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中式大美 | 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定情信物的精神含義,比信物本身更為豐富。

贈上定情信物,猶如呈上了自己的心願,表明自己將終身不移其志。

丟失了信物,或被理解為不忠。感情破裂,便會將信物退還……

在男女授受不親的古代,年輕男女互贈的一方羅帕,都能讓人浮想聯翩。

那麼,古時主要有哪些定情信物?

一、簪子

簪子又稱搔頭, 據《西京雜記》記載:漢武帝寵愛李夫人,有一次取下李夫人的玉簪搔頭,搔頭之名由此而來。

簪子是古代最常見的一種定情信物。古代的女子如果把簪子銷燬,那就是不想繼續這段情緣了。


中式大美 | 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二、玉佩

玉在中國文明史上有著特殊的地位。

孔子說“玉之美,有如君子之德。”以至於到現在,人們仍將謙謙君子喻為“溫潤如玉”,用玉佩作定情物,顯得節制有禮。


中式大美 | 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三、香囊

據《禮記》,當時的青年人去見父母長輩,要佩戴“衿纓”(編織的香囊),以示敬意。

因為香囊是隨身之物,戀人之間也常常把它當做禮物相互贈送,以表衷情。


中式大美 | 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四、髮梳

接發同心,以梳為禮。送梳子的意思就是希望一輩子糾纏到老,具有很深的寓意,有結髮、私訂終身的意思。


中式大美 | 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五、羅帕

意思就是纏綿,具有說不清道不明的含義,古代的女子在面對自己心上人的時候,十分的羞澀,而隨身攜帶的羅帕就成了最好的物件。


中式大美 | 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六、同心結

《詩源》裡有一個故事,說文胄與鄰婦姜氏相愛,文胄送姜氏一枚百鍊水晶針作為信物,姜氏取出連理線,穿上雙針,織同心結回贈文胄。

“結”是一個被賦予太多美好色彩的漢字,相對其他的信物,同心結有一份含蓄的深沉,因為它融入了戀人的巧思。


中式大美 | 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七、手鐲

手鐲在古代稱謂很多,“跳脫”就是其中一種。古代的文學作品中,常見女子以手鐲相贈戀人的情節。

《聊齋志異》中書生吳生偶入仙境與一個紫衣仙女歡好,臨別時,仙女把自己所戴金腕釧送給吳生留念。


中式大美 | 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八、手鍊

區別於手鐲和手環,手鍊是鏈狀的。作為定情之物贈送較多,其寓義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以他之愛,冠你婉間牽手終身的含義。


中式大美 | 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九、耳環

唐代張籍《節婦吟》“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可見耳環和情感的聯結之密切。

耳環從古至今都是女子喜愛的一種裝飾,早在《山海經》中就有了。

清初李笠翁說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可見耳環在古人審美觀中的重要地位。


中式大美 | 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十、戒指

古代沒有結婚的人不能戴戒指,佩戴戒指,意味著定親,由此也被計入定情信物。

南朝時期至晚唐之前,戒指都是男女互贈的,到了晚唐之後,就漸漸變成了只能男子贈予女子,這和今天中西戒指的贈饋方式類似。


中式大美 | 古代十大定情信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