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生態環境部聯合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印發了《汽油車汙染物排放限值及測量方法(雙怠速法及簡易工況法)(GB18285-2018)》,從2019年5月1日起正式實施。2005年版標準同時廢止。
說白了,就是機動車檢測站尾氣檢測有了新變化——每輛車在尾氣檢測前都要進行OBD檢查。對於我們普通車主來說,最關心的就是對我們的愛車年檢有什麼影響。
OBD全稱車載診斷系統,能夠實時監測發動機、催化轉化器、顆粒捕集器、氧傳感器、排放控制系統、燃油系統、EGR等系統和部件。然後通過不同與排放有關的部件信息,聯接到車載ECU,當出現排放故障時,ECU記錄故障信息和相關代碼,並通過汽車儀表盤上的故障燈(黃色的那個燈)發出警告,告知駕駛員。ECU通過標準數據接口,連接到專用解碼儀上,提供檢測人員對故障信息的訪問和處理。
標準同時規定,2011年7月1日以後生產的輕型汽油車(總質量不超過3.5噸)必須檢查OBD,也就是說出廠8年以內的私家車必須先過OBD檢驗第一關,如果OBD檢驗不合格,連後面尾氣檢測的資格都沒有,直接判定排放檢驗不合格,至於判定不合格的後果,你懂的。這樣做的目的,主要就是為了杜絕尾氣排放造假。
過去在尾氣檢測不合格時,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找黃牛,每個黃牛背後都有幾家關係戶小修理廠,這些小修理廠會給車主推銷一種尾氣淨化裝置,也就是在尾氣排出車體的環節中再加一道過濾,短時間內可以將發動機排出的汙染物吸附過濾掉一部分,尾氣檢測時就能夠達標。
但這種方式的弊端,就是治標不治本,發動機燃燒本身並沒有質的改觀,當淨化裝置吸滿飽和後,將不再有吸附功能,這時如果再測,尾氣仍然不合格,同時排氣阻力增加,反而會導致發動機排氣不暢,更加容易導致積碳、動力下降、油耗增加,排放數據更差。
另一種技術含量高一些,就是調整發動機供油量,讓發動機吃得少拉的少,以此來降低排放,以期達到排放合格的目的。帶來的弊端想必大家也知道,吃少了雖然拉的少但幹活沒勁,發動機動力下降,功率不足。這些事先所做的手腳通過OBD接口數據交換,解碼儀全知道,所以新的檢測方法規定,尾氣檢測前必須先過OBD這一關,發動機必須各項指標完好才能進行下一步尾氣檢測。
發動機日常使用時,如果產生故障,儀表盤上的故障指示燈會第一時間點亮提醒司機要去修理。有些非關鍵性故障短期內並不影響車輛使用,所以部分司機就不去理會。這樣不但會造成故障的擴大,而且年檢時會判定不合格而導致年檢不過關。因此,一旦發動機故障燈點亮,我們一定要儘快去修理,避免因小失大。
閱讀更多 三哥侃侃車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