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應該如何的去給商品定價

在運營店鋪的過程中,定價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可謂定價格如同定江山,有策略有規劃,應於市場的定價,會比你隨隨便便給出的價格更能讓客戶喜歡你的產品,從何達到更多的成交。

拼多多應該如何的去給商品定價

成本定價:

這個是使用的人最為多的定價方式,很多商家會很機智的考慮自己的一個又一個的成本:產品成本,包裝物料成本,快遞成本。但我們所知道的,尤其是很多中小商家,在考慮成本的時候,卻忽略了很多也很重要的成本,如:人工成本、平臺服務費、推廣成本、其他的成本等等。一頂帽子,進貨價格在50,你決定賣89,一頂可以賺39,這個利潤已經不少了對不。但實際上做到最後,你可能還是虧的。

因此如果你用成本定價法,一定要去綜合考慮各項成本,如果你是自己做店鋪,那麼你自己的工資也必須算進去,這樣也才會更有意義。

成本定價可以先把我們所有的成本列出來:產品進貨價+快遞費用+包裝物料+人工成本+平臺技術服務費+預計推廣費用...其他未列入的費用。

有了這個價格也就有了定價的基礎,買賣最終都是為了以賺錢為目的,所以只要不低於這個成本價格理論上是不會虧或者可以大大的降低你虧的幾率。

最後的定價參考值為:

價格 = 所有成本價格*(1+你所期望的利潤率)

競品定價:

很多時候大家都討厭競品,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你也應該愛他,因為他會是你在迷茫時尋找出口最好的老師。競品定價可以通過參考銷量表現較好的競品來定價。

在第三方數據軟件中搜索我們的主要關鍵詞,採集我們的同款或者類似款式,列出其中近一週銷量最為好的五個作為參考,最後選其最能凸顯你的優勢的定價。

對於競品定價,我建議的是先價格再產品,什麼意思?

就是先有了價格之後,然後再想著有產品。

如:找到某個價格區間運營能力較為弱的競品,

然後通過改進產品,打造更多給客戶購買我們的理由,去滿足這部分價格段的客戶。

如果是先有產品,再去想如何定價,這樣往往我們是被動的,因為很多時候產品價格不是由我們自己確定,而是因競品確定。

市場定價:

迎合市場的人群需求喜好的價格段進行定價,可通過第三方數據軟件,查看此產品市場各個價格段的銷售情況。

拼多多應該如何的去給商品定價

店鋪佈局定價:

隨著我們店鋪銷售的增長,我們店鋪就不能只是靠一個商品喂著了。

按照721法則,店鋪的商品佈局可劃分為三類:引流款、爆款、利潤款等。

很多時候70%的利潤是由利潤款產生的,爆款佔據了20%的利潤,剩下的10%利潤是由引流款帶來的。哪怕店雖小,也需具五臟六腑。那我們店鋪的這幾個類款,都應該如何定價?

1、引流款

想必這個定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詞把,那這個款最好具備產品受眾廣,可接受度高,瀏覽量大的特點。他的主要工作為了給店鋪引入流量的,那麼這個款的定價相對於其它款要求比較低。當然我們不要因為這個款要求價格低就把質量降低,相反我們要在詳情上做好產品的質量相關文案,利用好拼多多的店鋪關聯推薦位提高整個店鋪的客單價。

2、爆款

爆款和我們的引流款較為相似,兩者不同的是,爆款的生命週期較為明顯,且爆款的定價很多時候會分時期。發展期的爆款要持續保持較高的性價比,衝高銷量,因此定價會稍低。成熟期的爆款可以將價格上漲一些,以便在生命週期到之前收割更多的利潤。

一般來說根據類目的不同,爆款的週期也是不同的,像女裝類,爆款週期可能就幾個月,像傢俱類週期可能有好幾年的時間。

3、利潤款

利潤款是在我們店裡面相對引流款而言是閒的抖腳,但一干活工資卻不菲的老夥計。

但利潤款不同於引流款,不用有較大的受眾群,是我們店鋪利潤的主要來源,這類商品的定價就可以適當的高一些,可配合我們的引流款及爆款做關聯銷售。你是不是也明白了為什麼引流款叫引流款?為誰引流?沒錯,為利潤款引流。

定價小技巧Ps:

最後在我們產品確定好價格之後,還可以利用尾數定價法的方式來制定最後我們商品的價格,也就是商品價格以零頭數結尾,而不要整數結尾。

比如:9.9 、 58 、98 或者 198 等等...

使用尾數定價法的原因在於:

1.它能給人們一種便宜的感覺

標價99,可能讓人感覺產品還不到100元,而如果標價101,則可能讓人感覺要100多,雖然只相差2塊,卻完全可以給客戶不同的感覺。所以,這其實這只是給到消費者第一直覺上的心理感覺而已,雖然少的不多,但就是讓人感覺到好像很便宜。

2.並且圖個吉利,促進銷售8的諧音是發, 9又有天長地久一系列蘊意,對於我們從小對這些吉利數字耳讀目染的中國人,天然就對這些數字有所好感,用這些數字結尾也能夠促進我們的銷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