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張橫與弟弟張順,上梁山之前誰混得更好?


哥哥張橫與弟弟張順,上梁山之前誰混得更好?


船火兒張橫與浪裡白條張順,是梁山水軍一對重要的力量。那麼他們兄弟倆,在上梁山之前誰混得更好,誰的能力更強呢?


兩位兄弟在上梁山之前有兩段經歷,主要通過張橫與宋江的對話自述出來的:“我弟兄兩個,但賭輸了時,我便先駕一隻船渡在江邊淨處做私渡。有那一等客人貪省貫百錢的,又要快,便來下我船。等船裡都坐滿了,卻教兄弟張順也扮做單身客人,揹著一個大包,也來趁船。我把船搖到半江裡,歇了櫓,拋了釘,插一把板刀,卻討船錢,本合五百足錢一個人,我便定要他三貫。卻先問兄弟討起,教他假意不肯還我,我便把他來起手,一手揪住他頭,一手提定腰胯,撲通地攛下江裡,排頭兒定要三貫,一個個都驚得呆了,把出來不迭。都斂得足了,卻送他到僻淨處上岸。我那兄弟自從水底下走過對岸,等沒了人,卻與兄弟分錢去賭。那時我兩個只靠這件道路過日。”


兄弟二人一個諳熟於行船,一個水性極好,靠著船上行騙要挾船客,訛點錢,“本合五百足錢一個人,我便定要他三貫”。這是兩人起先的職業。


不過兩人後來卻從事了不同的經營,也是通過張橫的口說出的:“如今我弟兄兩個都改了業,我便只在這潯陽江裡做些私商。兄弟張順,他卻如今自在江州做賣魚牙子。如今哥哥去時,小弟寄一封書去;只是不識字,寫不得。”


“賣魚牙子”是個什麼職業?李逵與張順打鬥前,小說曾有一段李逵與漁民的對話——


李逵走到船邊,喝一聲道:“你們船上活魚把兩尾來與我。”

那漁人應道:“我們等不見漁牙主人來,不敢開艙。你看,那行販都在岸上坐地。”

李逵道:“等甚麼鳥主人!先把兩尾魚來與我。”

那漁人又答道:“紙也未曾燒,如何敢開艙?那裡先拿魚與你?”


這裡的“漁牙主人”就是“賣魚牙子”,我們遍查宋史得知所謂“漁牙主人”就是“魚牙子”的管理人,而“魚牙子”是一種專門在漁民和客商之間接洽水產品交易的中介人員。這種人員必須經由官府特別批准,官府發放“牙帖”指定官牙行,壟斷商業交易的接洽議價,並按照雙方的交易金額收取一定的報酬。用今天的話來說,張順從事的“賣魚牙子”就是中介,不過這個中介要比我們今天想象的要更加高大上,畢竟是官府指定的,具有一定的權威性。


而再回看哥哥張橫,他“只在這潯陽江裡做些私商”。具體從事什麼買賣,原文沒有說。但可以推斷,絕非什麼大買賣,否則也沒必要接宋江三人、繼續做著強盜的營生。


所以這麼看,弟弟張順應該比哥哥張橫混得好。央視版電視劇《水滸傳》對原著人物有取捨,在張橫張順兄弟的演繹上更加突出張順(類似如三阮更加突出阮小七),也是對張順能力更強的一種默許。


不過混好混不好,兄弟二人都不是普通人,而是共稱為潯陽江一霸:“這弟兄兩個富戶,是此間人:姓穆,名弘,綽號沒遮攔;兄弟穆春,喚做小遮攔。是揭陽鎮上一霸。我這裡有三霸,哥哥不知,一發說與哥哥知道。揭陽嶺上嶺下,便是小弟和李立一霸;揭陽鎮上,是他弟兄兩個一霸;潯陽江邊做私商的,卻是張橫、張順兩個一霸。以此謂之三霸。”(混江龍李俊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