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再看美帝如何玩死日本

各位看官大家好,前段時間米寇諸事纏身,無心更文。最近個人時間充裕了一些,剛好又碰上美帝在伊朗搞事,讓安倍去調停,就順帶蹭個熱點寫寫日美幾十年前的那點兒事。

現在大家都知道美帝的川普大統領拿著國家貿易當武器全世界挑事兒,不僅僅是我天朝不勝其擾,傳統的美國盟友加拿大、英國也是被煩的不行。看看最新一期《經濟學人》雜誌的配圖,是不是絕了?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再看美帝如何玩死日本

日美貿易站的開端

其實,川大統領這套都是他的前輩們玩剩下的。早在上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就與日本在紡織、鋼鐵、家電、汽車、電信和半導體發生過6次比較大的貿易衝突,激烈程度相比如今美帝封殺華為的力度那是有過之而無不及。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再看美帝如何玩死日本

1982年,兩位美國人在一場印第安納州鋼鐵工人發起的運動中狂砸日本汽車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再看美帝如何玩死日本

1987年美國國會議員砸爛東芝產品

到了九十年代號稱美帝戰後第二偉大的里根總統上臺,特意請了位年輕有衝勁兒的鷹派人士主導日美貿易談判,這個人的名字叫萊特希澤。是不是有點兒眼熟這四個字?這次川皇又把他請回來重操舊業擔任美國貿易代表。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再看美帝如何玩死日本

就是這哥們兒

當年萊特希則同志上任後,作風基本就是一硬到底,沒得講價。但是日美關係大家都懂的,比較特殊。所以在美帝的強烈攻勢之下,日本政府基本沒怎麼掙扎在這6大領域都作出了重大讓步,同意在貿易協議中加上對有爭議的出口產品及領域進行“自願約束”的條款,比如取消進口汽車關稅、開放本國電信行業市場以及對出口美國的產品進行價格管制等。至於正面對抗和報復措施,不存在的。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再看美帝如何玩死日本

但是亞洲區玩家都有一個共通的優勢,就是人民特別勤勞能幹。哪怕當初簽下了相對不公平的貿易協定,日本產出的各種工業產品還是要比美帝自己產的便宜。日美貿易順差並沒有因為貿易協議的簽署而減小反而還有逐年擴大的趨勢。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再看美帝如何玩死日本

因此,在90年代中後期,美國覺得日美貿易失衡的原因和解決辦法根本不在貿易本身,而在於日本國內對於金融行業的管制和操縱,尤其是利率和匯率這兩項嚴重影響國際收支平衡的指標。因此就有了那項著名的《廣場協議》。

廣場協議,一劍封喉

1985年9月,美、日、英、法和聯邦德國的財長、央行行長在紐約廣場飯店舉行會議,達成五國政府聯合干預外匯市場,誘導美元對主要貨幣匯率有秩序地貶值,結束美元匯率偏高的情況,以解決美國鉅額貿易赤字問題的協議,故稱之為《廣場會議》。協議簽署前,美元兌日元匯率是1:239,到了1986年底已經貶值成1:159,一年內美元貶值超過30%。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再看美帝如何玩死日本

談到日本失去的這二十年,《廣場會議》是一個繞不開的點。但是與一般人認知不同的是,廣場協議的簽署並不是日本繁榮的結束,而是日本繁榮時代的開始。畢竟日元對美元升值,相當於日本人民有了更多的錢可以用於消費國外產品。同時,不斷升值的日元也從全世界吸引了大批熱錢流入日本,投資到股票和房子這些優質資產當中。

日本政府為了對沖日元升值對出口行業的影響,大幅下調了國內利率,從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就連續5次下調利率把利率從5%下調到2.5%,廣義貨幣總量M2餘額在1987年到1989年之間每年增長不低於10%,直達1992年底才轉為負增長,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大水漫灌”。

在這兩種作用的合力下,就有了那本暢銷書《日本第一》的橫空出世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再看美帝如何玩死日本

當時的日本說是創造了經濟奇蹟也毫不過分,股價、房價節節攀升,只要你把資本投入進去鉅額的財富彷彿唾手可得。看著當時日本房產價格走勢就不用懷疑那句“賣掉皇宮下面那塊地就能買下整個加拿大”的正確性。代表股價走勢的日經指數和房產價格走勢也差不多,反正就是一飛沖天。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再看美帝如何玩死日本

繁榮世代的更多細節可以參見虎嗅網的那篇爆文《日本90年代那場消費降級》,這裡不再更多贅述。

繁盛的終結

當然有高潮就有低估,潮水總會退去,繁榮終會落幕。只是沒人想到會來的那麼快罷了。當時的美帝已經因為1987年10月發生的“紐約股災”而對經濟過熱有所防備,開始了緩慢加息的進程。然而日本央行擔心跟隨加息會導致日元進一步升值影響出口,並且當時“日本第一”的外界認知和日本國民信心極度膨脹的社會氛圍讓上層領導者們誤判了形勢,認為三年翻三倍的股市和四年翻六倍的土地市場並沒有泡沫,推遲了經濟緊縮的時間。

直到1989年底,日本大藏省突然意識到了泡沫的存在,從1989年6月到1990年8月,連續5次加息,把利率從2.5%提高到6%,刻意挑破泡沫,使得股市和房地產一敗不起。日經225指數從1989年底的34068點下降到2003年的9311點,房地產價格當年就平均下跌46%,即使到2017年全國平均地價也就相當於1990年高點的三分之一。

股市、房地產泡沫破裂後,形成大量過剩產能、不良債權和過剩勞動力。銀行等金融機構被不良資產困擾無法脫身,大量企業還不上貸款破產倒閉,全日本失業率上升7%,日本從此進入“失去的二十年”,再也沒有資格挑戰美國的經濟霸權。

結語

日本作為天朝一衣帶水的鄰邦,歷史上與我們多有紛爭。但是如今中美對抗意味越來越強烈的情況下,日本顯然已經給我們展示了錯誤的案例和戰敗的後果。不用米寇多說,各位看官也能看出來如今天朝和當時日本的諸多相似之處,然而天朝的優勢是更大的市場、更獨立的主權和宏觀調控政策。這場“國運之戰”究竟鹿死誰手,我們拭目以待。

原創不易,跪求各位觀眾老爺點贊分享收藏三連,米寇祝各位身體健康,好運連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