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兵器——鉤

鉤,

中國古代兵器名,似劍而曲,由戈演變而成,春秋時期,鉤與戈、戟並用之,武術中所用的鉤有單、雙鉤之分。技法有鉤、縷、掏、帶、託、壓、挑、刨、掛、架等。演練時起伏吞吐如浪式。鉤有單鉤、雙鉤、鹿角鉤以及撓鉤等,是一種多刃的兵器。因鉤的形式不同而得名,有鷹嘴鉤,其鉤尖如扁擔頭;有鹿角鉤,其鉤身有叉,形如鹿角;撓鉤長杆杆端有兩鉤向下彎曲。


中國古代兵器——鉤


虎頭雙鉤

護手鉤(俗名虎頭鉤)聞系明朝時代武殿章所傳。鉤作為兵器使用,有著悠久的歷史。相傳在古代,戈、矛、戟、鉤並用,鉤是矛戈戟的混合體。鉤有人說在古兵中位列十八般兵器之七,有的則稱它不在十八般兵器之列,屬冷兵器,說法不一。它其數為雙,前有鉤,後有鑽,四面有刃,除護手之外皆可使用。其用法有"鉤、拉、鎖、帶、掏、拿、捉、提"八字。

中國古代兵器——鉤

龍鬚鉤:這款兵器呈現一個“M”型,兩邊有兩個倒鉤,一般使用的時候都會放上一根十幾米上的繩子,以此來增加攻擊的距離,只要在有效距離下勾中敵人,那麼即可輕鬆的撕下一塊肉來 ,場面頓時人仰馬翻,除此之外龍鬚鉤還能用來攀爬城牆,讓使用者可以在險境下逃脫,作用還是非常大的,邪派武林高手都喜歡用它當做副武器,關鍵時刻用來保命。


中國古代兵器——鉤

龍 須 鉤

作刀劍鉤鐔。--《漢書·韓延壽傳》。注:"兵器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