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那些人和事

疫情下的那些人和事

近期,《湖北廣播電視報》全體採編人員在線下沉到武漢市各大社區,以電話、微信等多種方式聯絡社區工作人員,聆聽他們的心聲,關注他們的困難和需求,也蒐集到來自社區一線的鮮活故事。我們將在“社區傳真”專欄中一一呈現。


疫情限制了我們的出行,但限制不了我們的熱心快腸。封城77天中,武漢每天都有互幫互助的故事發生。有一份熱發一分光,在溫暖別人的同時,也收穫更多的溫暖。


新江岸社區

每一份堅持,都會迎來曙光


2020年3月3日,新江岸社區網格員劉燕,帶著一身的疲憊,回到家中。當天劉燕轉運“密切接觸者”至觀察點、隔離點來回3趟,中途沒有休息。


疫情下的那些人和事

▲ 社區網格員劉燕(右)轉運病人


連續的工作讓劉燕忘記了時間。她的腦中只有一個想法:嚴格按照程序儘快轉運病人。病人轉運、轉運車輛嚴格消毒、駕駛員與後排座位嚴格隔離、車輛同乘人員不超過2人等,這些轉運病人的注意事項、轉運程序,她爛熟於心。在劉燕認真細緻的工作下,自承擔起轉運病人以來,從未出現因轉運病人致轉運人員發生感染的現象發生。


在轉運病人、疑似者、密切接觸者的過程中,劉燕多次與定點醫院、方艙醫院、隔離點、觀察點接觸,她疲憊過、無助過、委屈過、自豪過,但她仍堅持在轉運病人的一線沒有退縮,心中只有一個信念:我是社區幹部,我要對社區居民負責,為疫情防控負責。


志願者挺身而出,勇挑重擔


新江岸社區管轄範圍大:13個小區,6000戶居民,社區工作任務重、壓力大,在人員緊缺時,社區只有15個人。志願者施瓊積極響應黨和政府的號召,加入了新江岸社區志願者團隊。報到第一天,恰逢錦苑公寓小區原社區網格員腰部扭傷無法到崗,急需網格員對接小區管理工作。施瓊聽聞後,第一個報名,“我是志願者,我可以對接小區管理工作。”


疫情防控刻不容緩,工作需即刻開展,施瓊在社區的幫助下迅速投入工作。她核查了小區的失獨老人、獨居老人、高齡老人、困難戶、特殊戶等各類居民。很快,一張《小區特別關注住戶情況摸查表》,清晰地呈現在施瓊腦中。


對小區內需特別關注的住戶和他們的需求,是施瓊最先考慮的問題。關心他們的身體健康、詢問生活起居是否正常、所需藥品是否短缺、個人是否有其它與疫情有關的症狀等等是施瓊每天的工作,她給每個需特別關注的住戶逐個打電話詢問,溝通不清楚的就上門交流。


藥品,是關係老人身心健康的第一要務。按疫情期間購藥規定,每位病人購藥需製作電子表格填寫詳細的個人信息及藥品清單,為了趕上社區統一購藥的安排,施瓊廢寢忘食,仔細核對填報社區每個重症、慢性病老人的資料,及時傳給社區專職購藥工作人員。拿到藥品後,她帶領其他志願者將藥品送到老人們手中,解決了重症病人的燃眉之急。


疫情下的那些人和事

▲ 小區居民到社區送錦旗


施瓊還對小區居民情緒安撫、協調糾紛、個性化生活用品採購等做了大量的工作,為社區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她就是這樣一位默默行動的志願者,和千千萬萬志願者們一起構築了社區的新氣象。


灣郡社區

理髮師進社區,解決“頭等大事”


灣郡社區網格群業主反映頭髮長了造型亂了,疫情期間理髮難。


志願者隊長吳蘭急大家之所急。3月16日,吳蘭聯繫了理髮師馬一平。之後的11天時間裡,馬一平累計為小區220多位居民剪頭髮。為了防疫安全,社區按照居民的報名提前預約,志願者按序叫號,清理消毒,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解決大家理髮難的問題,網格群好評不斷。


理髮期間,志願者們給理髮師送餐,以感謝理髮師在疫情期間為居民理髮的情誼。


寒冬中暖心逆行


疫情下的那些人和事

▲ 蔚來車友會志願者幫助運送並捐贈醫療物資


灣郡社區居民張傑和肖超同為蔚來車友會志願者,他們說:“我們都是武漢人,我們一起為武漢加油”。


他們身體力行,張傑和肖超自發投身前線,用自己的車接送一線醫護人員,幫助運送並捐贈口罩、護目鏡、防護服等醫療物資,主動協助小區領取蔬菜和防疫物資。他們說:“平凡的我們只是想守護自己的城市,我們愛的武漢。”


社區店主們在行動


疫情爆發後,困在家裡的生鮮早市店店主張凱明收到小區街坊發來的缺菜信息,他想盡辦法聯絡漢口配送中心,為周邊10多個小區配送豐富優質生鮮食材,還盡力服務高鐵武警部隊,火神山醫院等重點單位,並向社區志願者捐贈了防護服和50個N95口罩。


疫情下的那些人和事

疫情下的那些人和事

▲ 店主運送生活物資


“為了解決團購食材新鮮和時效的問題,團隊配合社區將菜攤在小區開放,只需提前1天預訂次日達,現有的食材也支持下單立取。我們每天休息四個小時,看著鄰居們滿意的離開,身累心卻不累。”張凱明說。


優+果蔬店店主林波、李業勇積極響應社區號召,堅守崗位,解決了社區老弱病殘生活物資供應問題。為了保證社區不會使用手機下單的老年人的物資供給,林波、李業勇都是事先電話聯繫,聽取需求,然後請志願者送貨上門。


社區志願者,我想對你說


武漢封城後,社區面臨最大問題是人手不夠、物資採購能力有困難,急我們所急的志願者們給予我們很大的幫助,他們經常深夜還在協助分揀菜品,偶爾因為分揀菜未及時送到不新鮮了,社區居民也會給予理解與包容。有位業主說,“即使沒菜吃了,但是每天看著你們家燈亮著,門口有裝菜的箱子,心裡就不慌。”


業主海神說:“我是小區一名普通的居民,武漢封城後一直宅在家中。正是有小區的志願者,一群可愛的鄰居,不畏艱難危險,和社區一起,組織團購生活物資,才有現在安穩的局面。一直記得,大風陰冷的晚上,你們還堅持等我們拿菜;一直記得,不管我們有多繁瑣的事,你們都無私耐心的幫扶;一直記得,你們給老年人挨家挨戶送愛心物資。謝謝你們,可愛的逆行志願者們!”


病毒無情人有情,居民對志願者的每一句謝謝、每一句沒關係、每一個微笑、每一個理解、每一個認可,都是對志願者的鼓勵,都會給志願者帶來溫暖和感動。


全民抗疫,每個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力量。


一月的惶恐,二月的艱辛,三月的守得雲開見月明,四月的解封,大家攜手跨越疫情的迷霧,即將迎來美好的明天!


設計:張宇瑄

審校:饒 迅

傅先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