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寺堡區“抱團取暖”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

吳忠日報訊(記者 賈麗)4月1日,在紅寺堡區柳泉鄉肉牛養殖聯合體的養殖圈棚內,黃白相間的牛兒在陝亮的悉心餵養下,悠閒地吃著草料,“哞哞”的牛叫聲此起彼伏。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紅寺堡區“抱團取暖”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

說起陝亮,在柳泉村也算小有名氣,是當地的養牛大戶。“春節前,我把家裡的牛賣了,打算入股合作社,可受疫情影響,這個計劃被推遲了。疫情穩定後,我們就準備去外地買牛。”陝亮高興地說,以前,陝亮最多能養二三十頭牛,入股合作社後,養殖規模擴大了,收入也能翻一倍。

陝亮口中的合作社是由柳泉鄉柳泉村黨支部書記牽頭,其他8個村的黨支部書記或主任擔任法人所成立的肉牛養殖專業合作社,也是該鄉積極探索“支部+合作社+企業+農戶”的產業發展新模式。該鄉副鄉長馬全宇說:“去年,針對柳泉鄉壯大村集體經濟發展模式單一、資金使用存在風險等問題,鄉黨委積極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新路徑,引導村‘兩委’班子靈活運用‘資源、資產、資金’三要素,通過盤活養殖場資產、整合村集體資金等方式,變被動‘輸血’為主動‘造血’。”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 | 紅寺堡區“抱團取暖”助推村集體經濟發展

“我們想改變以往坐收租金的村集體發展模式,整合村集體資金,購置西門達爾肉牛,建設養殖園區,打造養殖聯合體,利潤所得用以壯大村集體經濟。目前,園區已經養殖肉牛200頭,計劃養殖規模達到1000頭,帶動35戶政府兜底戶穩定分紅。”柳泉村黨支部書記王強說。該村殘疾婦女鹹阿米就是35戶兜底戶之一,因丈夫早年去世,僅留下鹹阿米和3個年幼的孩子,不幸的是有兩個孩子也同鹹阿米一樣身患殘疾。王強說:“我相信只要村集體經濟發展得好,像鹹阿米一樣的兜底戶的生活也會越來越好。”

近年來,紅寺堡區把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作為抓黨建促脫貧的重要抓手,大力實施村集體經濟“破殼”工程,推動基層黨組織走上前臺、主動作為,形成良性發展格局。截至2019年底,紅寺堡區累計爭取中央、自治區、吳忠市、紅寺堡區各類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2.02億元,實現了全區24個非貧困村和40個貧困村扶持資金全覆蓋,共獲得村集體收益資金1770.76萬元。預計2020年底,9個村集體能實現年收益50萬元以上、27個村集體年收益達到40萬元至50萬元、28個村集體年收益達到5萬元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