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億人際關係:都想結交貴人,到底怎樣才算是人脈?怎麼結識?

王億人際關係:都想結交貴人,到底怎樣才算是人脈?

1.很多人都想跨界跨圈子去結識比自己更高端的人脈。但是很少有人真正的理解人脈的本質。所以在這條路上走的並不順暢,還很有挫敗感,其中不少人由愛生恨還有了仇富心態,也漸漸斷送了自己跨界發展人脈的渠道。在談人脈之前,你需要理解人脈。人脈的本質是什麼?人脈的本質是價值交換。人脈不在別人身上,而在自己身上。

2.很多人都會經常與同學、朋友組局,會經常參與某些聚會,會在聚會場合結識新朋友,互相留存電話或微信方便以後聯繫,說不定某個“人脈”能成為你的貴人,能幫到你的大忙。但是真正到了需要用人的時候,一個電話打過去,對方不冷不淡甚至根本記不得你。為什麼?有人覺得是自己與這些大佬不經常聯繫,平時多發點問候短信就行了。但我相信有很多人試過之後還是覺得效果不明顯,那多走動吧,去送送禮如何?結果我不用說了,你可以試試。我想表達的是:為什麼你會這麼殷勤的發問候訊息?去送禮?

因為你們之間的地位和身份不對等(我們稱之為價值,社交價值。),你希望以這種方式去討好對方,以此獲得對方的關注與後續的發展。

3.這種方式有沒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比如在我們在學生時代,曾經很投入地去追求某個女生,不惜花費大價錢去給她買花買巧克力,請她吃飯看電影。好讓對方能夠答應我,做我的女朋友。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對方的價值高於我們的時候我們經常去做的事。比如對方是個大美女,有顏有才,大把人排著隊追。如果你跟這幫人一樣去做這些事,那麼所得的結果也跟他們的結果相差不大。你需要做的是什麼?是差異化競爭。(涉及到營銷與PUA方面的東西,不展開講。)

4.這個社會所有的資源與價值都分佈不均,有人缺這種資源,有人缺那種資源。當你能夠給這個社會提供某種價值或資源的時候,自然而然會有人來找你,而這些人他們所缺的正是你所能提供的這個價值。(即價值互補,我們談的是社交中的價值互補,不是經濟學)這個時候,所謂的關係和人脈就產生了。

比如,你是研究生學歷,能夠幫他的子女輔導功課,這就是你的價值所在,這就是你價值的具體體現。你說你想結識這位大佬,那麼你就要想想與這位大佬打交道你所能提供的價值在何處?比如你所學專業與他的公司某職位對口,你除了擅長輔導功課還有沒有其他特長?能不能提供其他價值?(很抱歉從問題中的描述我沒有獲得相關的信息無從給出具體意見。)

5.人是社會動物,具備社交屬性,有一定的社交價值。可能你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其實不是的,這種感受是通過比較得出來的。就像幸福感這個東西,只要有人墊底,你就會覺得自己並不是最不幸的,還有人比我可憐。

做任何決策之前,你首先要做的事情是自我定位。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句話不是瞎掰的。良好的自我認知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開端。不要過高或者過低的看待自己,充分挖掘自己的價值,包括潛在價值。

自我價值可以有自身屬性諸如勤勞、踏實等品行;也可以有技能方面諸如駕駛、輔導功課(就是你目前所提供的這個價值)、在某一專業有很深的專業技能等;也可以有身份地位類諸如高學歷、XX集團人事總監、XX辦公室主任等等……

自己花時間把自我定位做好有助於對現在和將來有一個明確的認識,從而可以做出當時情況下的最優決策。

6.物以類聚,人以群分。所謂的人脈也有人脈圈的說法,就像學校裡,成績好的是一撥人,成績差的是一撥人;在社會上,開10萬小車的一撥人,開百萬小車的又是一撥人。如果你想實現人脈圈的跨越的話,短期內是比較難的,尤其是與跟你社交價值不對等的大佬人物打交道。因此我認為,如果你想邁一大步的話容易扯著蛋,我建議先不要把問題說的那麼大,要結交什麼高端人脈給人感覺聽起來很高大上,這樣不好。你可以將對方當成是你的貴人,問題改為“如何能得到對方的賞識”更有實操性一點。

