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道、兵,中國古典哲學怎樣問“素”?

在中國古典哲學中,“素”幾近於沉寂狀態,很少有人對“素”感興趣,更談不上對其展開思索與挖掘。事實上,貌似尋常之“素”卻又極不尋常。

《說文》曰:素,“白緻繒也,從糸,取其澤也”。按字形,從垂,從絲,指未染色的白色原絲織成的絲品。由於此絲品乃尋常之物,故又轉義為平素、平常、尋常。“素”之轉義當然還有許多,譬如吃素、尺素等,不過筆者以為探討“素”之原始義更重要,因為它更具始基性、啟發性,素之哲學意蘊莫不源於此。

原文 :《問“素”》

作者 |宜賓學院四川科學家研究中心副教授 郭繼民

圖片 |網絡

儒家之素:安其本

视域 | 儒、道、兵,中国古典哲学怎样问“素”?

孔子言“繪事後素”(《論語·八佾》),此言繪事(繪畫或裝飾)須在素(潔白)的底子上進行,“底子”決定了繪事的品質。弟子子夏以“禮後乎”加以引申,將“素”同人的道德品性聯繫起來,認為“禮”須建立在良好的品性(素)之上。孔子大為贊同:“起予者商也,始可與言《詩》已矣。”蓋“素”為未加薰染的本來/本然之物,故“素”亦被視為人之本性,孔子與子夏作如是觀,後儒亦如此。譬如,孟子所謂的“不學而能”的良知,《三字經》謂“人之初,性本善”之本性,王陽明所言“無善無噁心之體”的心體,大抵皆可歸於“素”性,即指人未被外界環境“汙染”的自然屬性——良知。《千字文》曰“墨悲絲染”,言墨子看到絲被染而感悲,其義一也。當然,從“素”之未汙染義,亦可引申為“保持本色”,譬如《周易》履卦“初九,素履,往無咎”之素,《中庸》“素其位而行”之素,皆言以其“本來面目”(素,白也,空也,可引申為無私慾、無汙濁)示人,義為安其本、不越位。

道家之素:近乎道

在道家看來,“素”則近乎道。老子之“道”,其義豐厚,在其文本中常以不同面目出現,譬如無、樸、一等亦能替代之。譬如 “夫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鎮之以無名之樸”“天得一以清”即然。其實,老子亦重視“素”,雖未將“素”提升至“道”的地步,但“素”卻是誘發其向道的“引子”,如若不然,老子何來“見素抱樸”之言?須知,樸是未加工的原木,而素則為未染色的絲織品,二者應具同等的地位。當然,若從純自然的角度言,作為織品之“素”由絲而來,並非本原第一義。關於這一點,《易緯·乾鑿度》從宇宙生成論的角度給與如是解釋:“夫有形生於無形,乾坤安從生?故曰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也。”其中,太易尚未見氣,太初氣之始,太始為形之始,太素質之始,即太素已有了“質”。作為“絲織”之素既已獲其質(指“被加工”),固非最初之道。

视域 | 儒、道、兵,中国古典哲学怎样问“素”?

不過,有質之“素”卻仍素樸地保持了原初品質,仍能引發人們迴歸大道的訴求與願望,故老子言“見素抱樸”。

《莊子》亦十分重視“素”且給與合理的解釋:“故素也者,謂其無所與雜也”(《莊子·外篇·刻意》),言其純粹無雜質,純天然之義也。若人具有此純然之性,即謂“素心人”。後世多推崇“素心人”,晉人陶淵明詩云“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近代詩僧蘇曼殊在《碎簪記》言“吾每日以‘勳爵勳爵’,‘入閣入閣’諸名詞見累,正欲得素心人談耳”。無疑,“素心”亦是治學之要件,今人錢鍾書先生曾言,“大抵學問是荒江野老屋中二三素心人商量培養之事,朝市之顯學必成俗學”,錢氏之言發人深思。

视域 | 儒、道、兵,中国古典哲学怎样问“素”?

箇中緣由,莊子早已給出答案:“其耆欲深者,其天機淺。”(《莊子·大宗師》)惟“素心人”一片天機,運思純正,守得住寂寞,抵得住誘惑(《莊子》“老人抱甕”的故事亦是抵擋誘惑之典範),故能做得了真學問。

兵家之素:純樸、天然

“素”之樸素、本來面目義近於道,故兵家有《素書》傳世。

视域 | 儒、道、兵,中国古典哲学怎样问“素”?

對於《素書》之“素”,世人罕見解釋。及至明天啟年間,世人對“素”始重視,天啟版本的《素書》序言對“素”作如是解釋:“素者,符先天之脈,合玄元之體,在人則為心,在事則為機,冥而無象,微而難窺,秘密而不可測,筆之於書,天地之秘洩矣!”“素”由淳樸而變為“冥而無象,微而難窺,秘密而不可測”的根據,就在於“素”之純樸、天然——若人能保持素樸之初心,則能合乎大道;合於天道,則能應用無窮,因時而化,戰無不克。亦須指出,兵家之“素”並非完全與道家原生之“樸”相同,而是將素同道、德、仁、義、禮相結合綜合運用之,從而產生出奇的效果。可見,兵家之“素”,含義亦深矣!

视域 | 儒、道、兵,中国古典哲学怎样问“素”?

“素”之“本來面目”義,又可引申為“原本”“本質”。《黃帝內經》的“素問”之“素”當取本質義,譬如,已故醫師李陽波先生即有此見。他認為,“素問”實則為問“素”,《內經》“素”之真諦,即在《四氣調神大論》中所言 “是故聖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亂治未亂,此之謂也”之文句中,“所以,‘素’談的是未病、未亂的這個層面。”(李陽波,《中醫之門:運氣學導論》)筆者贊同此觀點,因《內經》(尤其“素問”)宗旨在於預防,無論其“臟腑、經絡”還是“五運六氣”,諸理論之終極目的無非要人返本歸元,在“未病”上下工夫。故曰素問即是問“素”,即是問“本”(醫學的根本)。不過,世人多作他解,譬如南齊褚徵(一作褚澄)在《褚氏遺書》中言:“素問者,黃帝與岐伯、鬼臾區、伯高、少師、雷公六臣平素問答之書,即《本紀》所謂諮於岐伯而作《內經》是也。”褚氏的“平素”之解對後人影響較大,譬如明代名醫張介賓亦持“素者,平素也”之說。不過,此解僅是表面義,深究下去,當知未能中的,至少不若本質之“素”更符其理。

綜上可知,素之“原生義”頗具哲學意蘊。當然,“素”之其他含義亦多,譬如,《詩經》中“不素餐兮”,與素食、尺素、素雅、素服、素來、維生素等,其義雖不同,但皆從素之本義轉來,故不贅述。

文章原載於社會科學報第1701期第6版,未經允許禁止轉載,文中內容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文史 | 道統的缺陷:魏徵的諍諫,唐太宗真能聽進去?

當“經”成為經典:儒學在現代該如何自處?| 社會科學報

视域 | 儒、道、兵,中国古典哲学怎样问“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