鑽心蟲最簡單省事防治方法,防一次管一年

鑽心蟲是鑽蛀性害蟲的統稱。在梨樹、蘋果、桃樹等果樹上發生最普遍,危害最嚴重,防治最困難的就是梨小食心蟲。由於梨小食心蟲發生代數多,幼蟲一旦鑽蛀到新梢或者果實中,藥劑基本無法防治,就會造成大量嫩梢、幼果被害,損失十分嚴重。為防治這個害蟲,每年至少都要噴施8遍以上的農藥,不僅增加了投資成本,還可能造成果樹發生藥害,果實農藥殘留。今天小編給大家推薦一個防治梨小食心蟲最簡單最有效的方法,一年只需防治一次。該方法具有省工省時,操作簡單,防治效果好,持效期長等優點。

鑽心蟲最簡單省事防治方法,防一次管一年


危害症狀

梨小食心蟲減產“梨小”,又稱折枝蟲、梨小蛀果蛾、東方果蠹蛾、梨姬食心蟲、桃折梢蟲等,主要以幼蟲危害果樹的嫩梢和幼果。嫩梢被害後,幼蟲多從頂端2~3片葉基部鑽入,病蟲蛀孔排出大量蟲糞,造成新梢萎蔫枯死;幼果被害後,幼蟲多從花萼或花梗處侵入,前期蛀孔很小,多呈青綠色稍凹陷。後期蛀孔變大黃褐色,狀似是果點,不凹陷。幼蟲蛀入後直達果心,蛀食種子,一般不縱橫串食。後期常造成果實從蛀孔開始腐爛,果實失去食用價值。

鑽心蟲最簡單省事防治方法,防一次管一年


發生特點

梨小食心蟲一年發生4代左右,以老熟幼蟲在樹皮縫隙處、根頸部、杈丫、剪鋸口、吊樹幹、草繩、石縫中、堆果場等處結繭越冬。次年4月上旬老熟幼蟲開始化蛹, 蛹期為16天,4月下旬越冬代成蟲羽化, 5月下旬進入羽化盛期。成蟲交配後將卵產在樹葉的背面和幼果上, 卵期4~6天, 孵化的幼蟲為害新梢,幼蟲為害1~3個桃梢後,鑽出梢外到樹皮的裂皮下做繭化蛹,蛹期10天左右。6月下旬至8月上旬第一代成蟲出現,繼續在果樹上產卵,第二代幼蟲開始為害桃、梨等果樹,隨著梨果長大, 早熟品種梨開始受害。第二代成蟲在7月中旬至8月下旬出現。第二代成蟲主要在梨果上產卵,第三代幼蟲主要為害梨幼果, 因此8月下旬是為害梨果最盛的時期,第三代成蟲約在8月中旬至9月下旬出現,第四代幼蟲不能在當年完成發育,所以在9月2日以後脫果的幼蟲,基本都進入樹皮縫隙處滯育越冬。

鑽心蟲最簡單省事防治方法,防一次管一年


防治措施

梨小食心蟲如果採用噴施藥劑的方法進行防治,一般每代要防治2~3次,全年至少噴藥7~8次。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進行防治,投資成本很高。最近一種新型防治生物防治方法被廣泛應用,這種方法就是“迷向絲”防治法,將人工合成的性誘劑,裝入十幾釐米長的細管中,隨著溫度的回升,管中緩慢釋放出超高濃度的性信息素,吸引並干擾昆蟲雌雄的交配,使大多數雌蟲不能產出受精卵,無法孵化,減少幼蟲的群體數量,最終把果園中的這種害蟲數量以及對果樹的危害控制在最低水平。目前我國已經有3個廠家登記生產。

鑽心蟲最簡單省事防治方法,防一次管一年


具體使用方法

一般在桃樹開花前後,越冬幼蟲開始化蛹之前開始使用,按照每畝40根的用量,將細管綁在樹冠中部。這樣不僅能減少食心蟲的蟲口密度,同時還能減少化學農藥的使用。持效期可達6個月,整個生育期只需使用一次,就可有效控制梨小食心蟲的危害。這種迷向干擾技術,既省藥又省工,果樹面積越大,連續使用時間越長,效果越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