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庫因紐特人為什麼不生氣?

屋庫因紐特人為什麼不生氣?

屋庫因紐特人為什麼不生氣?

在他們的語言中,沒有“憤怒”這個詞。

編輯整理 | 他者others,圖 | 資料

1963年8月,美國人類學家、民族誌學者Jean Briggs來到加拿大西北海岸哈德遜灣的西北部,研究生活在這片方圓3.5萬英里中的因紐特人的一支,20-35名屋庫因紐特人(Utkuhikhalingmiut)。時年34歲的Briggs還是哈佛大學學生,她獨自來到北極圈,準備在沒有路、暖氣、便利店,冬天氣溫常常低至-40℃的凍土地上生活17個月。

Briggs說服了一戶屋庫因紐特人家“收養”了她,“幫她活下去”,她在1970年時如此寫到。她抵達後不久就開始學習他們的語言,本意是想向族中薩滿學習的,但她很快發現屋庫因紐特人已經在幾十年前就在傳教士影響下改宗聖公會了。她的“養父”Inuttiaq還是宗教團體的頭兒。沒有薩滿可尋,加上她和族人接觸的過程中對他們的情緒掌控越發好奇,才放棄薩滿逐漸把研究方向放到情緒上。

屋库因纽特人为什么不生气?

Briggs(右3)和屋庫因紐特人

在因紐特人的語言中沒有憤怒一詞。Briggs觀察到:哪怕是流露一點點挫敗感或是惱怒,都會被屋庫因紐特人認為是軟弱和孩子氣的表現,或者更糟——這些人就是牲畜。對屋庫因紐特人來說,把情緒寫在臉上的現代社會中的人才是野人。

Briggs也用自己的情緒和他們的脾性做對比。她發現自己一次又一次表現出煩惱、不快、失望,全都寫在臉上。她也在後來出版的第一本書《Never in Anger》(從不生氣)中記錄了這麼做的結果:有一次,她本以為自己是為“養父”出頭,和一群漁民發生了爭執。後者是來借獨木舟的,但他們已經粗心弄壞了屋庫因紐特人僅有兩艘船中的另一艘。Briggs非常生這些漁民的氣,表示這次不借。但出乎她意料的是,Inuttiaq還是樂意把船借給他們。她無法剋制自己的情緒,大發雷霆,受到族人幾個月的嫌棄和放逐。“但即便如此,他們也沒對我發火、生氣。”Briggs在加拿大廣播電臺(Canadian Broadcasting Corp.)的一次採訪中說。

屋库因纽特人为什么不生气?

他們從小培養孩子有冷靜的頭腦

Briggs和他們生活的過程中,就像一個野孩子,儘管她已經盡全力控制自己的情緒,但生活在完全陌生的文化中,語言也不通,要避免憤怒、沮喪很難。她告訴加拿大廣播電臺:“我有時甚至反社會,抑鬱、謾罵,這些都是他們永遠都不會做的事。”

屋庫因紐特人認為只有6歲以前的孩子可以有情緒、沒有自控力。嬰孩可以尖叫、哭鬧、大發脾氣等等,但6歲之後就該有他們所說的ihuma了,也就是剋制情緒的意念、自制力,自始至終讓自己保持冷靜的能力。對現代人來說必定會挑起沮喪、憤怒的情況,屋庫因紐特人最多笑一笑、聳聳肩,或是平靜地說一句“太糟了”。

Briggs記錄到有人在冰屋裡打翻開水弄壞了冰地面,也沒人會有態度上的轉變,“太糟了。”闖禍的人會冷靜地說一句,然後重新燒上水。

還有一回,人們齊心協力花了好幾天織成的漁網第一次使用就破了,也沒人有一絲憤恨。“再把它織好吧。”有人輕輕地說。

屋库因纽特人为什么不生气?

