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麼理解親兄弟,明算賬的?

ly聲聲慢


青春年少的時候,兄弟之間應該以兄弟情誼為主,在經濟上沒必要分那麼開。

但組織家庭以後,經濟上還是要算得清清楚楚。因為兄弟之間有情誼,但是家庭裡還有其他成員,還有妻子、孩子,甚至妻子的親戚等。妻子的親戚雖然沒有住在一起,但說不定有經濟利益的拉扯,有利害關係。


自己組織了家庭,父母大人也一天天老了,我們也有贍養的義務。兄弟之間帳目清楚,對父母大人的責任也明明白白,誰也別想賴賬,誰也不能不履行自己的義務。

不過也不能搞一刀切。有的兄弟情同手足,妯娌也親如姐妹,大家特別通情達理,家庭條件又好,走得特別近,經濟上可以不分你我,這樣和諧的大家庭又未嘗不可呢!


但這樣的家庭還是很少的,主要是父母遺留下的財產比較雄厚。靠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錢,都會心疼,都會看得很重。每一分錢都是我們自己的,誰要是強佔去,我們就和他拼到底。


張望鹽井


除了“親兄弟,明算賬”之外,還有一句話,就是“親是親,財是財,惱了親戚,為了財”,這其實也是告誡我們,只要是牽扯到錢的事情,還是要儘量算清楚,否則最後可能連親戚都做不成,兄弟反目都是可能的。

1、《都挺好》中,蘇明成想讓蘇大強住到蘇明玉那裡,最後蘇明玉把他們都約到老宅子談一談,剛開始,蘇明成“擺事實、講道理”,認為蘇明玉應該負擔起蘇大強的飲食起居。蘇明玉也答應了,但是要算一下帳,讓蘇大強把這幾年每個人的花銷賬本拿出來,蘇明成啞口無言,所有的賬目都擺在上面,做不得半分假。

2、有不是人就是因為賬目不清,導致兄弟反目的。我老家鄰居兄弟倆,就是常年打架,而且打地不可開交,別人也只能看熱鬧,他們卻怎麼都消停不了。原因就是,弟弟當年上學的時候,經常在哥哥家吃飯,而且哥哥還經常給他一些零花錢,弟弟畢業參加工作之後,又從哥哥那裡不斷借錢,每次都不多,幾百塊。

為了幾百塊都不值得記賬,更值得打欠條,但是次數多了,也應該積累了不少。還有幾次,是弟弟要用錢,借的比較多,幾千塊的,也沒有記賬。剛開始嫂子還是願意借錢的,但是次數多了,嫂子就有點意見了,說以後借錢,讓小叔子打欠條,要不總這麼下去也不行。

直到有一次,弟弟借錢買樹苗,需要3000塊,跟哥哥借,哥哥拿出錢來,不過讓弟弟打個欠條,弟弟甩手就走了,錢也沒要。從此之後兩家的關係就不是很好。

最後是哥哥打算翻修房子,錢不夠,就讓跟弟弟說,支援點,弟弟說沒錢。嫂子聽著急了,就說那就還錢,弟弟也冒了火,說不就從你那裡用了幾個錢嘛,至於這麼急赤白臉的嗎。於是去取了5000塊錢,砸在哥哥的面前,說從此之後,兩不相欠。

但是嫂子卻不願意了,說這麼多年,小叔子借的錢不會少於兩萬,現在拿出5000塊就說兩不相欠,這怎麼能行?

於是兩兄弟最後就打起來了,一個說5000塊都多了,他根本就沒有借那麼多,另一個說絕對不會少於20000塊,但是兩個人誰都沒有詳細的記錄,都是嘴上說,但是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是正確的。

兩兄弟打了好幾年,比普通鄰居都不如。

3、其實有很多親戚之間的往來,都是因為錢財引起的。救急的錢,不要利息是可以的,但是做生意借的錢,還是應該有利息等等,這都是一些基本的。

4、我小姨夫就是做生意的,賣焦油,經常會倒不開帳,所以跟親戚借錢是常有的事,但是他還是非常守規矩,借了,就按月給利息。他每次從外地回來,總是會帶半隻羊,拿到我家(我家要大一些),把所有的親戚都喊了,吃上一頓羊肉大餐。親戚關係都非常好。

