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西歐有一片面積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它東臨德國,南接法國,西北方向與英國隔海相望,地勢低窪,水道縱橫,在地理上被稱為“低地國家”。由於處於三個強大歐洲國家的腹心之地,地緣戰略價值不可忽視,因此成為大國博弈的要衝。

歷史上低地曾是一體的,而如今分解成了三個國家——荷蘭、比利時、盧森堡。其中,荷蘭和比利時是低地三國中實力最強大的,他們為什麼要鬧分家呢?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低地三國處於英法德的腹心之地


一、低地地區:荷蘭與比利時的前身

“低地三國”過去被稱為尼德蘭地區,尼德蘭在德語中意為“低窪之地”。歷史上,低地地區最早被凱爾特人佔據,他們在此建立部落,直到公元前57年被羅馬的凱撒大帝征服。以萊茵河為界,低地的南部被劃為了羅馬治下的比利其卡行省(比利時國名的由來),這一邊界的劃分,也為後來低地南北方的分離埋下了伏筆。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萊茵河將低地分為南北兩地

隨著公元476年發跡於北歐的日耳曼人滅亡西羅馬帝國,日耳曼人在西歐建立起了法蘭克王國,並把低地地區納入版圖。在法蘭克人的統治下,低地成了歐洲的種族熔爐,羅馬人、日耳曼人、凱爾特人居住在這裡,相互通婚,信仰天主教,逐漸形成了低地地區的文化圈。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北方以荷蘭省(Holland)為中樞,南方以弗蘭德省(Flanders)為中樞


二、從統一到分裂:尼德蘭革命

此後,勃艮第公爵(法蘭克王國)、神聖羅馬皇帝、西班牙國王先後成為了低地地區的主人。

法蘭克國王路易一世去世後,國土一分為三,由三個兒子繼承,低地地區被劃為中法蘭克王國治下。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法蘭克國王路易一世去世後,國土一分為三

中法蘭克的開國國王死後,他的子嗣開始爭奪遺產,國家分裂、諸侯征戰,直到1384年,勃艮第公國全部佔有了低地地區。1477年,末代勃艮第公爵戰死,他的女兒帶著嫁妝——勃艮第公國的土地嫁給了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

1519年,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通過賄賂,當選成為神聖羅馬帝國的皇帝。1555年,在戰爭中失敗、心力交瘁的查理五世,把神聖羅馬帝國的帝位讓渡給弟弟,而西班牙王位和低地地區的統治權由查理的兒子繼承。低地地區從此成了西班牙國王的土地。

隨著16世紀哈布斯堡家族控制下的神聖羅馬帝國和低地組成邦聯,低地地區被劃為尼德蘭十七省,隸屬於西班牙帝國。其中,以萊茵河以北的省份(含萊茵河穿過的澤蘭省)組成尼德蘭北方地區,以荷蘭省為經濟中樞,因此荷蘭方言——荷蘭語成了北方的通用語言。

萊茵河以南的尼德蘭南方,以弗蘭德省為經濟中樞,弗蘭德方言——弗拉芒語成了南方的通用語言。弗拉芒語與荷蘭語都是從低地德語的基礎上演化而來,區別僅僅在口音上。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西班牙國王、神聖羅馬帝國、低地地區君主——查理五世的版圖

恰恰在西班牙統治期間,低地地區走向分裂。由於經濟、宗教的差異,尼德蘭南方人和北方人分歧越來越大。

經濟上,尼德蘭的北方人遙遙領先於南方人。北方溝通萊茵河與北海,天然適合發展港口貿易。北方人開發出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海牙等國際知名的大港口,建立自己的水上艦隊。

他們順著波羅的海航線向北方的斯拉夫人購買糧食、木材和鐵礦,沿著萊茵河向德意志諸侯販賣毛皮、布匹和海產,經濟上完全擺脫了西班牙的商品市場,造船業、商業、金融業空前繁榮,新興資產階級開始在這裡萌芽。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尼德蘭北方溝通萊茵河與北海,天然適合發展港口貿易

經濟的高速發展,催生了信仰的轉變。16世紀,宗教改革的風潮席捲歐洲。由於法國境內信奉天主教的執政者吉斯公爵屠殺新教教徒,新教傳教士紛紛溯流北上。而南方人保持了天主教,南北雙方的信仰很大程度上是由經濟基礎決定的。

中世紀結束後,羅馬教皇的權威受到了較大的打擊。新教教義通俗易懂,把宗教問題和社會問題緊緊結合,取締教皇和主教,教徒間互幫互助。因此,商人、市民、資產階級佔大多數人口的北方紛紛轉變信仰,加入新教。