Briggs的“養父”Inuttiaq

不僅是憤怒,屋庫因紐特人幾乎不會表現出任何強烈的情感。Briggs發現,Inuttiaq其實是個有暴力傾向的人,會瘋狂地打自己的狗,但面對人和人的問題卻是個剋制情緒的高手。他太太Allaq說他從未和自己的孩子生過氣,事實上,Briggs從未見過他跟任何人生氣。也有心理學家認為這種極致的剋制力也有問題——如果這樣的人真的生氣、爆發了,就可能做出像殺人這樣的極端事。但屋庫因紐特人似乎沒有這樣的爆發點。

他們也不會表達愛意或是悲傷,傷心流淚也被認為是孩子氣;他們的情緒幾乎難以察覺。儘管對孩子溫柔有加,但成年人之間不會接吻、擁抱、牽手或挽臂。愛人間的離別和重逢也很輕描淡寫,不過簡單地握個手而已,什麼舉動都沒有更是非常常見。

《Never in Anger》(從不生氣)一書中不僅記錄了自己在屋庫因紐特人身上觀察到的種種,也提出疑問:屋庫因紐特父母是如何把這種強大的控制情緒的能力教給孩子的?他們如何把本應情緒化的孩子培養成冷靜的成年人?

Utku's Parenting

屋庫因紐特人的育兒經

美國公共廣播電臺的記者Micheleen Doucleff和Jane Greenhalgh2018年12月也來到屋庫因紐特人的土地,她們和八九十歲的長者坐在一起吃他們的“國民食物”:海豹肉碎、冷凍白鯨肉和生馴鹿肉;也和在高中手工藝集市上賣手工海豹皮夾克的母親們聊天;還去聽育兒課,託兒所的老師們也是在這裡向他們的長輩學習千百年來屋庫因紐特人是如何教育孩子的。

她們遇到的所有母親都說了一條黃金原則:不能對孩子們吼叫。這也是屋庫因紐特人能教育出冷靜的孩子的第一要則。

屋库因纽特人为什么不生气?

屋庫因紐特人的育兒方式非常溫柔

傳統屋庫因紐特育兒法則非常溫柔,“如果結合世界上所有的育兒法則做橫向比較的話,他們的方式幾乎可以算是最溫柔的了。”兩位記者認為。儘管屋庫因紐特人鮮有情緒流露和親暱舉動,但他們親吻孩子有獨特的方式:用鼻子觸碰臉頰,然後聞一聞皮膚。

“罵孩子或是用生氣的語氣和孩子說話,都是不妥當的,”受訪人Lisa Ipeelie告訴記者:“他們還小,提高你的聲音毫無用處,只會讓自己心跳過速而已。你可能覺得小孩子總是在挑戰你的底線,但事情不是這樣的,他們這麼做是因為為了某事而難過,你得搞清楚那到底是什麼事。”

屋庫因紐特人認為朝小孩子吼是很低級、不成熟的做法,可以說也是發火、憤怒的一種,是以孩子氣的方式應對孩子氣。

屋库因纽特人为什么不生气?

只有6歲前的孩子才可以有情緒,生氣是很孩子氣的行為

北極大學(Arctic College)聘請屋庫因紐特人Goota Jaw開設育兒課,她認為“對孩子大喊大叫並不是教育他們,而是在教他們如何遠離你”。臨床心理學家Laura Markham也指出,這是在教孩子憤怒。“我們朝孩子大喊,或者僅僅只是威脅說‘我要生氣了!’就是在教孩子們如何大喊大叫,教他們在生氣時這麼做,因為這能解決問題。”相反的,能夠控制自己情緒的家長也是在幫他們孩子做到同樣的事,“孩子們能自主地從我們身上學習情緒調節。”

千百年來,屋庫因紐特人都用講故事的方式取代厲聲指責來管教孩子。他們有代代相傳的口述故事,專門用於塑造孩子的個性和習慣。比如要教育生活在海邊的孩子們大海的危險,他們很可能不小心溺亡,屋庫因紐特人不會大喊:“別到海邊去!”而是用先發制人的方式給孩子們講一個關於大海的故事:“那裡有專門抓小孩的海怪。如果你走得太靠近海,它就會把你抓走、拖到海底,然後迫使你到別人家被寄養。”

他們不需要喊,孩子們早被這個故事嚇住了。

他們有各個方面的故事來影響孩子們的習慣:如果你不詢問就拿東西吃,長著長手指的怪物就會把你抓走;如果不戴帽子,極光就會帶走你的小腦袋在它們舞動的過程中當球踢。

屋库因纽特人为什么不生气?

