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门的世界》:人生如戏,一个主角,一群配角

记得上初中的时候,应该是进入所谓的青春期吧,有一段时间,我经常萌发奇思妙想:认为自己是另一个世界的人,因为自己做错了某件事,作为惩罚,我被抹去了记忆,送到了这个世界,只要我经受住了考验,总会有回去的一天;当然,回不回去的选择权在我手上,即我所要走的路是被安排好的,如果我打破了这个安排,我就能回去了。譬如早上本是安排我七点起床的,我碰巧这个点起了就没事,如果我慢了几分钟,我可能就会回到那个世界(事实上,我对那个世界毫无概念)。我相信我的命运被一股神秘力量操控着,但我并没有完全丧失主导权。

我也会有这样的想法:我实际上是主角(只是我自己没有意识到而已),我的日常生活就是一部戏,有许许多多的观众在看,我周围所有的人都是这部戏的配角或群众演员,我们所谓努力的生活,在观众看来都是虚假的,而且观众是无处不在的。他们看我们,就如同我们看待小蚂蚁一样。

现在想来,我那时应该是对现实很不满的,想要逃离它,无时无刻都想,我也不相信它,觉得一切都是虚假的。后来,我也忘了什么时候起,我不再有这样的想法,直至渐渐淡忘这样的想法。

《楚门的世界》:人生如戏,一个主角,一群配角

如今看了《楚门的世界》,我才知道,原来有这想法的,不止我一个人。

从楚门出生开始,到现在他三十岁,他的日常生活一直被现场直播,全国人民都在关注着他,他一直生活在一个巨大的摄影棚中,而他自己却不自知,每天出现在他周围的人,都是配合他的演员,甚至于他的母亲、妻子和最好的朋友,都是参加这个节目的演员,他们是生活在两个世界中——节目里和现实里,但在楚门,只有一个世界,即是整个剧组为他创造的虚拟世界,他以为那是真实的。

楚门没有一点点的隐私,像他打开密码箱的时候,室友说:“全国观众都知道他的密码,他认为属于他自己一个人的秘密,事实上是大家都知道的,这确实会让人不舒服。”然而,这在楚门和观众的眼里都是常态,糊涂的人糊涂地生活着,而清楚的人并不觉得有任何不妥。

其实,破绽是很多的,死而复生的父亲,没有厢壁的电梯,无意中搜到的“电台”,还有那个可笑的“客机坠落事件”,甚至罗兰走前曾明确地告诉过他:都是假的,他周围的一切,都不是真实的。可是,要一个人怀疑周围所有的人和事物,得拿出多大的勇气啊!当然最终他怀疑了,并且勇敢逃离了,可他是花了三十年的时间才认清这个事实,几乎就是半辈子啊!

其实,换个角度想,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之间的界限明显吗?不管是配角还是那些群演,他们得天天和楚门配戏,或者仅仅是装作路人甲乙丙,他们也牺牲了自己的时间,比如马龙,他们一样活在戏里,只是一个知道一个不知道而已,还有观众,同样一路陪着他,生活没有不同,只是旁观者和当局者的区别而已。

影片中,现实世界很少出现(除了那些坚守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他们的生活和楚门的生活有区别吗?一样的上班睡觉看电视,甚至,楚门的生活要更好,因为在这个摄影棚中,他是主角,尽管他并未意识到这一点,所有的一切都围绕他而存在,他的生活不会像现实生活中一样,出现一些变故,如果他自己不去探究,或许一直到他老死在桃源岛,他也不不会知道,他也不会知道自己的世界是被人为制造出来的。

影片前半部,我觉得很可怜,周围所有人都在欺骗他,而他像个傻子一样把自己扒得干干净净,供观众参观,导演有权利这样去支配一个人的生活吗?把一个正常人当猴一样耍。可是,看到后面,我却觉得,也许楚门一直没有发现这个秘密,在桃源岛上会更加幸福。

楚门愤怒地说:一切都是假的!

导演平静地告诉他:你是真实的。

《楚门的世界》:人生如戏,一个主角,一群配角

到底我们该怎样活着?保持清醒,或是难得糊涂?

我们每个人都像楚门一样,面的生活,我们有两个选择:一是稀里糊涂的当局者,像傻瓜一样幸福地活着;二是跳出来做个旁观者,冷静而清醒的活着,或许幸福,或许痛苦。

楚门到达了摄影棚的边缘,蓝天白云,无限美好。导演以上帝的姿态出现,让他做出选择,楚门放弃了桃源岛的生活。这时,象征着现实生活的美好与残酷都出现了,美好,是指他心心念念的罗兰姑娘,已经迫不及待地向他奔来;而残酷,则是通往现实世界的那扇门,我们都注意到,门里是一片漆黑,楚门走进去,立刻就被吞噬掉了。

楚门来到现实世界后的生活会怎样呢?

我们不得而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