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農民有福了!國家針對“空心村”問題出政策了

7月1日,《國務院關於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的一些相關情況被農業農村部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指出。農業農村部鄉村產業發展司司長曾衍德回答了相關記者問。其中,就包含備受關注的“

空心村”問題。

這裡所說的“空心村”是指農村的大量人口(尤其是青壯年)流入城市,導致農村內部留下的都是一些老弱病殘的現象。說白了就是大量的農村人選擇進城打工,老弱病殘留守農村造成的現象。這在我國中西部地區是普遍存在的。

未來農民有福了!國家針對“空心村”問題出政策了

這次又談“空心村”問題,曾衍德表示:“出現這些現象的根本原因,還是鄉村沒有產業。”其實這一點很好理解,農村賺錢普遍低於城市,為了掙取更多的金錢,大量農民工湧入城市。使得城市發展建設越來越好的同時,也讓農村的產業發展幾乎停滯。

沒辦法,農村要想留住更多的人,就必須要搞活經濟,而要想搞活經濟,最好的方法是發展農村產業。這次《意見》中,關於如何發展農村產業,做出了以下的大致方向:

一、發展特色農村

農村的發展一定要突出特色的優勢,特色養殖業、特色農業、特色旅遊業都可以是未來農村的發展趨勢,這些都是立農、為農、興農的產業,要儘量把這些留在農村。

未來農民有福了!國家針對“空心村”問題出政策了

二、把更多的就業崗位留給農民。

大量的農民進城打工就是對工作崗位的需求,如果在農村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一方面可以解決農民的經濟問題,另一方面也算是充分利用了農民治理特色農村的長處,畢竟對於農村還是他們更加專業。這就兩全其美地解決了“空心村”的問題。

未來農民有福了!國家針對“空心村”問題出政策了

三、讓農民賺更多的錢。

對此,曾衍德說“要建立聯農帶農機制,通過融合發展等多種方式,讓農民不但有業就、有活兒幹,更要有錢賺,讓農民的腰包鼓起來,讓農民的笑臉多起來。”

未來農民有福了!國家針對“空心村”問題出政策了

總而言之,這算是農民朋友的一件大喜事,不管怎樣國家開始重視這農民的切身利益了,未來幸福的日子還算遠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