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柳依依,春天來兮


楊柳依依,春天來兮

2019年的這個春天,註定是一個被延長了的春天。因為二月中到三月初,我在海南過的。等我回到北方,柳條就吐綠了。


柳這種植物,一直像春之芽一般珍貴。草色遙看近卻無時,春色並不明顯,也只有楊柳吐絲之後,人們才會驚詫:哦,春天真的來了。


春之元素中,春花固然美好,但我更愛楊柳依依。“依依”二字,最早出自《詩經》:“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兮,雨雪霏霏。一聲“依依”,所有美好浮現眼前,婉約靈動,直抒胸臆。


“草長鶯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早春二月,此時的楊柳像個初妝少女,羞答答地亮相,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河堤曉暮,楊柳如絲,千萬條垂下的簾幕一般,一句“醉春煙”,把個迷人的景色描繪得生動鮮活

楊柳依依,春天來兮

春天,萬物都是新的,好就好在於一個“新”字。新,代表生命的希望與興盛;一切的開始是新,舊貌換新顏,當然也是新的。詩人楊萬里一曲《新柳》,對這春之新柳,喜愛之情躍然紙上:


柳條百尺拂銀塘,

且莫深青只淺黃。

未必柳條能蘸水,

水中柳影引他長。


此時的柳,新芽初露,絲絲柔柔,漫步湖邊,新柳隨風拂動,水中倒影忽明忽暗,構成一片和諧之美。初春之柳,猶如新娃落地,喜悅之情油然而生。

楊柳依依,春天來兮

李商隱對楊柳也格外熱愛,他曾經寫過好幾首詠柳詩。其中一首《拂柳》尤為精妙:

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東。

朝佩皆垂地,仙衣盡帶風。

七賢寧佔竹,三品且饒松。

腸斷靈和殿,先皇玉座空。


全篇不著一個“柳”字,卻把楊柳的風姿描寫得淋漓盡致。不得不佩服李商隱是個寫作高手。通篇細細品味,詠景中更多的是在言志。柳在詩人眼裡是美的,她風姿綽約,衣袂飄飄,美得好似天上的仙女。

楊柳依依,春天來兮

然而,柳姿雖美,卻少有人能懂得欣賞,像竹林七賢這樣的文人雅士也只喜歡竹,而行走官場的高官厚祿們更愛的是松。唯有我發現這柳的高貴美好。所以,此生寧願守著這鮮人問津的楊柳,去實現屬於我的人生價值。


詩人愛柳,從柳的身上發現了它特殊的魅力。當然,他也聯想到自身,李商隱一生博學多才,文學造詣更是高深莫測,這樣一個才華橫溢的人,在事業上卻處處碰壁,一生困頓不得志。也許正是如此,他的大部分詩歌中,陰暗晦澀的成分頗多。


不過,楊柳給人也不只是美的享受,也有令人傷心落淚的時候。白居易在《青門柳》中,就寫出一番離愁別緒:


青青一樹傷心色,

曾入幾人離恨中。

為近都門多送別,

長條折盡減春風。

楊柳依依,春天來兮

這是一首折柳贈別詩,因“柳”與“留”諧音,古人會折柳條來表達難分難離、不忍相別的心意。在離人眼中,一樹樹碧色不可愛了,變成了滿懷情傷。送別的人們,折一支新柳送別故人;今日留不住,何日君再來呢?


在詩人筆下,柳可以借景抒情或託物言志,而我覺得,柳特別像一種人的人生;他們自知是天地之靈氣所至,所以從來不自輕自賤,無論身處何等環境,都不會做無謂的犧牲。一生剛柔並濟,兼覆廣施,去回報天地之厚待……


————楊柳依依,春天來兮。


楊柳依依,春天來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