5、有些時候,不能因為親情,就覺得拉不下臉,抹不開面子,不記賬,沒有記錄,到時候很容易導致雙方都覺得別人佔了便宜。

6、這是一種正常心理,就像賭博一樣,有輸有贏,即使輸多贏少,你也會覺得自己贏了,因為人的大腦會主動忽略那些對自己不利的東西,只喜歡記錄那些能引起自己心情愉悅的東西。

我們在家,經常打三人麻將,每人分20張撲克牌,打著打著,需要付錢的時候,卻發現自己的撲克牌已經沒了。就是這樣的心理。

7、所以,“親兄弟,明算賬”是必須的,如果你還想保持良好的兄弟關係,就把賬目算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要是一筆糊塗賬,那你們的兄弟情,早晚跟塑料花一樣。


情感老饕


親兄弟明算賬!我個人認為挺好!這也叫先小人後君子!

第一種情況:假如雙方經濟實力相當,剛開始,也許只是一時的手頭有點緊,相互藉藉,誰都不在乎那麼點錢,一奶同胞的親兄弟,似乎算賬倒是生份了!

再說剛開始,時間短,誰多誰少,記得清楚明白。個人心中一把算盤,各種換算,帳其實是平的!

當你來我往,不習慣記賬,而又習慣性彼此相借拿。搞得一家不像一家,兩家不像兩家。扯著葫蘆撈著瓜,分不清楚了!

一來二去時間一長,次數一多也就稀裡糊塗,分不清了!各自都認為自己付出的多!稍有矛盾,都認為對方不識好歹,忘恩負義。

不僅不利於兄弟團結,有時甚至是反目成仇。

我有個熟人,他的大嫂借老二,老三,老四的錢,從不還,看上他們家東西,直接拿走。連聲招呼也不打。

關鍵還到處說:她為了他兄弟們如何如何的付出,搞得老二家差一點點離婚,最後是老二腦袋清醒明白過來,挽回了婚姻。

最後,搞得老四家離婚了!

第二種情況:彼此經濟實力懸殊。當經濟弱的一方向經濟強的一方借錢時。

自然是看在親兄弟的情分,既不忍心要,又不缺那個錢。自然是不要的!

剛開始他或許是道謝再三,又再三發誓:人不死債不爛,反正是遲早會還。

時間久了,當你幫他緩解經濟壓力,成為一種習慣後,他就從心底認定,你給的理所當然,受之也就心安理得。反正你有錢,不要白不要。

別忘了,這世上喂不飽的永遠是人的貪心。你一百次的好!抵不過你一次的不好!所以一句古話:救急不救窮。

以上兩種情況,最後的下場,就是兄弟反目,不利兄弟團結。基於以上原因:親兄弟還是明算賬的好!

我個人認為:有手有腳的,最好誰的都不要欠,欠誰的錢,都在他面前,都抬不起頭,總感覺矮人一截!實在不行,寫個借據,也要做到有借有還!即使是親兄弟!。

【🌺我是夭木夭,桃之夭夭的夭,木頭的木🌺煮字療傷——夭木夭!🌹歡迎你的關注】





夭木夭


我的這個回答可能會招致部分人指責,他們肯定會說,我這人太死相了,太刻薄了,都是一家人,何必那麼仔細認真。

其實這個問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進步而逐漸凸現出來的。對於一箇中年人來講,我也經歷過那種“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時代,那時候借錢還債全憑一個“信”字,自己相“信”,對方守“信”也不記得有什麼借條,欠條之類,也沒聽說過有什麼經濟糾紛。現在不同了,估計一是人們的法律意識增強了,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經濟意識增強,有了自我保護意識,這也是人類進步的一種表現吧。

