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讀《紅樓夢》一直都有一種錯覺,那麼就是在看曹公早年生活的回憶錄,彷彿是跟隨著他的回憶去看過去的人和事,沒有刻意的渲染,只是客觀的敘述卻能從平凡中看到驚奇。

《紅樓夢》就是一場回憶,從別人的回憶裡知道了逝去的人的重要性和留存的過去的樣子,從每個人的記憶深處發現生活裡最值得留戀的是什麼,寶玉是《紅樓夢》的男主角也是所有事情的見證者,他的記憶裡對這個故事是一種完整和補充。讀紅樓品過往,看看他們的回憶裡藏著什麼樣的故事?

第一,活在別人回憶的人,都是幸福的存在

人的一生只有短短的幾十年,一個能夠一直存在的方式就是出現在別人的記憶裡,因為這樣通過口口相傳你就不會消失,所以當你能過活在別人的回憶裡,那麼都是幸福的存在。

《紅樓夢》中總共描繪了四百八十多個人物,因為人物繁多不可能每個人都能夠得到詳盡的描繪,可是這五個很早就故去的人卻一直到留存在人們的心目中,他們到底是誰呢?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賈敏是賈母的小女兒也是黛玉母親,她在《紅樓夢》剛開始的時候就去世了,她的離開才讓黛玉開始了在賈府的生活,賈敏對黛玉的講述的故事,讓黛玉在賈府能夠知道如何生存,看著黛玉的聰慧、美貌和多情也能夠暢想賈敏的樣子。

賈敏的雖然離世很久可以她一都活在賈母、黛玉和王夫人的心中。賈母和黛玉是對賈敏的思念,王夫人對賈敏的回憶是羨慕。王熙鳳建議王夫人裁撤賈府裡多餘的丫頭,可是王夫人想起了過去賈敏在家中做小姐的樣子,在王夫人記憶裡賈敏的生活才是世家小姐應有的派頭。按理來說王夫人出身王家她的生活也不會差,可是當嫁到賈府看到賈敏的生活的時候她才知道差距,因為賈敏去世了她一直都不能與之相比,所以心中就有遺憾。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對於賈珠的回憶是王夫人、賈政和李紈心中的痛。賈珠是寶玉的哥哥,是賈政和王夫人引以為傲的兒子,十四歲進學,不到二十歲就娶了妻生了子,可以說很出色但他卻英年早逝。如果不是他的早早離開,或許眾人的命運都會完全不一樣了。賈政和王夫人不會過分要求寶玉要成器,寶玉就可以做他的富貴閒人,那麼他或許就能和黛玉喜結良緣;李紈也不會是賈府上層的局外人,她才是那個掌管賈府的人,王熙鳳的叱吒風雲都是她的權利,賈珠的早亡徹底改變了寶玉和李紈的命運。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榮國公也是賈府人心裡的記憶,因為對他的紀念賈母對寶玉非常好,因為寶玉是所有子孫裡最像榮國公的一個孩子,所以賈母對他給與足夠多的愛和包容。賈母年輕時和榮國公應該很相愛,因為當故人太虛觀的老道士提起榮國公的時候,賈母對他的思念已經無法控制,朦朧的眼睛是想起了他。當賈政打寶玉的時候,賈母也想起了榮國公如何教育賈政的樣子,不是賈府盛行的棍棒教育,而是言傳身教。榮國公對賈政應該很是偏愛,臨終之前都上本為他奏請了一個工作,父母之愛子必然為之計深遠。沒有時時的思念,可是榮國公一直都活在記憶的深處。