而在尼德蘭南方,西部為平原、中部為高原、東部則是阿登山脈,土地肥沃、降水充沛,天然適合發展農牧業和林業,土地貴族支配著南方的絕大部分人口。

南方礦產資源匱乏,又沒有建立自己的商運艦隊,80%的原料需要從法國、西班牙進口。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是天主教的堅定捍衛者,他和法國執政者吉斯公爵領導著天主教神聖聯盟,對新教徒執行殘酷的火刑。

既然尼德蘭南方人經濟上嚴重依賴法國、西班牙,因此只能跟著信仰天主教。

經濟模式與宗教信仰的不同導致了尼德蘭南方人與北方人開始走向了分歧。

16世紀,西班牙國王菲利普二世窮兵黷武,多次擊敗法國、奧斯曼帝國,國力昌盛,擴展了大片殖民地,建成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然而軍備的過度擴張,導致了西班牙連續三次宣告國家破產。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16世紀的西班牙是歷史上第一個日不落帝國

這邊西班牙財政空虛,那邊尼德蘭商人賺的盆滿缽滿,西班牙國庫的收入一半以上來自尼德蘭地區。眼紅的國王對尼德蘭地區苛以重稅,賴掉尼德蘭人購買的鉅額國債,並以宗教的名義迫害尼德蘭新教教徒,處死了五萬餘人。

面對剝削,1576年尼德蘭十七省代表在根特城簽訂協議,發動尼德蘭革命。在共同的敵人面前,協議摒棄了南北宗教的分歧,把尼德蘭南北整合在一起,建立尼德蘭三級議會統一事權,以驅逐西班牙及其盟軍。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尼德蘭革命

然而革命的風暴越演愈烈超出控制,殺紅了眼的北方革命者甚至開始奪取合法貴族和天主教教會的土地。看到革命戰友居然對自己人動起了刀子,信仰天主教的南方人驚恐萬分。

南方人本來與西班牙有著共同信仰,經濟往來密切。在他們看來,西班牙人只是加稅要錢,而北方人卻企圖剝奪他們的土地、信仰、財富與生命。權衡之下,在南北方簽訂條約的10年後,尼德蘭南方乾脆組成“阿拉斯同盟”,於1585年同西班牙講和,退出尼德蘭革命,成為“西屬尼德蘭”。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阿拉斯同盟(黃色區域)與烏特勒斯同盟(湖藍色區域)

受到宗教迫害與經濟掠奪甚深的北方人與西班牙沒有任何迴旋的餘地,他們組成“烏特勒斯同盟”,與西班牙的宿敵——同為新教陣營的英國攜手抗敵,團滅西班牙無敵艦隊。

歷經80年艱苦作戰,1648年尼德蘭北方人推翻了西班牙統治,荷蘭獨立。建國後的荷蘭如日中天,創建了荷蘭東印度公司,發明了銀行、股票交易所和新型貿易船,七大洲中除了南極洲以外都有它的殖民地,一度成為“海上馬車伕”。

自此,尼德蘭十七省南北分裂已成定局。


三、彆扭的重組:聯合王國的誕生

而回歸西班牙後的尼德蘭南方人度過了130年的太平日子。1714年,奧地利哈布斯堡家族通過西班牙王位戰爭奪取了尼德蘭南方地區。

然而,儘管奧地利統治者信仰天主教,但他們不滿教會對國家行政指手畫腳,並試圖完成宗教的世俗化。因此,奧地利在尼德蘭南方抑制教會財產,取締修道院,引起了虔誠信教的南方人不滿。

尼德蘭南方人的鄰居——法國在1789年爆發了大革命,自由、平等的民主思想催生了南方人民族意識的覺醒。受到法國鼓舞,南方人有樣學樣發動了革命,趕走了奧地利統治者,效仿美國建立了“比利時合眾國”,比利時人從此以獨立的身份屹立於歐洲大陸。

但新生的比利時合眾國國力孱弱,奧地利軍隊捲土重來,比利時合眾國抵擋不過,就此亡國。恰逢法奧兩國交戰,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亡國的比利時人轉而加入法軍,驅逐奧軍。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比利時1789革命,建立了比利時合眾國

不料前腳趕走狼,後腳來了虎。擊敗奧軍的法國轉頭吞併了比利時,推出了和奧地利如出一轍的反宗教政策,大肆掠奪比利時的藝術品,強徵比利時青年入伍當炮灰,推行法語取代弗拉芒語,比利時淪為了法國的殖民地。

另一邊,曾經的海上霸主——荷蘭也敵不過法國人的鐵蹄,法國人征服荷蘭後,國王威廉流亡到了英國,荷蘭人和比利時人被法國統治了整整20年。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法國人吞併了比利時與荷蘭

