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黄沙”到“绿荫” 大荔沙苑走上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塬百余里”,在唐代伟大诗人杜甫笔下,将大荔沙苑万顷沙海之灏淼,沙城石郭之逶迤描绘的栩栩如生。可在沙苑人的眼里,每逢遇到干旱年份和大风季节,黄沙飞扬、沙尘弥漫、稼禾难收,生态环境的恶劣,使这里成为大荔历史上地广人稀的贫瘠之地,生态修复治理就成了沙苑发展多年的重大课题。

从“黄沙”到“绿荫” 大荔沙苑走上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近年来,大荔县委、县政府立足沙苑实际,认真贯彻落实习总书记生态文明思想,把沙苑治理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保护优先、治理为主、发挥优势、综合利用”的方针和“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因害设防、分类施策”的原则,实施沙区造田、打井灌溉、植树造林、种草养牧、防风固沙多项措施,沙苑地区生态环境日益改善,为实现打赢脱贫攻坚战、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保障。

从“黄沙”到“绿荫” 大荔沙苑走上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黄沙”到“绿荫” 大荔沙苑走上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通过不断加强植树造林,2016年以来,累计实施沙苑地区防沙治沙造林4733.4公顷,完成省定防沙治沙5000公顷任务的94.7%;沙苑地区实现主干道路、村庄全部绿化,新增生态防护林面积7万余亩,新增经济林面积12万亩。

从“黄沙”到“绿荫” 大荔沙苑走上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黄沙”到“绿荫” 大荔沙苑走上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依托沙地综合治理,因地制宜,采取林、灌、乔,带、片、网相结合的措施,大力开展红枣、林果、菜、草、花生产业,畜牧养殖产业和沙苑旅游业。截止目前,沙区现有以水枣、冬枣为主的红枣面积23万亩,桃、杏、李为主的特色时令水果6万亩,黄花菜栽培面积已达5万余亩,总产量1000万公斤,产值超过2亿元;同时大力发展沙苑旅游,每年在沙苑地区开展“枣花”节、“槐花”节、“黄花菜”节等乡村游、观光游、生态体验游等,使沙苑林木资源得到了有效保护,走活了一盘大棋。

从“黄沙”到“绿荫” 大荔沙苑走上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从“黄沙”到“绿荫” 大荔沙苑走上了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随着“一带一路”战略工程的启动和关中大地园林化建设的实施,沙区生态林面积由原来的4万亩增加到13.4万亩,经济林面积由原来的13万亩增加到25万亩,沙区人均收入由原来的4500元增加到9580元,沙产业产值达到8.7亿元。走进如今的沙苑,展现在人们眼前的已是满目葱翠,渠路成荫,瓜果飘香的崭新画面。

记者:杨凡 韩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