對逝去的人的紀念是緬懷,可是對活著的人的記憶是另一種感悟,他們過去的樣子才是那個找不回他們,那時的他們也曾是青春裡的人。

王夫人是寶玉的母親,是賈府的管家主母,可是對她的印象就是賈母口中的“木頭人”,可是在劉姥姥的口中才知道原來王夫人過去的樣子和現在完全不同,王夫人過去是不拿大、會待人的響快人,可是現在卻只是在佛堂守情景的良善人,時光帶給了王夫人巨大的變化。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賈政一直給人一種古板不懂世事的樣子,可過去的他也是詩酒放誕之人,其實寶的樣子恐怕及時他的模樣,因為看到了過去的自己他才會對寶玉愛之深責之切,林如海對他的評價非常高為人謙恭厚道,大有祖父遺風,又非膏粱輕薄之流,賈政的樣子瞬間就立起來了。

其實想想賈政對賈母的撒嬌,賈母在家裡帶著眾人猜燈謎,賈政便讓人準備好禮物和酒菜奉上,還對賈母說“何疼孫子孫女之心,便不略賜兒子半點”,有一次他為了哄賈母高興還給賈母講笑話,賈政在賈母面前就是半大的孩子。賈政為了賈府慢慢隱藏了自己的好玩的本性,可是家人和朋友們心中他依舊是明朗疏闊的少年。

第二,每個人記憶裡最值得留戀的是什麼?

每個的生活經歷都不相同,即便同一個時空裡大家能夠記住的事物也不盡相同,那麼在賈府的人裡,他們記憶中最值得留戀的到底是什麼呢?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賈母是賈府最尊敬的長輩,她的一生各種大風大浪都經歷過,可是留在她記憶深處的卻是一些很簡單平凡的故事。

賈母是未出嫁前也是和史湘雲一般,是一個調皮活潑的小姑娘。當年她和姊妹們在枕霞閣玩結果不小心掉到水裡去了,當時家裡人都覺得救不活了,可是賈母后來全好了只是在頭上留下了一個窩。王熙鳳笑稱賈母這個是壽星老兒頭上盛福壽的窩兒,賈母是福壽雙全的人。

賈母的記憶還有“軟煙羅”。這種絲織品包括王夫人和王熙鳳等人都不認識,它用來糊窗戶和做帳子遠遠看起來就像煙霧一般,美的如詩如畫所以叫做“軟煙羅”,它有四種顏色,其中紅的還叫做“霞影紗”,這種名貴的面料如今就拿來給黛玉糊窗子用。賈府對軟煙羅的記憶是賈府的富貴和當時文化的一種留存,因為如今都很少這種紗料了,如果賈母已經不再世的話可能這種紗就被忘記了。而且也從側面反映出了富貴人家生活的講究和對美的享受。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在王熙鳳和賈璉的記憶中最珍貴的還是富貴。王熙鳳曾經在給賈璉的接風宴上,回顧往昔他們家負責對外貿易海運管理的事,當時她家負責各國進貢朝賀的事,粵,閩,滇,浙所有的洋船貨物都是我們家的,王熙鳳還一直嚮往著能夠親身經歷一次接駕的大事,在王熙鳳的心中排場和富貴一直都是心之所向。在賈府後期,賈璉在和王熙鳳商量家事時候,賈璉能夠想到的還是“如果能夠再發二三百萬兩財就好了”,賈璉打理著賈府的外務,可是他心中懷念過往的還是當年的富貴。

看到了賈府上層管理人員們對生活的記憶,那麼賈府的小姑娘們在生活最想留住的記憶死是什麼呢?能夠一直留在心中的都是過去的美好的和快樂。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對於香菱而言,回憶並不是一件快樂的事情。因為她小的時候是地方鄉紳甄士隱的獨女本該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可是下人帶著她出門觀賞燈火她就被拐子帶走了,從此她的生活就是整日被打罵的日子,後來本來遇到真心愛慕她的馮淵,可是卻被薛蟠打死她也被薛蟠叨叨了京城,這是她不堪回首的日子,所以當眾人問詢她是否記得過往時香菱都一概說不記得了。

