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電影皇后”胡蝶:懂得入世,才能處世

民國“電影皇后”胡蝶:懂得入世,才能處世

胡蝶,是個被奉為“民國第一美女”、“電影皇后”的奇女子。

她生於一個風雲詭譎的戰爭年代,一生都伴隨著國事民生跌宕起伏,艱難求生。

但是,她偏生了一顆七竅玲瓏心,看淡世事風雲,把自己的生活過得雲淡風輕,直至81歲安然過世,算是民國美人中難得的善始善終。

回顧她的一生,是始終入世的一生,從入世而後處世,翻雲覆雨中,她始終在世間站穩腳跟,屹立不倒,走出了自己的獨特風姿。

01 成長之路:良好的教育,不菲的成就

1908年,胡蝶生於上海一個普通人家,家人為她取名胡瑞華,胡蝶是她長大後從藝時的藝名。

蝴蝶出生後不久,他的父親受親戚提拔,被任為京奉總督察。父親做了總督察後,胡蝶一家就隨著父親的政務工作四處奔波,可能也是具有語言天賦,胡蝶在此期間竟不知不覺學會了講流利的上海話、粵語和京片子。

她的父親雖然工作繁忙,但也沒忘了對女兒的教育。她6歲開始接受私塾先生上門啟蒙教育,8歲進入天津天主教女校就讀,就此養成了一生讀書的好習慣。

此後胡蝶還輾轉在廣州、北京入讀過不同學校,雖一直在四處奔波遷家,但是胡蝶從未放棄過自己的學業。

直到胡蝶16歲時,全家人又重新舉家返回上海,一家人才算是穩定了下來。

民國“電影皇后”胡蝶:懂得入世,才能處世

少女時期的胡蝶

也是同年,胡蝶做出了一個特別的決定:報考中華電影學校。

在胡蝶前16年的人生中,她一直在接受著來自方方面面的教育。這些教育,有些來自學校,有些來自家庭,也有一些來自社會。學校教會她思想深刻,家庭教會她品德教養,社會教會她人情世故。這些,都促成了一個少女身上的種種美好品質。

而決定報考中華電影學校,並不是胡蝶的一時衝動。

她從小性格活潑聰敏,對音樂極其敏感,還非常熱愛表演,雖然這些表演都只是對身邊事物的模仿,但她的模仿總是形象生動、惟妙惟肖。投身藝術的種子早已在她的心裡萌芽。

中華電影學校是我國第一所電影演員培訓學校,在胡蝶16歲返回上海那年開辦,並同時開始招生。

同民國時期的才女張愛玲都說了:“出名要趁早”!由此可知無論在哪個年代,想要出名抱有明星演員夢的少男少女都不少。果然,和胡蝶同時報考中華電影學校的應試者足有一千多人,這可是在戰亂不斷的民國時代啊。

最終,憑藉著自己的巧思和演藝才華,胡蝶還是在這一千多名應試者中脫穎而出,成功考入了中華電影學校。

考入中華電影學校的胡蝶,接受了系統完善的演藝培訓和藝術薰陶,她自己刻苦努力,對所有專業課程都很認真,尤其對錶演課程最為喜愛,投入了巨大的精力去學習鑽研。不懈的努力加上一定的天分,她的演藝才華很快就顯露出來了。

很快,在入學第二年,她就被邀參演了一部電影《戰功》,由此開始了她長達半個多世紀的電影演藝生涯。

胡蝶憑藉著自己標誌性甜甜的酒窩形象,踏上了一路輝煌的電影之路。她出演的作品橫跨中國默片時代和有聲片時代,在國內和國際上都獲得了巨大聲譽,推動了中國電影事業的發展,增強了中國電影在國際上的地位和影響力。


02 感情之路:兜兜轉轉,和一人伴終身

古人云:紅顏多薄命。自古以來漂亮聰慧美好的女子更易受到情傷之傷害,大多都命運多舛,韶華早折。

而民國第一美女胡蝶的一生,卻擺脫了“紅顏薄命”的魔咒,中間雖有波折,卻平平安安活到了81歲才撒手人世。

她的感情故事一直為後人所津津樂道。

在胡蝶第一次擔任女主角的電影《秋扇怨》裡,她和清秀瀟灑的帥哥林雪懷演一對情人,戲裡眉目傳情,戲外兩人也墜入了愛河。

民國“電影皇后”胡蝶:懂得入世,才能處世

胡蝶與林雪懷

這是胡蝶的初戀 ,和天下大多數少年少女初戀的結局一樣,她的初戀也是無疾而終的。

這段戀情的開始是佳人才子的一見傾心,結束時卻是對簿公堂的一地雞毛。由於兩人早前感情濃時高調在報紙上登了訂婚消息,後來感情不再,兩人訴諸公堂,相互對壘,更是引起了當時各種小報的大肆報道宣揚,胡蝶在這段感情中左右應對、身心俱疲。

