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簡介

15世紀末至16世紀上半期,伴隨著地理大發現、文藝復興和宗教改革的步伐,英國資產階級力量有了一定發展,封建專制統治逐步被削弱,議會力量逐漸加強,1628年通過“權利請願書”,進一步限制了國王權利。1640年11月重新召開的“長期議會”,標誌著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的開始。1641年查理一世被迫簽署“三年法案”,議會通過了“大抗議書”,強化了議會的權利和資產階級的力量。1642年至1646年爆發的第一次內戰,嚴重打擊了王黨勢力。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簡介

1646年至1648年間,議會中的長老派、獨立派、平等派鬥爭激烈,最後以克倫威爾為首的獨立派取得了最後勝利。1648年,第二次內戰後,王黨徹底失敗,國王查理一世被俘並於1649年1月30日被斬首,1649年5月19日成立了英吉利共和國。革命成功後,獨立派掌握了政權,並鎮壓了底層民眾平等派和倔土派的運動,奪取了革命的果實。1653年12月,成立了以克倫威爾為終身護國公的護國公制度,實行軍事專制。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簡介

1660年至1688年,在維護大資產階級的利益下,查理二世復辟,建立斯圖亞特王朝。1688年,為防止天主教再次興起,議會從荷蘭請來了威廉和瑪麗共同統治英國,“光榮革命”以政變的方式攆走了專制的詹姆斯二世。1689年議會通過“權利法案”,徹底限制了國王權利,建立了立憲君主制,確立了資本主義制度,議會取得了英國的最高權利,資產階級取得統治地位,英國資產階級革命取得成功。

英國資產階級革命簡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