親兄弟,哪怕是親父子之間,我認為也要明算賬,俗語說的好:“先小人,後君子”。出現一些賬目問題或者借貸問題,特別是一些持續性的,往往因為是兄弟,父子,親戚,朋友,抹不開面或者不好意思張嘴,看是大家和和氣氣,但為自己切身利益著想,其實各自心裡都有一筆賬目,本來是一點小事,因為時間越來越長,又因為無有效憑據,賬目的本來面貌就越來越模糊,給以後的發生更大的矛盾埋下了隱患。

身邊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我的兩個表哥就發生了這樣的尷尬事,兩人都沒成家的時候,因為老大老實本分在外打工存了一些錢,而老二不安本分,整天張羅這個項目,那個項目,不斷投資,於是老二就向老大借錢,基於老大身份,老大又有真心想幫一下弟弟的打算,於是就有求必應,隔三差五,三千五千,現金交易,也沒什麼沒有任何憑據。這種問題,我和老婆當初就看出了弊端,就跟他們講,兩人必須好好列一下賬目,還不還清沒關係,具體的是把賬目算清楚。兩人表面上點頭答應,後來依舊我行我素。幾年過去了,好了,現在兩人都已成家,因為經濟問題,搞的兩家關係特別僵,老大說老二還欠他一筆錢,並且還賣弄似的告訴了老婆,老二說早就還好了。兩個人債務關係現在變成了兩個家庭的債務關係,無憑無據,全憑各自的兩張嘴,如何說的清?如果他們當初能夠聽從建議,及時清算,也不至於此。

賬目及時清算,當初也就是鼓鼓氣,紅紅臉的事,沒什麼大不了,但等到日後出現重大分歧,再去理順,恐怕已經超乎了你的想象!

歡迎點贊和關注我,也歡迎廣大網友前來評論,謝謝。


善良阿德


錢財糾紛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有一條原因往往被人忽視,那就是親人,兄弟、及朋友之間,因為顧及面子,不好挑明,而到頭耒,鬧得不歡而散,甚至形同陌路。

親兄弟明算帳,意在警示人們,應提到高度的重視,自然是有道理的,這些無容置疑。

但,假如兄弟之間,彼此坦誠相見,做到心悅誠服,那麼,事情何去何從,都不失為一條明智的選擇。

(因連日風雨交加,致使電路中斷,手機無法充電,遲復了朋友的問題,尚望多多包涵!

特此致歉!)


藍天無垠666


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老虎是一種危險的的動物,平常人沒有武松那樣的能力,想要戰勝它就得靠團隊的力量。而親兄弟最符合標準了,從小生活在一起彼此之間的配合也會很默契,同時更重要的是彼此的信任。由次可見兄弟感情有多深了。

權利能讓兄弟之間兵戎相見。

既然兄弟之間有如此深的感情何必要分的那麼清楚呢?記得有這樣一句話“觀古知今思進退”

嚮往大了說,最近清朝的宮廷劇特別多,雖然它不是歷史但是也可以讓我們學到一些事,九子奪嫡的事情在歷史上還是有的。他們都是親兄弟,在至高無上的權利面前都成了仇人。還有唐朝的宣武門之變,也證明了這個道理。

金錢會使兄弟反目成仇。

這樣的例子也不上,兄弟幾個為了獨自佔有父輩的遺產,也是機關算盡花招百出。最後弄得兄弟反目。

親兄弟不明算賬會如何呢?

我所在的工廠是家族企業,老闆、採購、銷售、生產全是他們一家人,結果廠子辦了七年,老闆欠了兩千萬的外債,其它的兄弟親戚都發了財。後來廠子要倒閉了來了投資的,把之前的漏洞全找了出來,還找了不少兄弟親戚摟錢的證據,後來你的沸沸揚揚,兄弟也沒的做了。

所以說“親兄弟明算賬”這句話是至理名言。

把賬算清楚了,將來都是好兄弟。如果稀裡糊塗的不出事還好,一出事兄弟都不如路人。


小錢兒說事


親兄弟明算賬有道理嗎?你怎麼認為?

我非常認可這個觀點!