在所有小報記者傾巢出動,紛紛報導“雪蝶分飛”的新聞時,胡蝶是最孤立無援的時候,民國時期的女子,還沒有那麼多的婚戀自由,胡蝶既已訂婚,又豈能輕易解除婚約。

頂著這許多的壓力,胡蝶抱著壯士斷腕的決心,用堅韌的品質堅持了下來,終於遠離了那段壞的感情,走入了自己新階段的生命征程。

重獲自由的胡蝶,更加明白事業的重要性,她沒有再去找另外一個男人療傷,而是一心投入表演事業,她的事業在此後幾年,不斷攀上一個又一個高峰。

命運偏偏就是這麼有趣,“無心插柳柳成蔭”。放下情愛的胡蝶,在一心追求表演事業的過程中,竟也悄然邂逅了自己的真命天子。

經歷過前一段情傷的胡蝶,對待感情更加理智更加看得開,在追求者雲集的人潮中,她選擇了溫文爾雅,默默陪伴她的潘有聲。

潘有聲給了胡蝶足夠多的安全感,一直默默陪伴。即便和胡蝶這樣的大美人大明星確認了戀愛關係,他也低調內斂,既不四處宣揚,讓胡蝶繼續安心工作:也不借機攀附蝴蝶的社交圈,自己默默踏實地作者自己的工作。

兩人經歷了六年的馬拉松長跑後,終於一起攜手走入了婚姻的殿堂。

民國“電影皇后”胡蝶:懂得入世,才能處世

胡蝶、潘有聲二人結婚照

此後一生,兩人一直不離不棄,榮辱與共,攜手前進,直到生命的盡頭。


03 蝴蝶飛走了:生逢亂世,擁有一顆智慧的心

胡蝶的一生,就像天地間蹁躚飛舞的蝴蝶一般,美麗靈動,歷經世事滄桑,仍能在廣闊的天地間覓得芬芳。

與同時期的其他女演員女明星相比,胡蝶的晚年算得上平和寧靜,她也絕對算得上長壽幸福。

民國“電影皇后”胡蝶:懂得入世,才能處世

胡蝶早期和晚年對比照

胡蝶在紙醉金迷的上海灘揚名,走過水深火熱的連年戰亂,走過風波不斷的新中國初期,直到晚年在香港定居過,在加拿大溫哥華定居過。

無論在什麼年代什麼時候,她始終都充滿智慧,內心堅韌充滿力量。

她面對誘惑,既不怯弱也不放縱,能夠合理地追求自己的慾望。

她面對情傷時,自我反省及時止損,沒有讓自己陷於感情的漩渦中不能自拔。

她再次面對愛情,不慌不忙不頭腦發熱,讓時間來檢驗愛情的真諦。

她面對生活變故,被囚禁被圈養,懂得適時低頭彎腰,畢竟活著才有未來。

她面對外敵入侵,能夠堅守底線辨明是非,履行著自己作為公民最基本的義務責任。

她面對喪夫之痛,收拾心情重返影壇,什麼角色都用心演繹。

作家張恨水曾對胡蝶有過評價:

胡蝶落落大方,一洗女兒之態,性格深沉、機警、爽利兼而有之,如與《紅樓夢》中人相比擬,十分之五六若寶釵,十分之二三若襲人,十分之一二若晴雯。

這樣的評價,也算是道出了胡蝶的性格特質:高情商,知世故而不世故,願意入世,活出自我。

1989年4月23日,病床彌留之際,她笑著對身邊親友輕喃:“蝴蝶(胡蝶)要飛走了。”

就此,她在81歲的時候詩意的飛去了一個世界。

人間再無胡蝶。

卻留下了胡蝶的美麗傳說。

民國“電影皇后”胡蝶:懂得入世,才能處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