃,推薦科技型中小企業24家,62家高新技術企業完成火炬統計填報,備選13家企業開展高新技術企業認定。

  以“新巨人成長戰略”為載體引領創業工作。2019年11月,寧晉縣創立了青年企業家“晉取未來”創新創業聯盟,並以此為平臺,建立了“百名優秀青年企業家英才庫”。今年,寧晉縣將針對不同層次、不同行業、不同需求的青年企業家量身定製交流座談、政治教育、掛職鍛鍊、外出培訓等8項重點培養計劃,更新企業家知識結構、提升經營者管理能力,培育一批有情懷、有素養、有擔當的優秀青年民營企業“領軍型”人才,為全縣大眾創業注入新的生機活力。同時,以“千金買馬骨”的誠意招引人才,組建了“寧聚英才”青年學子招引矩陣,收集了大學生信息6200餘人、就業意向2800餘條。

  以十大標配工程為載體引領創城工作。2020年,寧晉縣將結合北部新區城市建設,重點謀劃了高鐵門戶、城市地標、CBD、城市陽臺等十大城市標配工程建設,全力打造寧晉現代版、生態型的城市新客廳。將利用公園景觀、水系等環境要素完成城市新陽臺建設,汪洋溝水系生態治理及體育公園綠化、鳳凰廣場綠化等,將於5月份投入使用;縣體育館、綜合文化中心、新區規劃館等城市新地標工程正進行招標,將於上半年啟動建設、年底完成主體工程;綜合商業體、濱湖酒店等項目已經簽約,下半年將啟動北部新區CBD建設,現代商業中心雛形即將顯現。

  以“雁陣計劃”為載體引領“6+3”經濟體系建設。寧晉縣圍繞光伏新能源、鹽化工、生物製藥、電線電纜、紡織服裝、機械製造等6個主導產業和以奶牛、食用菌、優質梨為主的農業、以工筆畫為主導的文化產業及現代服務業的“6+3”產業體系,將制定精準措施、加大扶持力度,打造一批具有雁陣效應的“領頭雁”企業,以期通過龍頭帶動不斷拓展中小企業產業集群和科技型中小企業數量,打造梯次跟進的發展格局。目前,已為晶澳公司提供24億綜合授信額度;狠抓招商選資和項目“雙進雙產”,舉辦了“雲端簽約”,簽署億元以上項目11個,總投資73億餘元。

  以“鄉村振興示範區(村)”為載體引領城鄉融合體系建設。寧晉縣正在實施農村“領頭羊”工程,加強村黨支部標準化建設,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提升村級黨組織服務能力;立足賈家口鎮、大陸村鎮產業、位置、文化優勢,以5月份即將開工建設的青銀高速東出口為依託,已聘請了全國知名設計團隊規劃,正在集中要素資源、創新模式建設,謀劃打造成省級鄉村振興示範區;同時,集中政策、資金等要素資源,正在全力創建5個美麗鄉鎮,10個具有鄉村特色、文化特質、產業支撐的先鋒示範村,將打造典型樣板,以鄉村振興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以“晉心辦”服務平臺為載體引領營商環境體系建設。寧晉縣在持續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提升行政審批效能的基礎上,全力推進“晉心辦”服務平臺建設,並將其作為改進幹部作風和優化營商環境的有效載體,建立起了一套集受理、審核、轉交、批辦、督辦、反饋為一體的高效機制,幫助解決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操心事和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的困難與問題,提升了全縣政務服務水平,優化了營商環境,打造了寧晉版的“冀時辦”。目前,已辦理各類問題70餘件。

  以“三級五聯”群眾工作機制為載體引領社會治理體系建設。寧晉縣正在大力推進三級幹部包聯、三級平臺聯建、三級活動聯創、三級信息聯網、三級協調聯動的群眾工作機制,將構建聯繫群眾到戶、組織群眾到人、服務群眾到事的新時代群眾工作“三部曲”。今年以來,寧晉縣持續狠抓信訪維穩工作,開展了“無訪村”創建,4月底實現鄉鎮“個人品牌調解室”全覆蓋,6月底完成鎮村“群眾工作站室”建設,完善縣鄉村三級矛盾糾紛多元化調處體系。同時,為進一步提升城市社會管理水平,寧晉縣將城區17.5平方公里的區域劃分為23個區域,均成立了社區居民委員會,確保了實現城區管理全覆蓋、無盲點。目前,人員正在統籌安排,辦公場所基本裝修完畢,辦公傢俱和設備正在購置,待人員和硬件設施到位後,立即開展工作。(來源:長城網邢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