7.那麼當問題改為“如何能得到這位大佬的賞識?”後。問題就更容易解答。首先,你現在正在為他的子女提供輔導功課這個價值,那麼你的價值要真的是價值哦,不是誤人子弟,必須要有成績的明顯提高,這就是你的硬實力。所以在這一塊上不要分心,不要老是想老是想我要怎麼通過這個孩子去結識大佬。這是你的分內事,那就做好你該做的事,活在當下就是指的這個意思,而不是像某些人說的那樣活在當下就是今朝有酒今朝醉,不是那樣的。在這一塊要專注。

其次,平時跟孩子要多有交集,有話題,孩子要喜歡你(我帶過的學生都很喜歡我,這一點也是我個人的價值所在)。至於如何討小孩喜歡,也不是一味將就他,你要有你的一套才行。可能我以前帶過的學生是因為我有獨特的見解和個性,再加上能跟他們打成一片所以會喜歡我吧。你可以瞭解他們的喜好諸如男生可能玩英雄聯盟或王者榮耀,女生愛追的劇之類的。其實很多時候這些事情並不是刻意的,就像你平時跟人談到某一個話題,你們有共同的愛好,有相似的想法就會覺得對方跟自己是同類人啊對不對?你覺得你跟大佬打交道可能段位不夠,但是跟小孩打交道你才是高段位選手,你又是研究生,相信這一點難不倒你。

當你硬實力加軟實力能夠在你在大佬面前出彩,其實你已經比其他同齡人強了一大截了(還記得前面說的差異化競爭吧?雖然你不能像其他大佬那樣給這位大佬提供一些高價值的東西,可能你所提供的這個價值與他們相比較低,但同樣能讓你接觸到這位大佬,相當於直接跨越了這個壁壘,這就是差異化競爭,迂迴戰術,曲線救國)。所以實力不夠時不要與對手正面競爭,去彌補對手的不足,提供你的價值。

最後,如果你能詳細瞭解這位大佬和他的公司的話,會有進一步的發展。因為問題本身並未表達清楚,所以我也沒辦法去做解答,只能提供一個思路。

如果你平時能瞭解到大佬的興趣和愛好,那麼你們會有進一步深入的瞭解。比如他收藏古玩,而你對此也很瞭解;比如我從小愛下象棋,我們領導也愛下棋,那麼……後面就不多說了吧。所以平時多學點東西總是有好處的。要注意,跟社交價值比你高很多的人打交道時,如果你們是因為有共同語言如興趣愛好價值觀在一起的比那些去討好或者提供某種低價值的關係更好更緊密。這一點你應該也能感受得到,在興趣這塊上,你們是平等的,大家都是愛好者甚至會有英雄所見略同,惺惺相惜之情。要是純粹放在價值和利益上,可能你還是會自卑,會覺得自己提供的價值很卑微。

如果你能瞭解大佬目前正在擔心與憂慮的某件私事,而你剛好能夠幫他搞定,這樣也是可以的。有些時候我們說一個人會不會來事,就是看該他表現的時候他出不出頭。他要是能夠承擔某件事的責任,一般都會給別人留下一個有責任有擔當的印象。不過如果是私事的話,就要注意:

<1>一般大佬不會讓你過問私事,除非是緊急情況剛好你又在場而你又很會來事三下五除二幫他搞定,表現得就像你是個路人剛好路過只不過是舉手之勞而已;

<2>如果你幫了他忙,一般他會通過請吃的方式或者漲你的課時費的方式把人情還回去,如果是我的話,吃飯會吃,課時費該拿多少拿多少不會多拿(畢竟後面還有棋可以走,比如你剛好找工作找到他們公司,你表達了你應聘的意願而之前你的表現都不錯還不邀功請賞多拿錢),所以後續應該還有的談。

注意後續談的時候要有自信有強烈的意願,有人談個漲薪都不好意思,說完正事順便提漲工資的事,這是一種不尊重的行為,也是一種極其沒有自信的行為。我不是讓你打雞血的那種自信哈。當你過後找工作找到大佬的時候,你的語氣很平常,但是很堅定,整個人有溫度有力量的那種。


王億人際關係:都想結交貴人,到底怎樣才算是人脈?怎麼結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