可是在同黛玉學詩的時候,當讀到“渡頭餘落日,墟里上孤煙”香菱想到了當年他們上京的渡船停下岸邊的場景,漁家做飯的青雲直上,香菱詩好像就回到那個地方去了。這是香菱難得的快樂回憶。薛蟠外出學習經商,香菱在大觀園生活和玩耍的一年時光也是她最幸福的日子,在這裡和大家一起學詩論畫,她的生命裡有了平等與自由的嚮往。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對黛玉而言留在記憶中最難忘的事便是蘇州的家鄉的過往,那是黛玉對父母、家鄉的思念,也許她沒有機會再回去,可是這些美好在她心中永遠都不會忘記。黛玉是一個長情而又多情的姑娘,當寶釵給她送來家鄉的風物特產的時候便勾起了黛玉的思鄉之情,黛玉傷感過後也想聽聽薛蟠講講這些年故鄉的變化,這樣就當她回家了一樣。

薛蟠特意繞道蘇州帶回這些風物其實也是他為黛玉盡的心意,他曾經被黛玉的美深深震撼,可是因為知道不可能在一起 ,所以薛蟠以這樣的方式默默表達著對黛玉的關心。一樣的事物在兩個不同的人眼中他們就是不一樣的記憶,薛蟠和黛玉的緣分也是妙不可言。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迎春是賈府小姐中最不起眼的哪一個,可是又有什麼故事成為她記憶裡最美的事情呢?迎春也是賈府姑娘中第一個出嫁的女孩子,她懦弱求全、隨波逐流的性格讓她的生活也充滿了波折,丈夫孫紹祖一直欺辱她可是她無力反抗,回家求助王夫人也不願意管她還讓她認命,迎春無法只能默默接受這不公的命運。

可是她說出了心中最大的一個願望——她想要紫菱洲住上兩天,這是她在大觀園的屋子,也是她曾經小小的保護所,在這裡她雖然沒有得到多少快樂,可是讓她度過了一段寧靜閒暇的時光,可以下棋、讀書遠離外界的紛紛擾擾,嫁人後不管受到何種折磨,迎春依舊幾度夢迴,因為這段時光是她心裡最美好的記憶。

記憶是一件很難說的事情,好的壞的事情都會成為心中的不可磨滅的存在,可是當回首歲月能夠一直緬懷的還是幸福和快樂的回憶。賈母童年的快樂,王熙鳳和賈璉對富貴的執念,香菱不敢回首大家鄉和難得的大觀園時光,黛玉對家鄉的思念,迎春對紫菱洲的渴望,所有的回憶都成了往事,卻也是心中不會忘記的美好。

第三,寶玉的回憶裡是紅樓夢一場,回首往昔一場空的遺憾

讀《紅樓夢》最初的感受是愛情小說,中間讀到了人情世故,後來讀完才知這是曹公藉著寶玉的眼睛在回顧他的家族往昔的生活,其中緩急和側重不同的描述,看到了他對以前生活的惋惜和遺憾,後者可以將它作為前車之鑑,他只是想要記錄所有人的故事。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過去富貴生活的回憶,不曾留戀只是對事實的敘述。《紅樓夢》從吃穿住行用各個方面描繪了賈府的富貴生活,對於吃的賈府的一道下酒菜“茄鯗”和一碗“雞髓筍”都可以做到精緻無比;對於穿著的講究,冬日裡的“雀金裘”、“鳧靨裘”、各色羽紗斗篷、鶴氅在雪地裡呈現別樣的華麗;對於出現工具的多樣,車、馬、騾子、驢、轎子、船當時最為流行的交通工具在賈府也是極為普遍;

住的豐富,賈府的龐大、大觀園的精巧,冬日有暖閣、地籠,夏日有雨亭、小榭,小橋流水從中過,奇花異草處處香,賈府內外都美的像一幅畫,處處是景,步步是美,住在其中就是享受;賈府用度也是高標準,不管是上用內造的衣裳、物件擺設、還是外國的舶來品,賈府的富貴只有沒聽過的沒有它不存在的。

