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豐登雲村美了鄉村暖了人心!

近日記者沿著整潔寬敞的水泥路來到西豐縣陶然鎮登雲村,在村頭記者看到一群人正在路邊清理垃圾,有的手裡拿著耙子,有的拿著鐵鍬,有的手裡拿著笤帚,大家分工明確,有說有笑,十分熱鬧。

西豐登雲村美了鄉村暖了人心!

“這些人都是村裡的建檔立卡戶,今天到了掃除的日子,早上7點多我一通知,大家就一呼百應都出來了,因為家裡有事來不了的也會找別人替班,這是村裡設置的公益崗位,大家通過掙“工分”的形式,把村裡的扶貧產業分紅資金差異化、動態化分配給建檔立卡戶,大家幹起活來都很積極,和幹自己家活一樣!”村幹部尹德友笑著和記者說道。

西豐登雲村美了鄉村暖了人心!

今年72歲的陸德勝老人,是登雲村東樹屯的建檔立卡戶,老伴在2016年得了腦瘤,治病花了18萬餘元,現在沒有勞動能力,加上自己年齡大身體也不太好,在村裡被評為雙低保戶,2018年秋天加入了村裡的公益性崗位,加上扶貧政策日子一天天好了起來。“每次幹4個小時的活,記一工分,每工分50元,每年可以分到600元上下,現在歲數大了也種不了地了,多虧共產黨和村裡的照顧,過年還給我送了米麵油,給大家添麻煩了!”陸德勝老人一邊幹活一邊和記者說。

據陶然鎮黨委書記陳欣介紹,登雲村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設置公益崗(1.衛生監督2.環境保潔3.河溝渠看護4.防火防汛)103人和道德崗(1.春秋防火2.房前屋後清理3.學生創優4.外出孝道)108人,實現扶貧資金差異化分配,按照“誰用人、誰管理”原則,各屯組長負責日常管理,制定好考勤表,最好考勤記錄,全村96戶建檔立卡戶211人通過“工分制”、“網格化”制度管理,實現產業分紅全覆蓋,村裡環境整潔了,百姓生活改善了,鄰里關係和諧了,大幅度提升了登雲村百姓的幸福感和榮譽感。通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看到村裡一天比一天好,貧困戶不僅提高了奔小康的積極性,也增添了在村裡的價值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