1814年,反法同盟終於擊敗了拿破崙,荷蘭、比利時迎來了復國的契機。荷蘭國王通過割讓錫蘭、南非的殖民地,換取英國人支持荷蘭復國。

而比利時的命運則掌握在反法同盟的外交官手裡。他們提出了五個方案:歸屬奧地利;歸屬普魯士;瓜分比利時;比利時獨立;比利時與荷蘭合併。勝利者奧地利、普魯士、英國都有自己的考慮。

奧地利擔心獲得比利時之後不得不與強大的法國為鄰,寧可選擇從其他地方獲得領土補償;普魯士同樣視比利時為燙手山芋,比利時沒有山川之險,既會引起奧法兩國的不滿,又難以防守法國的突襲;英國一心維持大陸均勢,不論比利時獨立還是瓜分比利時,都難以控制強大的法國,一旦法國捲土重來,脆弱的比利時可能一夜之間易手。

英國的外交大臣一力主張在法國北部建立一個屏障國家,抑制法國的擴張。當時正值英荷關係親善,在他看來,荷蘭作為英國的盟友,與比利時相毗鄰,歷史上又曾是一體的,因此希望荷蘭能夠兼併比利時。

而荷蘭又曾是海上霸主,英國人預計荷蘭一旦兼併比利時,就能形成足夠強大的武裝力量對付法國,防止法國過於強大。於是在英國的推動下,荷蘭比利時合併成一個國家——尼德蘭聯合王國,由荷蘭奧蘭治家族出任國王,尼德蘭的南北再次合併。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1815年尼德蘭聯合王國領土


四、荷比分家:1830年比利時革命

然而,強扭的瓜不甜,尼德蘭聯合王國初代國王的統治更是昏招迭出、不得人心。即位之初國王為了同化南方人(比利時人),強迫比利時人使用荷蘭語。

從中世紀起,比利時中部高原地帶和東部阿登山脈的生活必需品就嚴重依賴法國鄰居的進口,在千年歲月裡,當地居民開始用法語交流。到了法國殖民後期,比利時更是擁有一半是法語區,一半是弗拉芒語區(與荷蘭語相近)。國王的語言同化政策立刻得罪了半數比利時人。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比利時處於荷蘭語和法語的交匯處

國王的財政政策也是一團亂麻。為了賄賂反法聯盟同意兼併比利時,荷蘭就欠下了20億弗羅林的債務,並許諾在比利時邊境修築大量城堡阻擊法國,這又欠下1億弗羅林貸款。此時整個國家歲入僅3800萬弗羅林,國王的對策就是對比利時加稅。

除了語言、財政政策外,國王還在宗教問題上折騰。荷蘭信奉新教,比利時信奉天主教。國王看比利時的天主教教會學校,怎麼看都膈應,隨即宣佈限制天主教徒出任教師,出臺種種禁令來馴服教士。

這樣一來,比利時人就不樂意了,比利時的議會代表宣佈集體辭職表示自己的不滿。誰知國王為了鞏固王權,變本加厲,對比利時人實行就業歧視,限制出版自由和結社自由,破壞選舉制度,占人口多數的比利時人在內政、軍事等崗位只佔十分之一不到的席位。

在比利時民眾看來,他們的祖先在尼德蘭革命期間被荷蘭人的祖先侵佔土地、搗毀教堂。如今的荷蘭人又在他們頭上作威作福。1789年的時候,比利時還打敗過5萬奧軍並獨立建國,現在比利時人口400萬,荷蘭駐兵才1萬,國庫連軍餉都發不出,此時不起義更待何時?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1830比利時革命

1830年8月25日,比利時人發動起義。他們召開國民會議選定君主制度,到處物色一個賢明的君主來領導國家。比利時人一致推舉聲名在外的利奧波德公爵擔任國王。

利奧波德公爵是德國人,迎娶了英國的夏洛特公主,又促成了他姐姐與英國愛德華王子的婚姻,加上法國本來就對荷蘭強令法語區的比利時人改說荷蘭語不滿。這樣一來,利奧波德統治下的比利時得到了英法德的全力支持,荷蘭的外交環境空前孤立。

不甘心失敗的荷蘭人又組織了8萬部隊入侵。為了“說服”窮兵黷武的荷蘭國王,英法聯軍封鎖了荷蘭港口,圍困了要塞,1839年尼德蘭威廉國王屈服,承認比利時獨立。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利奧波德擔任國王

比利時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因素,使得其在歐洲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成為了歐洲各國之間互動的橋樑。

地理上處於歐洲列強的中心位置,又是新教文化與天主教文化的分水嶺,比利時被稱為“歐洲的十字路口”,歐洲強國也因此默認了比利時作為各國的緩衝地帶。在現代,比利時的首都布魯塞爾成為了歐盟總部的所在地。

本是一家人,比利時為什麼要脫離荷蘭獨立?

▲歐洲的十字路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