二十年前,老母親去世了,按照我們這裡的習俗,年齡大的人去世,也是一件白喜事,得稍微大操大辦一下,街坊鄰居、親朋好友都來弔唁,擺了幾十桌,好煙好酒伺候,煙花爆竹一個勁的燃放,大辦三天。喪事處理完後,一賬算下來,除去街坊鄰居、親朋好友的份子錢,還虧空一萬多元。

按道理,這錢得我們兄妹幾個根據各家親戚多少的比例分攤,這其中二哥的親戚、朋友最多,份子錢當然出的最多,如果按比例分攤,他需要補充的錢就很少。可二哥不同意,不分多少,大家平攤,沒什麼吃虧、佔便宜的。

但我認為,算賬歸算賬,分攤歸分攤,好讓大家心裡有個數,大家比較認同我的看法,一賬算下來,從數字上看,的確二哥吃了不少的虧,多出了很多錢。

我們看在眼裡,也記在心裡。暗暗佩服二哥的度量和為人。多年後,二哥家只要有事,無論大小,我們總是衝鋒向前,需要錢出錢,需要力出力,也算你是對他的回報。

因此,我認為親兄弟明算賬,算的不是賬,算的是理!


王洵785


所謂"親兄弟明算賬"只是一個預防措施。不是說如果不明算賬就一定會影響兄弟關係,而是通過明算賬來從根本上消除存在影響兄弟得可能性因素。

1.很多感情在不沾染金錢進去的時候可以很無私很純潔,但是一旦沾染了金錢之後,人與人之間就會產生一定的心理差異,這也就是很多關係很好的親戚朋友在存在金錢來往之後為什麼會有很多人關係有所變化,甚至老死不相往來。

2.每個人對待金錢得觀念不一樣,所以明算賬也是最好的避免由於金錢觀念不一致而導致關係變化的最好的方式。比如說有的人大大咧咧,有時候問同事借個五塊十塊的沒在意也就不還了,自己也沒意識到這個問題。但可能你的同事朋友會很在意你沒還錢,然後會對你產生一些不好的影響與話語。

所以不管從哪一方面來說,"親兄弟明算賬"雖然看上去有點不近人情,確實我們保護感情最好的方式,因為不明算賬的除了錢還有一種最難還的東西叫做"情"!


Leezy先森


“親兄弟明算賬”是兩條線,親兄弟一條線,明算賬是一條線。第一,“親兄弟”是基於家庭和親情關係的緊密關係,互相對彼此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和義務,患難與共,有福同享有難同當,更多的源自於農耕社會沉澱下來的社會倫理道德,思想文化,局部默契共識,以及個人感情等“精神層面”的平衡。

第二,“明算賬”是基於保護每個人神聖的私有財產和物權不受道德綁架式的任何人的侵害或者佔有,保證在經濟層面的絕對公平,也保證了合作各方的知情權(尊重人權,俗稱“把別人放在眼裡”),因為物質和財產是這個世界本質,進入經濟全球化的現代文明社會,明算賬這一點愈發重要,因為這是建立信任,平等合作,共謀發展的的基礎。

第三,“親兄弟明算賬”是社會在發展過程中積累的經驗,旨在告誡後人,基於熟人關係下的合作一定要把經濟層面的賬,當著所有合作方的面,所有合作方全部在場,算的清清楚楚,保證知情權和其他基本權利。

否則,一旦“第一”和“第二”糾纏在一起,親兄弟間反目成仇,夫妻間勞燕分飛,家族內訌,企業內鬥,一輩子就永無寧日。


天籟音樂


做大做強必須要有規章制度,越是親越是要把賬算清楚。

假如兩兄弟做生意,兩兄弟之間從來不把賬算清楚,等到年底、不做生意這些情況發生時,肯定是要算賬的,到時各種矛盾必然凸顯,當初沒算清楚,都覺得對方佔到便宜了,其實未必,但是沒算清楚賬目,很難達成共識,可能會因為是兄弟,不會特別撕破臉來事後算賬,可能也就算了。但如果再一次跟金錢有關的事時,還會不把賬算清楚嗎?正因為前人總結的經驗,後來人才都會把賬目算清楚,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好嗎?

另一個情況,兩兄弟之間非常非常和諧,但是各自的老婆之間呢?各自組建家庭的成員之間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