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霧炮車!許昌多策並舉防飛絮!


無人機、霧炮車!許昌多策並舉防飛絮!


4月3日上午,在市區八一路西段,記者看到楊樹已經開始飄落飛絮。一輛灑水車正在附近進行灑水作業,防止落地的飛絮飄到空中。

記者沿路觀察了一下,發現不少楊樹雖然產生了楊絮,但量並不大。“已經飄幾天啦!今年防治的效果不錯,比往年明顯少了許多。”提起這裡的飛絮,一名環衛工人說,每年這個時候最讓她頭疼的就是這些飛絮。

“這些楊樹都注射了‘抑花一號’楊柳飛絮抑制劑。這種抑制劑能有效控制飛絮的產生。”市園林綠化管理處負責人介紹,八一路西段栽種的楊樹屬於毛白楊,枝幹挺拔粗壯,生態效益好,不易生病,吸收汙染氣體、防治微生物的效果好,但缺點是春天會產生飛絮。

據瞭解,飛絮是植物生長揚花期的一種生理現象,是植物生長髮育過程中的一種自然現象。目前,我市產生飛絮的樹木有毛白楊、柳樹和速生楊,一般在3月下旬到5月上旬出現。此外,飛絮的多少與溫度密切相關,早上和晚上溫度較低,飛絮較少,而中午和午後溫度較高,飛絮也會多起來,可持續一個多月時間。

從2014年起,我市有關部門對市區的14600株楊樹和柳樹進行了注藥防控治理,並有計劃地調整了樹種結構,以避免飛絮汙染環境、給市民的生活帶來影響。到2019年春天,市區的飛絮量整體減少80%至85%。

在注藥防控方面,我市通過當年注射藥物,可以控制次年的飛絮。等到飛絮結束之後,園林綠化人員將繼續對楊樹和柳樹注射飛絮抑制劑。在調整樹種方面,我市通過控制增量、減少存量、局部綜合整治,讓市區的不少楊樹、柳樹置換出去,減少了每年的楊柳飛絮。

除此之外,在今年春季飛絮高發期,我市相關部門使用無人機、霧炮車等工具對楊樹、柳樹噴灑楊柳凝絮劑,每三天沖洗一次樹冠;增加日常保潔頻次,及時清除地面及空中的飛絮。

市園林綠化管理處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他們將進一步優化樹種,強化源頭防控。對新建的市政道路、公園綠地,嚴禁使用雌株楊樹、柳樹,優先選用國槐、白蠟、楝樹、杜仲等本土樹種;開展市區楊樹、柳樹栽植情況摸底調查,根據樹齡、樹況及專家意見,制訂樹木更換計劃,依法逐步替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