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不和,是因為陷入了這4個誤區,特別是第四個

很多女人結婚後在家裡一直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明明是女主人卻一直被婆婆壓著。很多女人對於婆婆既抱怨又委屈,卻又無法抽身其中。甚至是因為婆媳關係搞不好自己的夫妻感情以及工作生活都受到了影響,那麼婆媳關係到底如何來處理呢,其實很多人在跟婆婆的相處過程中很容易陷入幾個誤區,今天就跟大家分享一下。

婆媳關係不和,是因為陷入了這4個誤區,特別是第四個

第一,心態的強弱。很多女性在看待婆媳關係時,總會給自己加一副枷鎖。很想要做一個好媳婦,好女人。於是隨之而來的行為就會是儘可能的去討好婆婆,過度關注丈夫等等。有這樣的心態為基礎,首先在氣勢就處於弱勢方。就好比夫妻兩個人在性這個關係上,雖然大家都需要,但似乎是誰先張口,那麼張口的人就一定要承擔被拒絕的風險。對應的就會是想不被拒絕,就要先拉下臉,放下身段,去乞求對方滿足自己的需求。

第二,自我的迴歸。 女性婚前大部分的中心是在自己身上,而婚後重心卻被許多人分散,婆婆丈夫孩子小姑子等等一大家子的關係都會讓女性抓心撓肺,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箇中心,那就是自我。對於婆婆很多女人的心理是我從來不管我婆婆,她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我根本不管她。暫且先不提婆婆來家裡之後可能會有什麼矛盾,就單單是這種面對婆婆的心態,就要比我很害怕婆婆來我家,婆婆怎麼又來了,這種心態要好得多。如果對待婆婆有一個好的心態,那麼處理婆媳關係的效果就要好得多。其實很多時候事情大部分都是類似的,但結果卻大有不同的原因,就在於我們面對誘發事件所作出的解釋和評價不同。

婆媳關係不和,是因為陷入了這4個誤區,特別是第四個

第三,內在的補給。在這個社會上,女性的地位被著重於家庭中,但如果百分之百地附著於家庭,沒有屬於自己的獨立能力和經濟能力,那麼不管你生活在多麼有錢有勢的家庭環境裡,女性內心深處會認為我是沒有社會角色的,我是沒有經濟來源的。這些人性本來就存在的焦慮源,遲早要隨著家庭矛盾爆發而漸漸顯露。

就現實生活中大多數女性而言,通常她們的內心獨白會是這樣的。我嫁給了一個男人,我以後可能會依靠他提供經濟上的援助,或者是老公家庭條件比較好,我現在也什麼都沒有,孤身一人來到新家庭,我可能必須要做一個乖巧的順心的媳婦,然後才能避免矛盾,進而就是少爭辯,少衝突,少接觸多忍讓。而人的情緒發洩又是生活的必需品,長此以往,發洩的途徑被堵住,身體和精神是一定會出問題的。殊不知,不管你有多忍讓,該找你的茬,不會因為你的低眉就看你順眼。 該指責你行為上的不適當,也不會因為你們接觸少就減少批評。你能做到的就是先把自己的位置放正,沒人可以侮辱我,沒人可以壓制我,有些小錯誤我可以改,但處處找茬,那就要開始為自己正確話語權。再者就是經濟上的承擔,很多婆媳關係的不和諧更多的也是因為經濟負擔。這個社會就是一個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社會,大到國家,小到我家。

婆媳關係不和,是因為陷入了這4個誤區,特別是第四個

第四,過去的反省。婚姻中很多人想要一成不變,想要安逸的度過餘生,可我們的生活是處處事事都在發生變化著的,你想要的不變其實是相對的不變,不變的人,不變的物,卻在時時刻刻為變化著的事情服務,所以想要不變,唯一的結果就是委曲求全的活著。但你不想讓別人控制我的時候,其實就是自我的防禦機制在發揮作用。你不想順從別人,自卑的感覺很不好,你不想隨隨便便接受外在的評價等等,這些內心的想法就會慢慢改變著你的行為。對於婆婆的一些行為,我認為你可以嘗試拒絕,你可以嘗試一笑置之,你更嘗試和對方解說,你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只有這樣,才能滿足自己的需求,也只有滿足自己的需求,才能滿足對方的需求,婆媳才能和諧的相處。

在家庭生活中,大家經常會忽略一些至關重要的小細節,直接導致婆媳矛盾升級。現在你是不是對婆媳關係的處理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如果這些文字也撫平了您心中的不安,歡迎關注分享轉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