他們有許多故事培養孩子們的良好習慣和品性

千百年來,人類其實一直在用講故事的方式教導孩子價值觀和做人的方式。狩獵-採集部族還用故事教導分享、兩性平等、避免衝突等等理念。(想想小惡魔最終選布蘭做王的理由……)

乍看起來,這些故事對小孩子來說都太可怕了,但“帶點危險元素的故事能像磁鐵一樣吸引孩子”,維拉諾瓦大學(Villanova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Deena Weisberg認為,“他們也就會格外投入從而會格外小心,能從故事中看到沒有發生的事。”

Strong Inner Power

從小建立強大的內心

Jean Briggs的第二本書《Inuit Morality Play》(因紐特的道德遊戲)寫的就是如何培養頭腦冷靜的孩子。她記錄到:如果孩子生氣了,或是打了人、發了脾氣,他不會受到任何懲罰。父母會等孩子冷靜下來,在一個平靜的時刻,演一齣戲。

父母會表演孩子不當的行為,然後演出如果繼續這樣下去會有什麼後果。他們會用開玩笑的口吻,一般也會用和孩子打趣的方式開場。如果孩子打了人,他母親就可能會在開場時和他開玩笑說:“你怎麼不打我呀?”孩子會想“我該怎麼做呢”,如果他真的打了自己的母親,後者也不會罵他,而是表現出後果,“哦,這可真疼!”以此作為對後果的解釋。

家長會帶著嘲諷、玩笑式地向孩子提出像是“你不喜歡我嗎”或是“你是個嬰兒嗎”這樣的問題,在這個過程中告訴孩子打人會傷害他人,而真正的大人是不會這麼做的。家長會重複這場戲直到孩子不再打人為止。

屋库因纽特人为什么不生气?

成年人不對孩子吼叫是屋庫因紐特人育兒的第一要則

成年人用挑釁性的問題和孩子開玩笑,似乎是主張他們貪心、暴力、心懷仇恨,但事實上,這是用類似說反話的方式教導他們慷慨、冷靜、原諒。這樣的演戲方式也讓孩子變得不容易因戲謔而感到被挑釁,從而覺得憤怒。“能讓你內心變得強大,不對事情過分認真,也不會害怕戲弄。”屋庫因紐特人說。

Markham認為現代社會的家長也可以使用和屋庫因紐特父母相似的方式:“當孩子行為不當時,可以等每個人都冷靜下來,在平靜的時刻和孩子們講講到底發生了什麼,簡單的講故事式的或是用兩個布偶扮家家均可。這樣的做法能幫他們自控。”他也指出兩個要點,首先要用提問的方式確保孩子的參與度,其次是要讓一切都是在有趣的氛圍下進行。

屋库因纽特人为什么不生气?

Briggs拍到做鬼臉的、快樂的母親和孩子們

不少心理學家都認為屋庫因紐特人的做法值得提倡,伊利諾伊大學(Illinoi University)的心理學家Peggy Miller解釋:“人總會遇到挑釁,這些戲劇是給孩子們機會,讓他們在並不真正生氣時練習如何控制憤怒、找到情緒平衡。”心理學家認為這樣的訓練非常關鍵,因為一旦真的感到憤怒,就算是成年人也很難再把怒火壓下去。

美國東北大學(Northeastern University)研究情緒的心理學家Lisa Feldman Barrett也認同這樣的說法:“生氣時想控制情感或改變它非常難。但在不是真生氣的狀態下練習一種不同的情緒應對方式,就能在真正應對時有更好的控制力。”

“這種練習的本質是訓練你的大腦轉化憤怒。”她說,“成人也可以做,但作用不如孩提時代來得明顯,孩子的大腦尚未發育完全,更為可塑。”

留給現代人的問題是,你願意讓自己和孩子做一個敢愛敢恨的人,還是一個永葆平靜、剋制的人?

多一種價值觀,多一條逃生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