可是曹公對著這些所有事物的描述並不是在表達對過去的留戀和捨不得,他只是在如實的敘述,記錄在當時的生活與風俗人情,這些並不是刻意的炫耀,因為無需炫耀,眾人眼裡的驚訝不過是他平常的生活而已。體驗過大風大浪與好好壞壞,所以對外物已經沒有了留戀,這些東西不長久的擁有,即便有了也沒有什麼大的趣味。可是享受富貴,也能安貧樂道,這就是對生活的態度,不管是哪一種反正都是處之安然,這就是生活的意義。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過去生活裡所有出現的小人物,不以好壞判斷,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無奈與為難。《紅樓夢》中除了敘事就是在寫人,這些人都是曹公過去生活裡出現的人們,他們來子社會中的各個階層,有著完全不同的身份地位和處事方式,曹公如實的寫下他們的故事,尤其是對生活中小人物的記錄。比如在賈府鬱郁不志一直受欺負的老僕人焦大,盤著賈府的親戚身份在親人面前擺譜的璜大奶奶,寶玉倚老賣老的奶媽李嬤嬤,八面玲瓏四處討好賣乖的周瑞家的,賈蓉惡毒的舅舅“卜世仁”,大觀園管理苗木的“魚眼珠子”何婆子,大觀園的廚房管事柳嫂子等。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這些平常根本都不會注意到的人物,卻很真實的出現在人們眼前。他們確實有讓人討厭的那一面,但是他們不為人知的心酸卻也能夠感覺得到。不僅沒有好壞的評定,還更多一份對人性的體諒和包容,理解他們生活裡出現的無奈與為難。

曹公處在一個講究三六九等的時代,可他一直在傳達一種平人人平等的思想,每個生命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多一份體諒人人都能和諧共處。人並不都是能夠一直處在高位,世事多變也許下一個瞬間就突然低落到谷底,甚至隨著時光的流轉或許我們都會變成過去最討厭的那樣的人,多一份換位思考與中正之心是很有必要的。

願有歲月可回首,《紅樓夢》是一場回憶,是停留在故事裡的回憶

過去的賈府的成敗,未曾守護的抱歉。寶玉的朋友裡有一個叫秦鐘的男孩子,他和寶玉很投契,也是不愛讀書不理家事的孩子,可是秦鍾卻因為身體不好早早去世了,他臨終時給寶玉一個告誡,不要看不上讀書出仕可以不沉迷與此道卻也要能為做好。

寶玉是從賈府興盛走向賈府的沒落,他看到家族敗落的始末,家族的自我膨脹和驕奢淫逸,不為將來早做打算和綢繆,子孫們大都沒有上進心一天天坐吃山空,寶玉自己也是其中的一位,所以當家族走向沒落的時候他毫無準備,他從來沒有想過有一天會如此,也從來沒有準備好擔負家族的重任,他的害怕與彷徨讓他選擇躲避眾人出家修行,這種逃避的了悟是他對家族的抱歉,他做不到也承擔不起家族的復興所以這也是他一直很後悔的事。

總得來說,回憶過往是一件快樂又傷感的事,《紅樓夢》作為曹公的回憶錄,書中有淚有酒有數不盡的遺憾。那些活在人們回憶中的人是幸福的,因為總有人能顧的記得他們;每個人的記憶深處都有記得紀念的事,或許是賈府的輝煌或許是快樂記憶,或是隻是一段童年的趣事,可是回憶讓過去的生活變得清晰也讓現在的生活充滿回味。曹公以寶玉做化身,借他的眼睛和回憶記錄了《紅樓夢》,回首往昔不乏遺憾,可是生活要依舊從容樂觀。正如甄士隱聽懂了《好了歌》,曹公要傳達得也是這一種不忘過往,瀟灑樂觀當下的生活態度,往不可追,活在當下才是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